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經濟是基礎,也就是說,做決定之前要先看看經濟條件。小到買東西這樣的日常事務,大到結婚生子這種幾乎改變人生軌跡的決定。

從古至今,都有這樣一種現象 :窮人找不到媳婦。他們中有的努力攢錢,爭取可以早日娶到媳婦。有的不從自身尋找突破,而是埋怨女人們勢力。按照中國千百年來的傳統,男女雙方結婚往往是女人“嫁到”男方家,跟隨男方一大家子一起生活。那麼男方家的經濟條件也就決定了往後女方的生活質量。試問:誰喜歡過窮苦日子?不求大富大貴,至少也該是“小康水平”,而不是吃了上頓沒下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如此,男方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了,又憑什麼要求女方到他們家一起吃苦呢?對於這種要求,他們恬不知恥,倘若她們拒絕,則說她們勢力。她們嫁過去,看似是男方吃虧,因為多了一個吃飯的人。可是她們完全是免費的勞動力,外加“生育工具”。他們還一副還女方感恩戴德的樣子。

走到現代,沒有那麼嚴重的“男尊女卑”,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以及女性經濟能力增強,結婚更多變成真正的“搭夥過日子”。你出一份力,我出一份力,互相協助。大部分協助也包括生養兩人的孩子。

既然結婚要看經濟基礎,生小孩就更是如此了。“窮人就不應該生小孩嗎?”或許有人要發出這樣的疑問。不是不應該,只是家境困難、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情況下,無法給孩子比較好的生活。

人們反駁道:養得活就行,我們小時候還不是這麼過來的?

是啊,一口粥一筷鹹菜,養得活就行,營養那不是他們該考慮的。他們總愛說“誰不是這麼過來的?”“我們小時候也是這樣的”,時代在發展,他們卻自私地讓自己的孩子走自己老路。

有很多東西,出生就已經註定。孩子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出生,往後的日子也有很大可能沒有跨越階級的機會,沒有出頭之日。日新月異,經濟在發展,這些父母卻要孩子在新時代走自己的老路,不僅難走,而且更難出頭。以老一輩的標準,以舊時代的環境來衡量、要求新時代的人,是行不通的。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部分家長的確不是發自內心地希望孩子過得好。自己吃了上頓沒下頓,還要生幾個孩子來跟著自己吃苦;他們只是滿足自己生育、“傳宗接代”的慾望。生下來就好了。至於孩子,自然而然就養活了、長大了。

他們省吃儉用供孩子上學讀書,到頭來一遍又一遍如碎碎念般在孩子耳邊唸叨:“為了你……”,要讓孩子懂得感恩,日後報答。他們可能不知道,孩子心裡想的是:是你們自己要生下我的,我也沒要求你們為我犧牲,為什麼說得自己很偉大,轉過頭向我討債?

不僅是貧賤夫妻百事哀,連帶他們的孩子,也是到這世上受苦的。有些父母還會教導孩子:不要跟別人比,咱們 比不起。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咱們家比別人差,甚至到了無法相提並論的程度,養成孩子自卑的心理。經濟貧窮加思想貧窮,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 ,想出頭更是難於上青天。

真正愛孩子,就得為其負責。給他一條生命,這只是開始,關鍵是他在什麼樣的環境成長、接受怎樣的教育。當然,不是攀比誰更有錢,比誰身上的名牌多,最起碼不應該有“別人在穿名牌,而你家孩子連一雙鞋都沒有”的情況吧?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你又不上班,照顧一下孩子和我媽,難道不應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