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遇見,都是緣分使然,所有的離開,都是命中註定。
《似水年華》這部劇,在十幾年前首播的時候,不太懂,只是遺憾結局,文和英為什麼沒有在一起?
十幾年後,到了同樣的年齡,慢慢的開始懂了,三十歲的愛情不是隻屬於自己。
男主人公文,北大碩士畢業的,大學畢業後,告別了大城市了紛紛擾擾,回到了烏鎮,和齊叔一起在圖書館修復古書。
文身邊還有青梅竹馬的默默,如名字一樣默默地喜歡著他。
女主人公英是臺灣設計師,時尚而知性,因拍攝廣告而出現在烏鎮,古老小鎮小人們充滿著對大城市的嚮往,不經要多看她一眼。
英的身邊有戀愛多年,共同創業的未婚夫。
文和英在圖書館相遇,四目相對,擦出的火花,短短的6天相處,確認了彼此是對方精神世界的寄託。
幾次相逢,幾次離別,兩人都沒有改變自己的生活軌跡,從此錯過了一生。
文和沫沫還是在一起了,英和他自己的男友結婚了。
一個在烏鎮,一個在臺北,即使都懷著對對方的思念,也無法相見。
50年後英和文再次重逢,烏鎮沒有變,烏鎮的很多人不見了。
文說,他用時間讀懂了他們的愛,那句我愛你,是因為我愛我愛你時的我,我因為愛而得到成長,完成自我蛻變,其實到最後只是我自己的事。
彷彿他們的故事註定要發生,而註定會有這樣的結局。
英從小生活在大城市,看慣了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她渴望有一方淨土,可以安放自己的心靈。
文的天生憂鬱,又帶著水鄉的清麗氣質,他的安於現狀,不聞世事心態,和英有著強烈的反差。
如果他們當時二十多歲,我相信一定會大膽的追求這段感情,就算遍體受傷也不會留下遺憾。
但是三十歲,人除了愛情還有責任,這個年紀,更清楚怎樣才是適合自己的生活。
劉若英在主題曲《明年此時》裡,第一句唱道:“這樣的我們,算不算幸運,在人生的定局之後,找到另一個自己?這樣的我們,對不對得起,守住了慾望是否就安了心?”
如果他們的相遇是偶然,註定錯過就是必然結局。
長久的愛情,必須符合這幾點:
1、不要相信一見鍾情,真正的感情是生活。
三毛說的:“愛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
所謂一見鍾情,只是用自己的固定偏好尋找到你心中的理想情人。
你從小到大沒有被滿足的需求,統統被你裝進了內心世界,在尋找伴侶的時候,所有的需求統統打包,放到符合你要求的人身上。
荷爾蒙作用,讓你看到對方自帶光環,但其實這只是你想象中的情人。當你們相處迴歸到生活,你就會發現對方和你理想中伴侶相差非常大,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
《親密關係》中說到: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其實在於需求。
英和文的相愛也是如此,英的出現像一道光照進了文腐朽的內心,文的出現是一方淨土安放浮躁的心。
英和文兩個來自不同時空的兩個人,彼此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塑造的習慣種種不同,三觀的不同是兩個人的心靈的感情走進現實的最大障礙,愛是可以瞬間的,但長久的愛是需要彼此相處的,共同付出的,現實生活遲早會把他們曾經的美好消磨乾淨。
那些令人羨慕的兩情相悅,是兩個人願意花心思、努力經營的結果。
2.長久的愛情,需要理解和包容。
就像廖一梅的《柔軟》裡那句:“在我們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
長久的愛情需要你瞭解對方的過去,理解並接受對方的缺點,也要嘗試為對方改變。
孫儷因為原生家庭不幸福,對婚姻一直有深深的排斥。
但是鄧超和孫儷結婚9年,他們的愛情愈久彌香,法寶就在於接受對方的缺點並肯去為對方改變。
鄧超是個夜貓子,孫儷喜歡早睡早起;鄧超無辣不歡,孫儷飲食清淡。
但是為了愛,他們彼此互相改變。
孫儷吃起了辣椒,鄧超也儘量早睡早起。
除了相親相愛,更多的是相信理解和包容。
3.愛情不是枷鎖,而是責任。
人的一生,不光有愛情,還有愛的責任。
在《小王子》中,狐狸說:“人類已經忘記這條真理,”“但你千萬不要忘記。你要永遠為你馴化的東西負責。你要為你的玫瑰負責……”
文的身邊有撫養他長大的齊叔,有青梅竹馬的默默。
英的身邊有戀愛多年的未婚夫,有在臺灣的父母,有多年打拼的事業。
他們深深的知道,這種愛必須剋制,無法勇敢,他們都不是自私的人,所以才把這份真摯難得的感情把控的很好。
《裸婚時代》中,文章和姚笛因戲結緣,螢幕情侶深入人心,而現實也是文章出軌,事業一落千丈,姚笛背上罵名,從此淡出娛樂圈。
我相信他們的愛情也是美好的,但是錯在文章已揹負了家庭責任,是別人的老公,還是孩子的父親,這樣的愛情註定分離。
就像這句臺詞:“有些事,你把它藏在心裡也許更好,等時間長了,回過頭去看它,也就變成了故事。”
長久的愛情,沒有一見鍾情的熾熱,是平淡生活的柴米油鹽,它需要包容和理解來保鮮,需要一份責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