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1、我和室友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得“不會說話”了!

大學畢業後,我在新一線城市找了份工作,住在每月1500塊一間的合租房。

早上六點半鬧鐘響起,我準時起床,趁著其他兩位合租室友還沒醒,我連忙洗漱。

事實上,我早上九點上班,路上需要半個小時,我八點左右起床時間就夠用,然而那個時間點大機率會碰到合租室友起床洗漱。

為了避免和室友碰面,我決定每天早上提前起床,新的一天,就這樣從“不願社交”開始了。

其實室友人都很好,平時打招呼也都很熱情,但我心裡就是想著能不見面就不見面,因為見面會有一點點緊張,本能的對“不熟悉”的人抗拒。

不過如果沒避開,萬一見面說了幾句話,又會覺得自己社交能力還行,心中有點小確幸,就這樣,我每天都在這種最好不見、見了心情愉悅的矛盾中生活著

我在自己的屋內收拾好一切好,會仔細聽門外是否有聲音,如果有的話就是有人在公共區,於是我等著外面沒了聲音,三步並作兩步趕忙出門,還是避免和室友見面。

時間長了,我幾乎能辨別衛生間門和房門聲音的不同,不同室友走路聲音是什麼樣的,以及他們穿上鞋後,大概再等幾分鐘我出門才不會和他們相遇……

有時候真的很羨慕那些樂於和別人交往的人,他們對於我而言身上彷彿閃著光,能夠隨時隨地的敞開說話、不避人,這是我最大的奢望。

我總苦惱自己為什麼生活中總帶著一點膽怯,一點礙於見人,但這就是我吧,每個人都不是完整的,我經常如此安慰自己……

2、門衛大叔和清潔阿姨不得不說的故事

早上八點十五,我下了樓,在小區門口遇到了門衛大叔,大叔大老遠的就和我打招呼。

“又去上班了哈?天冷,多穿點,瞅你穿那點,嘖嘖,現在不注意,等老了毛病就找上身來啦!”

“嘿嘿,你看著我穿的少,其實這衣服可暖和了,我先去上班了,晚上回來聊,拜拜!”

門衛大叔就是我向往的那類會社交的人,他似乎有著用不完的熱情,和每個進出的人都能聊上幾句。

而他的這種親切感,也是最讓我沒有壓力的。

除了門衛大叔,還有即將在公司見到的清潔阿姨,她每天都會問我早上吃沒吃飯,讓我快點走,要不然一會就要遲到了,或是一句簡單的小心地滑……

一個人出門在外,往往是這種陌生人的關心,最讓人心中感動。

時間長了,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想著和門衛大叔、清潔阿姨聊上幾句,如果他們某天突然不在崗,我還會想著他們是不是生病了?

對同齡人抗拒見面,對年長的前輩卻心心念念,“社恐”也分人?

或許是時間的沉澱,會讓一個人變的香醇,不如剛入市的新,卻也沒有了最初的烈,反而讓人覺得溫暖,想要靠近。

3、電梯口的地道戰

比遇見室友更尷尬的是,對於上百人的公司,我真的沒辦法記住每個人的崗位以及他們的名字,加上我有點臉盲,就怕認錯人,也怕不知道聊什麼。

早上八點五十左右,快到公司門口,這也是我每天眼睛最閃耀的時刻,說是如鷹一般銳利也不錯。

“躲避同事”成了我每天必備的工作。

同事一般都集中在這個時間點去公司,我會想方設法的避開他們,在電梯口不遇見同事,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有時候不小心遇到了,在電梯裡相互說聲“早”就沒了後續,於是從一層到十六層的過程就變得格外漫長,整個電梯裡都瀰漫著尷尬的氣氛。

