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內的家庭情感現狀來看,婆媳之間,10對裡,9對有矛盾。而這9對裡,有1對是老死不相往來的仇家。
而婆媳矛盾,八成來自於帶孩子期間,婆婆和兒媳婦住在一起,各種觀念不同所引起的矛盾。
場景一:婆婆視角
“又買這麼多快遞,整天就知道亂花錢”
“幾點了還不起,懶死了”
“辛辛苦苦幫你帶孩子,還整天撈不著個好臉色”
婆婆在兒媳婦進門後,依舊希望自己是一家之主,能掌控全域性。繼續沿用著對自己老公和兒子的態度,甚至是更嚴格的態度,去對待著兒媳。
這時候,媳婦就不同意了。在媳婦看來,婆婆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一個外人,天天找茬挑刺,處處看自己不順眼,這如何能忍?忍不下去,就得反擊,於是一場家庭大戰正式拉開帷幕。
場景二:媳婦視角
“媽,你別給孩子穿那麼多,熱壞了”
“少給孩子吃點零食”
“少看會動畫片,眼睛都要看壞了”
媳婦一般都讀過書,思想上比較先進,對於育兒,也講究科學式,所以往往對婆婆的那一套育兒理論嗤之以鼻,隨手一指,就能挑出婆婆帶孩子的諸多毛病來。
這時婆婆往往不樂意了,覺得辛辛苦苦帶孩子,媳婦整天跟領導視察似的,處處挑刺,吃力不討好的活,這誰樂意幹?
我在寫這篇文章之初,就沒有打算去逐一解決這些矛盾的對與錯。
因為,不管怎麼樣,媳婦的科學式育兒不會改。
而婆婆的節儉理論也不會變。
至於矛盾怎麼辦?
很簡單,那就是不向對方挑刺。
不管媳婦有多大手大腳,有多懶,只要你們打算住在一起,那作為婆婆,就閉嘴,實在看不下去,就分開住。
不管婆婆帶孩子的觀念有多麼的陳舊,除去對孩子有危險的必須要改的行為,剩下的,就睜隻眼閉隻眼,少干涉婆婆帶孩子。如果實在看不下去,那就自己帶。
婆與媳,不管住的有多近,相處起來,都應做到相敬如賓,客氣而又疏離。一旦其中一方想管的多了,那麼矛盾就來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