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廣播節目,說生活應該要有儀式感,這點,還是比較贊同的。比如,今天冬至,晚上得吃餃子。
我們常常感嘆,現在過年都是給小孩過了。所謂的年味,一般來說,就是買點鞭炮和煙花放放,吃頓豐盛的年夜飯,給小孩發發壓歲錢,然後大年初一給親朋好友拜拜年,大致就是這樣的程式。因為平常吃的也很好,年夜飯就不很想往了,因為手機上的微信、簡訊就可以拜年,不必見面了,所以,大家都很難感受到所謂的儀式感帶來的年味。比如,壓歲錢就這麼給了,孩子頂多一句“謝謝”、“恭喜發財”,其實,真正要有儀式感的話,孩子是要給爺爺奶奶或者父母磕頭致謝的。
包括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都是在走形式,頂多是應個景,畢竟許多家庭平常也吃湯圓、月餅、粽子之類的。也就是說,生活中早就缺失了逢年過節的儀式感。
這種儀式感來自於何處?我認為,首先是家庭的團聚。年夜飯一定是家庭成員熱熱鬧鬧地聚齊了才行。缺了部分成員就大打折扣,反而多了思念和空落。如果是孩子們都在外,只留父母二老,所有的儀式感都是空談,飯菜越豐盛反而越淒涼,即使是再溫情的拜年電話都是蒼白的失禮。
說到“禮”,我認為是儀式感中的第二項要素,非常非常重要。四書當中專門有《禮記》,雖然我們所處的1時代不同了,可以不那麼繁文縟節,但核心的東西還是要留存的。僅以家庭來說,這個孝如何體現?長幼一定要有序的,不能沒大沒小。相對而言,南方傳承的比較好,家族的觀念也強很多。
剛剛提到的過年孩子要給長輩磕頭領取壓歲錢,這是老禮,顯得莊重而有儀式感,一方面讓孩子更懂得感恩,另一方面,讓老人更覺得欣慰。現在有人說,老黃曆的東西我們不要,那就隨意,不強求。
儀式感往往和作秀容易搞混,其實,區分很簡單,真誠而虔心的便是儀式感,譁眾取寵、扭捏作態的就是作秀。儀式感厚重而有內容,作秀則膚淺而流於形式。
現在,文化傳承受到了重視,民俗文化也得到了弘揚和發展,這是好事。畢竟,儀式感僅僅靠一個個普通的家庭是很難有規模、有效果的。一些地方,過年時舉辦年俗文化節,讓舞獅子、踩高蹺、猜燈謎等等的重新與大家見面,讓糖人、年糕等各種年味小吃重新走進千家萬戶,這樣,年節的氣氛就濃了,儀式感就彰顯出來了!
說到底,儀式感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要走心的,讓心靈有寄託,讓心裡有莊重,讓心情有慰藉,同時,心存感恩,心存畏懼,心存善意,心存博愛……
如此,生活會更有規範,更增和諧,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