“如果你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我就是做不到。

所以我只能在去公司前四處觀望,如果前面有我的同事,那我會刻意放慢腳步,如果有人迎面走來,我會裝作去身邊的便利店避開……

如果不得不見面的話,那我只能提前想好怎麼打招呼,以及用多大的音量,和什麼樣的表情比較合適。

這樣活著累嗎?累,但這就是我,似乎已經在心裡對陌生人打上了“勿近”的標籤,一旦相遇就會有壓力,會尷尬,不知道說什麼。

於是生活就變得躲躲藏藏,在所有人都想拼命融入職場圈子追求升職加薪的時候,我兀自站在邊界處,一腳踏進圈子,一腳在外,反覆試探,小心翼翼。

4、公司的遊刃有餘是我最大的偽裝

對於我這種人,或者和我一類的人,我們在生活中畏畏縮縮,只有在我們真正感興趣的領域,才會釋放自我。

比如我在職場,一旦到了這個環境,每天有了具體的目的性,我似乎就能夠和別人交流了。

為了工作,我會和相關的同事聊天,哪怕之前在電梯間剛剛尷尬過,此時也會坦然面對。

“哇,你做的真棒,不過這個地方能幫忙再調整下嗎……”

“沒問題,交給我吧,下班之前肯定完成哈哈……”

“沒事啦,工作嘛,都會挨訓,習慣就好了……”

後來我發現,原來我能在公司敞開社交,並不是我真心想要說話,而是工作需要,是我曾經查了職場交流話術,是我的職業素養。

工作的時間總是很快,中午的時間到了,我和同事們一邊吃飯,一邊互相誇讚著,聊著偶像,聊著網劇……

下午的工作照常,一天的工作時間很快過去,在這個過程中,我在外人看起來,似乎是會社交的。

事實看起來也似是如此,因為下班的時候我並不抗拒和別人一起走。

走在燈紅酒綠的馬路上,記憶突然遠去,曾經和朋友們無話不談,沒有任何束縛,敢在冰天雪地打滾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了。

我總在想為什麼職場和生活中的我有些差別,後來我大概想通了:成年,需要生活;生活,需要工作;工作,需要社交。

於是,我在職場,是不得不社交,這樣我才能在職場這條路走得更遠,這種社交是虛假的嗎?不,這是現實。

5、疲憊讓人充實

晚上七點多,再次走到小區門口,門衛大爺依舊面帶春風,我駐足和他聊了幾句,一天的工作壓力也少了幾分。

回到自己租的屋子裡,疲憊席捲而來,撐住我集中精神工作的狀態已不再,只想躺著,與此伴隨著的,是孤獨。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需要經歷孤獨,至少對我是這樣。

朋友漸少,能交流的就更少,事實上,我也不願意和人聊天,覺得浪費時間,這又是我矛盾的一點,自己孤獨又不想和別人聊。

開啟手機,點了外賣,拿外賣的時候依舊儘量避開室友,不願社交。

晚上衝澡,還是挑室友不在的時間,然後,就儘量不出屋,不見面。

有人說當代年輕人的社交能力退回了幼兒園水平,可我幼兒園小夥伴特別多,每天上課老師都管不住我的嘴,和爸媽無話不說,就算自己一個人,也能和玩具玩上半天。

所以,我的社交水平還不如幼兒園,年齡小可以無拘無束,說什麼都無所謂。

作為成年人,說錯話是有成本的,尤其在職場。

一天匆匆結束,我看似可憐,但我並不悲觀。

不會社交是常態,我正在努力的調整,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並不是好現象。

看似孤獨,不過我正在學著習慣,因為我見過許多年輕人,他們也一樣,長大就是需要代價的。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同,我總想著不會社交可能也很可愛吧,因為確實會發生很多糗事。

比如早上別人打招呼說“嗨”,我忙不迭的脫口而出“晚安”,至於我當時怎麼想的,說實話我自己也不知道。

如果能將這些糗事都印在記憶裡,我想,我的人生也是多姿多彩的!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歧視婚前性行為 本質是一場得了便宜還賣乖的男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