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俗語云:“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成了了”。

從以前的遠親不如近鄰,到現在的親戚不親,再到後來,由於人情禮節,大大小小紅白喜事不斷,大家乾脆就斷了來往。

“斷親”現象為何會愈演愈烈?

一、老一輩不在了,年輕小輩走動少

爺爺輩們在時,小時候的我們會跟著爺爺、奶奶走親戚,即使有的親戚我們根本不知道叫什麼,也不怎麼熟悉,但是因為爺爺奶奶輩們恩情深,常來往,還會接觸到一些旁支親戚。

隨著爺爺輩的不在了,父輩他們的走動就變少了,我們這些小輩,就更沒什麼走動了。時間一長,就乾脆不來往了。

二、親戚間相處變“味”了

改革開放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些人先富了起來。每個人都會有一些需要幫助的親戚,誰還沒幾家“窮”親戚。

在借錢與被借錢,幫忙與被幫忙之間,慢慢就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或依賴或透支或成仇人,就會產生隔閡,導致原本的親戚關係不融洽,所以出現斷親,就很正常。

三、攀比嚴重

之前大家串串門,相互走動,提幾個雞蛋,稱幾包白糖,打一斤白酒就已顯得很客氣了,大家也不在乎禮物的多少,而貴在一份親情。

現在有錢的沒錢的,都要充一充門面,都要證明自己混得不錯。有錢人請客送禮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簡單了。少則幾百,多則幾千上萬元,窮的無法與富的攀比,富的逐漸瞧不起窮的,親人之間慢慢就拉開了距離,時間一長,大家就不再來往。

四、各自忙碌,久不聯絡就生疏了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大家都有自己的事忙,天南海北,距離也變得遙遠了,不再是出門就能見到熟人的狀況了。忙工作、忙生活,就是沒時間忙於走親戚,特別是出門在外的,幾年才回去一次,逢年過節只能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慢慢也就變得陌生了。

好長時間沒聯絡的,如果突然就去到某個親戚家,雙方都會很尷尬,相互揣摩對方是來幹嘛的?借錢來了?求我辦事來了?落魄了吧?腦袋一萬個問號,就是不會想到:就是純粹走動走動。

親戚到底還有什麼用?

這是一件讓人深思的事。親戚關係的無用,是隨著社會協作關係重築開始的。但親戚、親情關係真的能輕易割捨嗎?值得相互珍惜嗎?

答案:肯定值得珍惜。

一、親戚圈是真實的

而親戚是世代相傳,祖輩之交,從人品到家世,都是實實在在讓人能感受到的存在。只要你願意去去動,他們就在那裡。

二、愛人愛己,福往都福來

每一個人在教育自己後代時,都會提到孝順,如何給孩子上好這一課?

我們溯源一下就不難發現,從來沒有斷的源動力,就是親戚、親情,有什麼比讓孩子看到、體會到,怎樣經營好一個和諧的親戚、親情關係,來得更靠譜呢。

無論我們身在何方,當我們遇到冷遇,挫折時,能給我們最大的慰藉,大部分是來自親情,親人和親戚,這也讓孩子的親戚關係有所繼承。

有愛別人的能力,才能愛好自己。

“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愛一個人,一輩子只夠做一件事。

”縱使現在很快,快到一眨眼就物是人非了,那又怎樣?愛人如己,讓自己內心充滿愛和喜悅,讓親情變得更溫暖與和諧。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心中向陽,溫暖有光。

9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為什麼人到老年,經受很多挫折,仍希望再婚?75歲的李叔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