卷首語
時光就像是一面鏡子,每個人照著鏡子看著自己從呀呀學語到結婚嫁娶。從滿頭黑髮到白髮蒼蒼,有諸多的無可奈何但卻無濟於事。無論你是多麼美貌富足都要做好被時光洗劫一空的準備,留下的只有滿額的皺紋以及褪色的容顏
人過四十,更是感覺時光如梭,快節奏的生活壓的自己透不過氣來。感覺每天都在飛逝而過。剛好年假去回鄉看望92歲的奶奶。
老人家依舊身體硬朗目光矍鑠,晚上一家人像小時候一樣圍繞著火爐吃飯,我問問奶奶為什麼天天這麼開心,奶奶說,人老了,一定要有正事,想要開心有福運就一定要少計較,同時不該管的閒事一定不要管。懂得放下的人就會輕鬆很多也開心很多。我問,那些屬於不該管的閒事,奶奶如數家珍一般向我一一道來。
一、子女的家務事不要管
奶奶說,人到晚年,要做甩手掌櫃,不要專權,要學會放權。兒女有兒女們的福氣所在。
成年以後需要他們自己去獨立面對生活,你不可能像小時候一樣對子女事無鉅細,那麼培養出來的只可能是巨嬰。這樣巨嬰一輩子也不可能成長起來。
個性獨立的為人處世。子女在成年以後需要他們有獨立的自我意識,我們不能時刻左右他們的想法,干擾他們的自我意識。導致他們性格懦弱不堪或者產生逆反心理造成家庭不和睦。
人到晚年,一定要讓子女獨立去面對生活,不要覺得他們還沒長大容易上當受騙。你保護的越好,他們越失去對外界的抵抗力。人老了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該放手則放手。是老年讓人最睿智的選擇。
對於子女的家務事,那是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所以他們有做出決定的權利。即使這個選擇是錯誤的,沒關係,經歷了錯誤和挫折反而利於子女更快的成長。
二、子女的婚事不要管
奶奶說,子女的婚事一定要讓自己選擇愛的。你包辦的或者看好的並不是子女喜歡的,這樣的婚姻還是不會幸福。人到晚年了,子女婚姻可能會起波折,但是不要介入。
孩子們已經成年,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懂分寸知對錯。兩個人在一起需要眼緣。你不看好的婚姻未必就是不幸福的。所以面對子女的婚姻上,千萬不要較真,一味的在自己的價值觀導向上去左右子女的婚姻,容易遭到子女和配偶的記恨。
人到晚年精力本來就不足,如果子女需要徵求我們的意見,我們可以委婉的表達,但是不要激烈的抗爭,你需要明白他們僅僅是徵求你的意見,實際上他們已經內心做好了決定。徵求你的意見更多是為了尊重你。
子女已經成年,婚姻大事他們完全有判斷能力,不要在子女的婚事上操心,對於子女的決定我們贊成或者保持緘默就可以了。自己落得清淨的晚年,豈不美哉?
三、親屬的閒事不要管
奶奶接著說,親屬要分親疏,閒事莫要管。人到晚年,對親屬更加重視,渴望親情希望與家人經常走動。這本是好事。但是再和睦的家庭也有矛盾發生。如果你正好看到親屬家鬧矛盾,轉身離開是最好的方式。不要本著老資歷,選擇倚老賣老。這樣做極有可能升級親屬的家庭矛盾。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晚節不保。人到老了就一定要服老,不該插手的事一定不要插手。不該你管的問題切莫全盤接受,強為之,結果肯定是天怒人怨。
人到晚年,最好的心態莫過於清靜無為。自己的頭腦不像年輕人一樣思路清晰,就不能給予別人更清晰的建議,與其這樣就不如少建議。
四、老伴的無理挑事不要管
奶奶接著說,人到老年,比如我和你爺爺,彼此看了一輩子了,天天在一起總覺得厭煩。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想拿對方出氣。這時候一定不要搭理他們,過了勁兒自然就好了。
夫妻之間在一起七年都有七年之癢。更別說在一起一輩子的時間了。人到老年隨著體質的衰老、頭腦意識也不如年輕人。經常說話說幾遍自己都不知。但這在別人眼裡就是囉嗦、麻煩的表現。一旦告知對方,對方無法承受自己衰老的結果必定起爭執,這時候不爭吵就是最好的選擇。
作為一輩子的夫妻,需要寬容對方,明白對方在衰老中的變化。如果對方脾氣突然變的乖張,要懂得容忍和關愛。只有這樣晚年生活才會和諧。
卷尾語
自己的生活完全是自己創造的,晚年生活是幸福還是淒涼,完全取決於自己。如果在晚年想過得通透愜意,福運慢慢就一定不要介入別人的生活。不要亂管閒事。做一個清淨且怡然自得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