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明)馮夢龍

01

“星期天你們休假嗎?李大爺過生日,請了我們。”吃晚飯時公公說。

老公說他沒空,因為要值班。我呢,恰好星期天休息。但我不想去,因為只與李大爺熟悉些,他家人不熟。

公公說李大爺專門叫他一定要把話傳到,請我去。公公還說不熟悉,去就熟悉了,可以多認識一個人。

李大爺真是愛屋及烏,他跟公公特要好,一個小生日,又不大請客,居然要把我捎上。

今天就是星期天,天氣特別的好。太陽出來了,我想把衣服洗一洗。

10:26分,公公上街就回來了。

“這麼早李大爺都騎車來接我們了。”因為早上有霜,天冷,公公邊搓手邊說。

“這麼早啊?你跟李大爺說我不去。我還有這麼多衣服要洗,下午還要開會。”我邊整理洗衣機內衣服邊回答。

聽到公公在外和李大爺談話,我心想,這下好了,可以不去。昨晚上了夜班,今天一,我想補覺;二,我想洗衣服;三,下午很早又要去開會。時間很緊,我沒空,也沒閒心去李大爺那。

02

“小妹兒走!走!”李大爺戴著口罩對我說。

我回答說不去。結果是沒用,李大爺耳背聽不見。他站在那兒,拉下口罩,一個勁對我說,小妹兒走,快點快點。眼睛一直慈祥地盯著我,看我的反應。

公公也過來勸說,走,衣服待會兒回來洗。

看著兩位老人,一個88歲,一個83歲,就這樣盯著我,等我答案。我能不答應嗎?那就去吧,反正我要找寫作素材。讓我也眼饞眼饞公公與李大爺的友情。

李大爺開車,公公挨著他坐。我坐在車後。看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打了霜天氣冷。有段路還特別的坑坑窪窪。我非常擔心李大爺的車技。但我更差勁,我只會開兩輪,三輪電瓶車我不會。

李大爺忙天慌地地催著我們去。我以為人很多,結果到他家一看,大門緊閉,一個人也沒有,這是咋回事?

李大爺說,么女不想讓大家受累,在農家樂包了一個單間。待會兒孫女的車子會來接我們。

我真是啼笑皆非。來這麼早又沒事兒幹。晚一點來,我的衣服不是就洗出來了?

我們直接就從我家到農家樂去。有必要李大爺騎電三輪把我們接到他家,然後再由孫女的車子接我們到農家樂,這樣大費周章嗎?

03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談。——(清)蒲松齡

“小妹吃糖。”李大爺熱情地拿出餅乾糖之類招待我和公公。原來李大爺這麼早把我們接過來,是想和公公談天說地。

李大爺告訴我,他命很苦,出生就不見娘。

他的父親娶了後媽。後媽對自己的孩子很好,對他要求很苛刻。那年代小孩要撿狗屎,如果今天沒有撿到,那麼就不能吃飯,要捱餓捱打。他的親哥哥就是被虐待死的。

難怪有一天公公告訴我,說李大爺想與他稱兄道弟。原來是缺少兄弟情。

李大爺說現在,他的么女和孫女對他很好。不愁吃,不愁穿。就是一個兒子,把他氣的夠嗆。

兒子把兒媳婦打罵走了。李大爺對兒媳婦如親生女兒一般,所以兒媳婦回孃家都會來看他,給些零花錢。

平時我也從公公那裡知道李大爺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現在就只有一兒一女了,看來白髮人送黑髮人,李大爺命真苦。

老年人需要感情交流,包括他給你訴說,或者聽你說,無論是前者或後者,老人都得動腦子,而腦子用的多了,記憶力就會越好。人也健康長壽。

04

李大爺絮絮叨叨跟我和公公談著話,電視在哪裡放著歌,誰都沒有聽。

我們擺了一會兒龍門陣。李大爺拉上公公去轉轉院子邊的果樹蔬菜。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李大爺一個88歲的老人,種了五六分地的蔬菜。他的兒子靠不住,孫女兒又成家立業,只有李大爺一個人勞動。

難怪李大爺經常給我們帶菜來,我家有的公公也會送他。兩位老人,互通有無,感情讓我都羨慕。

李大爺又帶著公公看他的果樹。兩位老人左瞧右瞧,都不確定那是不是一棵櫻桃樹。

最後李大爺又炫耀他的挖竹筍的竹子。這還真值得炫耀。我長這麼大還沒見如此大的竹子。原來它是專門產竹筍的。李大爺也給我們拿了些來嚐鮮。

我家廚房裡公公經常留著的橘子,說是李大爺送的。我以為他家的橘樹肯定很大很大。沒想到我今天一看,那麼小一株,我真懷疑果子怎麼結的。

公公說,這棵樹結了一二十個果子。哦!還真看不出。大部分都被我吃了。

05

李大爺和公公談著聊著,完全忘記了大家的目的。我也被他倆的友情感染著。

人與人在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互動,可以使人精神飽滿,生活充實,而孤僻缺少朋友者,容易患病。

希望我老了也能找個知心朋友。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清)曹雪芹

快到12:00時,李大爺的孫女兒開著車,來接我們。

到了農家樂。李大爺家的親戚不多。因為是小生,沒有請幾個人,總共只有十三個。我都不熟,尷尬死了。

我悄悄對公公說,以後這種事我堅決不來。太難為情了。公公說,他給李大爺講了,我上夜班不來。但李大爺堅決要請。

哎,只能說李大爺這種情,是對公公的友情太深,波及到我。我還是對於這種尷尬場面鈍感一些吧。多多感受兩位老人的友情去。

吃飯時李大爺挨著公公坐。今天大家關注的是88歲的壽星李大爺,但李大爺的重心卻在公公身上。

想想人生一路走來,能積攢多少朋友?尤其是到了老年,原來的朋友中,有的可能已經先走了,有的可能隨著孩子去了別的城市。

能夠像李大爺與公公這樣,大家有空天天呆在一起聊天談心,把彼此當作生命中不可多得的朋友,互相珍惜,真誠相待,共度晚年。多好!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春秋)孟子

2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並非每個家庭都團圓,不快樂家庭都因為缺乏愛嗎?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