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過去的人生養孩子,是為了所謂的“養兒防老”,那在現在這個“啃老族”盛行的年代,生養孩子更多是為了體驗做父母的感覺。同時,等到我們年老體弱之後,雖然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孩子們只要能做到偶爾從旁陪伴,也是極大的幸福了。
可是理想很豐滿,顯示很骨感,很多時候孩子們既不能長久守護在病榻前,有的甚至連偶爾陪伴也無法實現,大部分是迫於生計,不得不去上班養家,另外也不乏主觀因素,就是拒絕,不願意照顧病中的老人。
疫情隔離期間,周莉的婆婆生活極其不規律,經常為了看電視劇飽一頓餓一頓,沒多長時間之後,老胃病就復發了。周莉的老公積極協調各種資源,最終帶母親去了社群醫院做了簡單檢查,醫生說沒什麼大問題,就是要多多注意日常飲食,按時吃藥避免生冷刺激就好。
從醫院回家以後,婆婆哭喪著一張臉,她拉著周莉說:“兒媳啊,我這身體不好只能麻煩你多照顧我了,一日三餐什麼的,醫生說都要特別注意。”
這麼嚴肅認真的架勢,把周莉嚇得不輕,她不無擔心的問道:“媽,您這什麼情況啊?醫生怎麼說的?”聞言,婆婆開始擦眼淚了,這時周莉老公正好拿了快遞進家門,他插嘴道:“沒事兒,別擔心,醫生讓規律飲食,你多盯著媽按時吃藥就行了!”
婆婆的眼淚硬生生被逼了回去,她換上一副生氣的表情,對周莉高聲說:“怎麼了?婆婆生病了需要好好休息、需要人照顧,兒媳婦就該在旁邊伺候著!”
“媽,吃飯什麼的都沒問題啊,都是小事,注意飲食就好了嘛,你記著點時間吃藥,我這還要照顧孩子,她一日三餐都還要喂呢。”周莉認真解釋道。
見好好說已經不能讓兒媳屈服了,婆婆拿出撒潑的老套路,指著周莉的鼻子說:”你怎麼當兒媳婦的,現在是要跟我擺譜了是嗎?你真是沒半點孝心!”
在一旁目睹了全程的周莉老公看不下去了,他也換了一副強硬的態度對老媽說:“行了啊媽!你這本來就不是大毛病,又不需要臥床休息,咋還就賴上人了呢!周莉帶孩子我要上班,可沒人伺候你!”
老公這個態度,周莉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了,每當婆婆無理取鬧的時候,老公就會拿出和自己父親一樣的態度來回應她,結果也總是非常奏效。
最理想的狀態是,我們在保證自己舒服的基礎上,去孝順父母長輩,只有孩子真正開心幸福了,才能帶給父母開心幸福。反過來,也只有讓人感覺幸福的關係,才能帶來堅持的勇氣,到那時,根本不需要父母再提出什麼要求,孩子會主動為父母考慮,也會很樂意達成父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