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講到儒家修養,一定繞不開一個概念,就是“誠意”。

常常有人問:什麼叫誠意?怎樣才能做到呢?

所謂誠意,“意”是意念,是腦海裡跳出來的想法;“誠”則是實實在在的“實”。

要做到誠其意,就需把自己的意念,實實在在去與三個詞作對照。

1“第二個念頭”不要有

第一個詞,就是“毋自欺”

《大學》裡講“毋自欺”,用到一個比喻:人要真誠的話,如同“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意即,好像討厭難聞的味道,好像喜歡美好的顏色。

聞到味道不好聞,本能就很討厭這個味道;看到美好的風景、美麗的面孔,誰不喜歡呢?

這叫做感官的直接作用,代表誠意有一個特色,就是不能轉彎,不能有“第二個念頭”。

“第二個念頭”怎麼說?

比如,這個味道不好聞,轉念一想,老闆喜歡,我就說這個味道還不錯,那是虛偽,是違心之論,就是“自欺”。

一個人要自欺,一定知道什麼叫做“善”,他沒有辦法做到,他才會自欺。

只有當我們懂得了善惡之後,才會有“自欺”“不自欺”的情況。你如果不知道善惡,根本沒有自欺不自欺的問題。

為什麼說小孩子是人類的老師?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第二個念頭”,不需要考慮要討好誰或者討厭誰,所以小孩子沒有自欺不自欺的問題。

而成年人活得複雜辛苦,不正是時時在考慮利害得失,做出很多“自欺”的事嗎?

2 你對自己滿意嗎?

第二個詞,叫做“自慊”

標準的儒家思想就是先說“不要”,再說“要”。

從被動到主動,做到對自己滿意,活得坦坦蕩蕩,就是“自慊”。

要做到自己對自己滿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假設給你兩個選擇:

其一,全天下人都說你是好人,但是你知道自己是壞人,你自己過不了自己這一關,你不滿意;

其二,全天下人都指責你,說你是壞人,但是你自己問心無愧,你知道自己是好人,你對自己很滿意。

你會選擇哪一種?

通常,我們一般人都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此,選擇第一種看起來更容易一點,至少更能“吃得開”。

這樣選擇的人,其實並沒有想清楚一點:

我這一生要做什麼、如何做,完全操之於別人;

我永遠在等待,別人今天心情好,說你不錯,明天心情不好,就說你不行;那我到底應該怎麼辦?

時常處在忐忑不安的狀態,等著別人說你行不行。這樣活著不是很可憐?

儒家的主張是選擇第二種,某些事情,天下人都怪我,但是我真的問心無愧。

真的能做到這樣嗎?

答案是:能。

因為我知道善惡的標準;我已經有了“毋自欺”的觀念,更堅定善惡的標準,兩者配合,完全可以從善如流,而避開“惡”的誘惑。

能做到這些,自己對自己滿意,就是“自慊”。

3 一枚能隱身的戒指

因為“毋自欺”,而“自慊”,接下來呢?就是“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故”字有“為此”之意,即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君子必須“慎其獨”。

換言之,君子的修行功夫是:先做到慎獨,再毋自欺,然後才會自慊。

怎樣才能做到“慎獨”呢?

沒有什麼修養功夫是一蹴而就的,任何功夫都需要練習。

有關“慎獨”,《大學》講得很清楚,“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就是當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要像周圍有很多人看著你一樣。

為什麼這樣說?

柏拉圖講過一個故事,叫做Gyges’ Ring(Gyges的戒指)。故事裡有一枚戒指,可以幫助人隱身。

這就提出一個關於人性的拷問:

如果有一枚戒指能讓你隱身,你會不會做壞事?

既然沒人能看到,我為什麼不胡作非為?為什麼不搶銀行呢?這就是慎獨之難。

人在獨處的時候,想做壞事的念頭總會浮現出來。

所以要特別謹慎,意念的發動有什麼內容,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不加考察這些意念是善是惡,它們就會像雜草一般生長,妨害你“正心”。

有人說,儒家的修煉好辛苦啊,就算是我一個人獨處,也要好像很多人在我身邊,真是戰戰兢兢啊。

其實,這正是儒家的快樂所在。

儒家的快樂絕不是說,我一個人關起門來,明心見性,到山上去隱居,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去閉關,那不是儒家追求的快樂。

儒家的快樂一定是融入社會,跟別人相處,先修養自己,再影響別人,就是孟子說的“與人為善”,我跟別人一起行善。

因此,誠意不是空洞的,把“慎獨”“毋自欺”“自慊”經常擺在心中,一旦有任何意念出現,不妨對照一下,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做到了。

5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如果你遇到這樣的女孩,請好好珍惜,讓她永遠做你的傻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