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公司的業務經理召集業務代表們開會,要他們找出存在的問題。
業務代表們一個接著一個的發著牢騷,抱怨市場萎縮,競爭對手太過強大。正當他們為此抱怨不已的時候,業務經理突然擺手阻止了他們的發言。
“現在休會十五分鐘,我要擦一擦鞋子,但請你們仍然坐在座位上。”業務經理說。
“這……”業務代表們一個個面面相覷,臉上帶有極大的不悅。
“這算是怎麼回事嘛?明顯是瞧不起人嘛!”有人私下裡議論。
但業務經理彷彿沒有聽到,真的派人去叫來了在工廠門口擦鞋的男孩。並且不管大家如何竊竊私語,他都毫不在乎,只是自顧自地和擦鞋的男孩聊起了天。
當男孩給他擦完鞋後,他給了男孩一毛錢,並要求大家靜下來聽這個男孩為大家演講。
會場裡安靜了下來,大家都一起看著那個男孩。
“可是,我不會演講,也不知道該講些什麼!”男孩紅著臉,囁嚅著說。
“你知道的!”,業務經理說,“而且你會說得比我剛才聽到的那場演講還要好!我會幫助你!”
“你幾歲了?”業務經理問。
“我十一了。”男孩回答。
“你在工廠門口擦鞋多久了?”業務經理微笑著看著男孩問。
“六個月了!”男孩想了一下回答。
“那你擦鞋能掙多少錢?”
“擦一次五分錢。但有的時候會得到一些小費,就像剛才您就給了我小費。”男孩感激地說。
“在你之前誰在這裡擦鞋?”
“是一個叫泰迪的男孩。”
“他幾歲?”
“他十七!”
“那你知不知道他為什麼離開?”
“我聽說他覺得擦鞋無法維持生活!”
“那你和他收費一樣嗎?”
“一樣的,先生。”
“那你能維持生活嗎?”
“可以的,先生。我每個星期給我母親十元,再存五元到銀行,然後留下兩元作為零用錢。有的時候我掙得多了,我就把多掙的錢另外存起來,打算以後買一輛腳踏車。”男孩子驕傲地說。
接著,業務經理轉過身來看著大家說:“你們都聽到了,同樣一份工作,前一個男孩說不掙錢走了,現在這個男孩卻不僅掙到了錢,還有了盈餘。是什麼導致了這個截然不同的結果?是態度!不同的態度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前一個男孩的服務大家也都體驗過,他冷漠,整天繃著臉,沒個笑模樣。即便是你給他小費,他也不會說謝謝,他覺得那是你應該給的。可是這個男孩呢?他每天都帶著笑臉,而且無論你給不給小費,他都會說謝謝。試問,這樣的服務態度誰會不願意多去幾次呢?我們的問題出在哪裡?我想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我想提醒各位的是,抱怨是等不來客戶的,只有真誠地為客戶著想,滿懷感恩地對待客戶,才能為我們贏得生意。”
聽完客戶經理的話,業務代表們陷入了沉思。
時下,經常有人把工作和生活的不如意歸結於疫情,歸結於大環境,歸結於生不逢時。可,仔細想想,真的如此麼?
疫情如此兇猛,依舊有人變被動為主動,賺了個盆滿缽滿;大環境低迷,依舊有人透過努力實現了收入的穩步增加;至於生不逢時,翻開中國歷史,還從沒有過如此任你自由發揮的時刻。
所以,任何把自己的失敗或不如意歸結於外部因素的人,其實都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努力無效,不願意面對那個窘迫難堪的局面。可是,不面對就能逃得過麼?
顯然不能!而且,如果一味地埋怨生活,一味地抱怨環境,只能陷入無盡的消沉與懊悔。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也哭。”
不要在乎所謂的顏面,不要在乎所謂的議論,低下頭去好好努力,拼出個令人驚豔的好成績,你才有機會把頭高高昂起,才能真正為自己爭得臉面。
看看那些努力奮爭取得優異成績的殘疾人,看看那些十幾年如一日持續努力的人,看看華為70多歲的掌門人任正非所承受的壓力與苦難,你還有理由說大環境不好、生不逢時或是疫情因素麼?
努力吧,諸位!既然活一回,就總要做出點兒成績證明我們曾經來過吧!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