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社會上會存在“男人至死是個少年”的這樣一種說法呢?
除開理想與熱情這些積極的方面來講,男人因為不需要承擔懷孕、生子的責任,有可能不像女性那樣能直觀感受到生命從萌生、成形、誕生及成長整個過程有多神奇與偉大。
因此內心也就依舊保持著少年時的心境,難以像經歷了這些的女性那麼成熟。
一位男士的肺腑之言:“人過四十,妻子臥病才明白:餘生最珍貴的,並不是事業和子女。
透過他的講述,可能大家對於感情、婚姻與家庭,會產生一些不同於以往更深層次的反思與領悟。
01
我姓任,今年42歲。
現在我真心覺得,有些男人,在年輕時的肆意、任性與張狂,其實多數是被父母、伴侶一直寵溺後養成並長期保留的不成熟表現,比如我,就是這種男人當中的一員。
不懂事這種特質,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能改變的,而是一個人的內心是否會在現實生活當中不斷受到很多人、很多事的啟發。
但是很可惜的是,因為婚前婚後,我都活得很自我,只注重自己內心的需要與感受,根本懶得管別人的所思所想。
所以,婚後十幾年的時間當中,我都不是個非常稱職的好丈夫,甚至也稱不上是孩子的好父親、父母的好兒子。
我只享受了親情的包圍與奉獻,但卻從來沒有回饋過給予我所有的家人。
02
相對我的表現而言,我的妻子,方方面面就做得好得多了。
從剛結婚那會兒起,在我母親一貫的教導之下,我認為女人在婚姻當中天生就得照顧好男人、打理好家務、養育好孩子、孝順好公婆……
所以,對她全部的努力與付出,一點尊重與珍惜的想法也沒有,反而有一點點的不如意,就會朝她發脾氣。
我媽無理由訓斥她、刁難與苛責她的時候,我也是從來都站在我媽那邊,沒有維護過她半點。
前兩天,我看了一檔綜藝,有個中年男人說,自己在陪同妻子生產,在產房裡看到她痛苦不堪的生產場面之時,嚎啕大哭,當時只想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去換得她能輕鬆一點!
看過之後我非常慚愧,因為我老婆進產房生產的時候,正好是晚上。
她之前就回了孃家待產,我一個人呆在家裡,該吃吃、該睡睡,沒事人一樣。
由於第二天休息,我想要睡個好覺,頭天晚上將手機調成了靜音模式,岳父母打來的電話、發來的簡訊我全都沒看到,就這麼在睡夢中錯過了陪同她生產的機會。
等到第二天睡到自然醒,趕到醫院之後,白白胖胖的兒子就抱在手中,自己喜當爹了,根本無從感受到妻子生產的痛苦。
甚至她懷孕後期挺著大肚子遭的罪,也是她父母看得多,我知道的少。
就算是這樣,她也從來沒有怪過我,這十幾年,一直任勞任怨,一心一意跟我一起過日子。
只能說,好的妻子,無論在另一半處於什麼樣的狀態,都能很好的做好自己。
我之所以能過得一直很幸福與安逸,是真的運氣好,娶了個好女人。
03
當她住進了醫院,同時在工作、醫院、孩子、家庭之間來回跑的這些天裡面,我疲於應對,人差不多整個要崩潰掉了。
這才發現,家中不能缺少她,我也更不能缺少她。
說真的,最開始的時候,我真的是手足無措,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又能做好什麼。
也是經歷了陪伴她治療與康復之後我才知道,有些男人真的成熟晚,在經歷過手足無措和大起大落後,才會明白一個女人在婚姻裡的珍貴。
我以前總覺得人生最大的保障是事業與兒子,但是直到現在四十多了,經過離開妻子操勞與打點家庭之後才明白,原來,善待另一半,才是修得福氣與保障幸福的關鍵與重中之重。
如果剛結婚時就能這樣想的話,我覺得自己一定會把婚姻和婆媳關係處理得不那麼糟,讓我的妻子也能過得舒心與快樂一點。
想一想,真的愧對她。
好在現在開始也不晚,我們還有幾十年的時間可以用來經營與維護兩個人的婚姻,並從這時起,開始想著為她分擔、為她付出。
我想,她知道之後一定會很欣慰的,她那個從前像兒子的丈夫,終於變得成熟了起來。
結語:
沒有了他們的自我犧牲,你會發現,人生所有的風浪與風雨,都只有自己獨自面對與承擔。
外人是不可能圍繞著你服務的,別人沒有這種義務。
而所有與情而產生的一切收穫,必須要由同樣的付出作為回饋,才能讓對方感到欣慰與替自己的付出感覺值得。
夫妻之間的感情,就是由這樣的相互珍惜、相互照顧、相互付出而凝固成一生的幸福的,沒有第二種可以獲得人生美滿如意的方法。
所以,那些自翊自己在婚姻當中擁有特權的男女要小心了,如果有一天,願意與你同甘共苦、願意無私為你遮風擋雨、無怨無悔奉獻的人傷心而去,自己會面對什麼,真的沒有辦法預料!
到時候再來談後悔,那就一切都晚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