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痛點》課程感悟——
對於責任和擔當,自己一直以來是混淆的,還以為責任就是擔當,擔當就是責任呢。學習林格先生《痛點》課程第三十二課,才有了些瞭解。原來兩者區別很大,責任是被動的,擔當則是主動的。大家都有一個常識,你自己願意的,主動的,自然是樂意,是快樂、幸福的事。而被動強加給你的,一般來說,多數是有些不情願在裡面,於是就有了不情願而痛苦的情形。
先生只講擔當,是因為先生心裡只裝有別人,本課中先生也透露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培養學生的美德,培養學生成為至少有很多人尊敬的人。還記得以前先生曾說過,先生選擇教育是命定的,我們能感受到先生為教育所做的奔波和付出的辛勞,那顆滾燙的教育之心,作為學員弟子,能深深地體會和感應到。
先生所講授的每一課,都是先生用身體焐熱,都是實踐出來的思想真知,反覆打磨之後,再來教導我們踐行,指明我們教育的方向,該去哪裡,怎麼去的問題。都是直擊要害,切中人性的痛點。日子過的太快,一路走來,真的是受教一生,非常感恩先生的引領。《痛點》課程學習悟,是我前半生修來的福氣,也定將轉化為行動,努力在內心養活一個又一個智慧的種子。
本次先生開設的課程名稱是《痛點》,當初我報名學習目的也很單純,就是想透過學習,發現自己身上人性的痛點,證見自己,認清自己,治療痛點,歸正自己,學會正確地處理問題,真正能擁有寧靜的自信,平靜的接受。
關於責任和擔當,接著先生的意思,我體會了主動和被動,一個人如能主動擔責,應該可理解為擔當了吧,既然是主動扛起的,動力來之你的內心,真心願意的,你擔當的東西多了,就會越努力,因為你要替別人著想,替別人考慮,一顆公心使然。心裡裝有別人,像先生一樣,就會把最優秀的東西傳給學員和弟子。
作為老師,主動研究,努力踐行把自己最優秀的東西,想盡辦法全部傳給學生,引導同學們進步,並取得實效。這也算是一種職業的擔當了吧。其實,說到這一點,在我們教育行業,幾乎每一名老師心裡都有此理想的,心裡真的沒有學生的老師,大概屈指可數。至少在我的周圍,我所知道的範圍內,還真沒有。當然,還沒形成自己最優秀的東西,還在孜孜以求的教師,應該是較多的教師群體。
主動了,快樂就會來,幸福則會伴你行。工作中,確實如此,主動請纓的事,加班熬夜,都不是問題。而遇到自己不願意,卻要被動接受的事,總會讓人痛苦不堪。
關於擔當,學習感悟,可能還需要清晰以下幾點:
一. 擔當,是沒有聲音的。
擔當是很靜的,是沒有聲音的,因為是主動的承擔,是自己的所願,不為其它,就沒有必要搞成滿城風雨。主動作為,自然很靜,因為自認為是應該的,是不求回報的承擔。先生舉了造房屋的例子,房子必須需要承重牆,而承重牆就是安靜的,承重牆,是不能動的,它從不喧囂,只是靜靜地擔當。
二. 擔當一定是處於公心。
照顧別人就是擔當,照顧別人是出於你的公心,你為別人著想,為別人承擔,是因為你眼裡有尊重。心裡裝有自己,還得裝有別人的意識,這可是中國主流文化的精髓。簡單說,就是你有公心了,大家才會真正看得起你,一個人自私自利,只想著你的一畝三分地。在大家眼裡分量就很輕。而一個有公心的人,才值得大家託付,值得信任,這也是我們教育的共同價值所在。
三.拒絕擔當,就是拒絕優秀。
先生指出,多數人,對擔當二字不以為然:“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擔當不起。”不是你擔當不起,而是拒絕自己,拒絕優秀。我的理解是,擔當的人,不一定為了優秀,為了優秀而去擔當,應該不是真正的擔當。一個人業務上很優秀,應該來說一定是他擔當的結果,他願意主動付出,磨鍊出了自己的能力,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擔當的東西多了,自然就有了優秀的品質,優秀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四.先有責任,後有擔當。
先生不講責任,是因為被動接受的負責,總會招來痛苦。而在當下,如不講責任,有些人就會推卸責任,逃避責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先生的境界很高,把所有人都放在高處,所以心裡只有擔當。而現實中,我們多數人往往都是先從責任開始的,直接一步到擔當,或許還夠不到呢。所以,能不能先從責任做起,再慢慢上升到心裡只有擔當的高度。
五.大事難事要擔當,小事雜事也要擔當。
人各有志,能力有大小,所處境遇不同,每個人都有擔當意識確實社會進步的標誌。大事難事得有人來擔當,比如有國家戰略高度人,把握國家發展的方向,擔當起歷史車輪的步伐。
我們普通人,小事雜事也要做好擔當,自己能力所及範圍內,真心付出,做出自己的努力。各盡其才,各盡所能,如人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人人有擔當,或許就是我們期待的理想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