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朋友陸續結婚,我問一個朋友,你什麼時候打算結婚呢?他告訴我想先賺錢,再考慮找物件結婚。看到某短影片平臺上也有不少言論告訴要先賺錢,再戀愛。沒錢不要結婚的話。從時代背景,社會條件看,這樣的邏輯是基於物質方面看得,沒錯。但是從來沒有誰規定多少歲就必須要結婚,也沒有人說沒有達到賺多少錢就不結婚。
這裡面有兩個問題。第一,賺錢跟戀愛有必然聯絡嗎?第二,有多少錢才適合結婚?如果說賺錢跟戀愛有必然聯絡,那也有身家上千萬,過億的單身男士。只能說賺錢這件事,在戀愛上是為了戀愛開支所需要的條件,比如你跟你的物件約會,一起吃飯買單,一起逛街購物,一起看電影購買電影票等等這樣的花費。假如不賺錢,就沒有經濟來源,那麼這些戀愛中所需要的開支也就沒有錢。
那賺錢的需要是為了戀愛開支,所以賺錢對於戀愛是這樣的嗎?我認為不是這樣,戀愛裡,看電影,吃飯,逛街,看演唱會這些事主要是增加兩個人的溝通了解的機會,所以賺錢對於戀愛的目的,是更好的能提供良好的彼此的溝通環境,瞭解條件。當然了,如果在你努力奮鬥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合適的心上人,或許日常生活中彼此的接觸瞭解,比如工作上的接觸,業務往來這樣的。那麼看電影,逛街這些可能比其他人要少,戀愛開銷也會少些。有的人很幸福,遇到了愛他的人,願意給他花錢付出,那或許就不需要單方面承擔開支了。
另一方面,多少錢才合適結婚沒有哪條法律或者哪個專家說過。宏觀上看由市場經濟決定,微觀上看是要結合的兩個人商量計劃決定的。有的地方為了討個好彩頭,彩禮要888888(發發,寓意發財),10001元(萬里挑一)這樣的,那需要的錢就較多。如果是結婚後,婚房,裝修,車子這些普通,那需要的錢較少。結婚是兩個家庭的聯結,是兩個人的結合,需要花多少錢,只要兩個人彼此相愛認定對方,真心相守一輩子,多少錢兩個人可以商量計劃好。不是多少錢才結婚,而是認定彼此是自己的終身伴侶才結婚。
先立業還是先成家?《禮記·大學》:“古之慾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修身,透過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多讀書,多多經歷,多思考總結。無論是對事業還是對家庭都是有好處的。在你事業有成之前,遇到了合適的人,如果伴侶也是支援的,那就先忙於自己的事業;有的人青梅竹馬,長大了相互愛慕,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選擇了喜結連理也很正常。如果沒遇到合適的伴侶,卻整日想著先成家後立業這樣子就算結了婚會讓你增加不少壓力,家裡日常生活開銷,雙方父母的贍養等都會給你增加負擔;如果事業暫時沒看到起色,卻整日想著業立家成,這樣只會給自己徒增煩惱罷了。
所謂的立業,首先是立身
人生的這個階段,你應該找到一份最起碼能養活自己的工作,不需向父母伸手,沒有身外之債就算有所小成。
有一個安身立命的本事,並且可以不斷精進,長久的發展;當獨自生活,自己做飯,知道該放多少米,該準備多少食材,不會剩菜剩飯,這便以是立身。
其次是立志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所謂立志是確立意識的方向,無志之人的精神狀態是低階的,因為他的意識沒有方向。青年時期的毛澤東說過“十年不得真理,十年無志;終身不得真理,終身無志。”最後是立德人必誠,然後業可大可久。
做事之前,先學做人,想要立業先要立德。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在向周圍輸出知識,不論好壞。人以類聚,德行優良,身邊的朋友自然都是良友,若操守欠佳,在周圍的人自然是沆瀣一氣,什麼樣的圈子決定著有什麼樣的未來。
結語:如果你現在不夠優秀,那就先讓自身的價值觀提升起來,否則可能,無錢遇良人無緣,無能遇貴人無用的地步;多看書,提升自己的口才、情商、智商;堅持下去才是唯一的出路。自立亦可遇貴人,修身亦可引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