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有這麼一個梗,說兩個媽媽在聊天。其中一個媽媽說:“你家小囡長得那麼漂亮,何必辛苦打拼,找個有錢男人嫁好了呀!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另一個媽媽苦笑著說:“你不曉得啊,嫁得好這條路,競爭更激烈呀!”

“幹得好”和“嫁得好”,這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但糾結來自有選擇。在舊時代,女性用不著面對這個問題,因為出嫁是唯一的選擇。

那時候的女子,“卻把青梅嗅”的年華,稍縱即逝。及到稍長成,便要嫁作他人婦。從此生兒育女,伺候公婆,歸屬丈夫,嫁的是人是鬼,過得幸與不幸,基本靠命。

所以,有自由才會有選擇。如今的女性,可以權衡是要拼事業“幹得好”,還是靠男人“嫁得好”,這本身就體現了社會的進步,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地位的提升。

但是,屬於女性的道路,依然很難走。如果追求“幹得好”,就必須付出比男性更多的艱辛,還要承受比男性更大的壓力,以及有可能面臨高智商、高收入、高年齡的“三高剩女”的尷尬。

“幹得好”的女性,站在好容易才攀爬到的高度上,回首四顧,看萬家燈火,驀然發現自己形單影隻。家中年邁父母的催促,身邊人的“惡意”或者“好心”,都令人壓力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再看看曾經跟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其他女性,大多已結婚生子,其中有些運氣好的,嫁給了有錢人,過著購物旅遊,要啥有啥的日子,妥妥歲月靜好的人間富貴花。

回望這麼多年獨自打拼的辛苦,歷歷在目;再盤點盤點當下的資產,卻無奈地發現,辛苦十幾年,還不如人家輕輕鬆鬆靠嫁人得到的多。這讓人情何以堪?難道“幹得好”真的不如“嫁得好”嗎?

什麼樣的女性,才能“嫁得好”?

曾經有句話很流行:“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前半句不解釋,單以後半句來看,似乎女性只要扯掉道德的束縛,不擇手段變身撈女,就可以立馬變身有錢人。

這種情況,或許在暴發戶年代曾經真實存在過,但在如今的年代,這條所謂的“捷徑”早已經不那麼好走了。

一則由於科技的發達,造成了普通級別的美貌,不再是稀缺資源;二則你當有錢人是傻子嗎?那種瘋狂為美貌砸錢,還肯娶進家門的有錢男人,是越來越罕見了,人家講究的是門當戶對,是資源共享,是1+1大於2。

就如同上文那兩位媽媽的段子一樣,“嫁得好”這條賽道,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走。說句扎心的話,這並不是深夜輾轉痛下決心,說一句“明天我要走捷徑了!”,就可以實現的。

縱觀身邊那些“嫁得好”的女孩,要麼是贏在起跑線上,家世背景很過硬,本身就是“人間富貴花”,婚姻更像是兩個大家族之間的強勢聯手;要麼是自身條件很過硬,學歷智力本事都可圈可點,兩個人的結合是軟硬實力的勢均力敵。

對於普通女性來說,沒有“嫁得好”的平臺,就少有“嫁得好”的機遇。沒有家世背景背書的女性,需要自身條件優越,或者乾脆說,對於她們來說,“幹得好”才能“嫁得好”。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背後的根源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看起來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但細品之後會發現,這句話背後指向的,實則是一種很單一的標準。什麼叫“嫁得好”呢,它的定義是什麼呢?

是嫁給一個知冷知熱的男人嗎?是三觀契合性情合拍嗎?並不是。“嫁得好”的金標準是:只有嫁給有錢的男人,才算“嫁得好”。其他方面,不重要的,因為無論你嫁的人,如何親密恩愛,如何有情有趣,只要沒錢,一定算不上“嫁得好”。

誠然,我們處在一個經濟社會里,財富是衡量成敗的重要標準,是眾人孜孜以求的夢想之一。這既不丟人,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個體必須附麗於環境而生存。

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於金錢財富的追逐,悄悄成為了衡量一切人生的唯一標準,成了無數人孜孜以求的唯一夢想。這就讓人覺得很不對勁了。

難道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只能用“有錢沒錢”來評價嗎?錢多是大爺,錢少是盧瑟?我們的標準單一到了這種地步嗎?好吧,我承認,可能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讓我作為一介平凡中年,還殘存著些許理想主義。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在吐槽最近熱播的《大秦賦》,文中有一句話打動了我。文中說:

編劇根本不理解、也不相信,亂世中的大才對於“家國天下”的野心、遠見和胸懷。

編劇也根本不理解、也不相信,那個時代讀書人的風骨和驕傲。

所以,只有宮鬥,只有陰謀,只有滿屏的蠅營狗苟。

如果當下的我們,也不理解不相信世間除了錢,還有別的珍貴之物。如果我們認同了“只要沒錢,你的人生就是失敗的”的標準,那我們的人生該是何等的無趣。如果把所有的人生,都歸到這個刻板理念的框架下,那我們普通女性的人生,根本就不存在“過得好”的可能。

因為,無論我們是從事一份熱愛的職業,還是嫁給一個有愛的男人,只要我們沒有大富大貴,沒有混成有錢人,我們的快樂就是自欺欺人,我們的幸福就不值一提,我們的人生就是失敗。

只要沒賺到大錢,做什麼都是失敗。這是什麼強盜邏輯?

做你能做的事,賺你能賺到的錢,並享受屬於你的幸福

無論哪個年代,哪個地界,成功者註定不是人群中的大多數。平凡如你我,面對婚姻,更多的選擇,是尋一個靠譜的人,跟他一起相互支撐共同打拼,努力創作好一點的生活,並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享受踏實的幸福和快樂。

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可能窮盡努力,都算不上“幹得好”,更算不上“嫁得好”,我們住著普通的房子,開著普通的車,算計著手裡的錢,一年出去旅遊三次,我們買不起限量版的包包,消費不起穿一次就扔的香奈兒外套,可那又怎樣呢?

世界並非只有一種標準。冷靜審視那些單一又絕對的價值判斷,可以讓我們避免隨波逐流的焦慮。畢竟把全天下所有的腳,都塞進同一模式、同一大小的鞋子裡,本身就是一件荒唐的事。看起來齊齊整整,可難受不難受,只有腳知道。

誠然,我們有煩惱,但是,我們也有具體而瑣細的快樂。只要不把“不夠有錢”,定義為徹底的失敗,我們就可以跟有錢人一樣,擁有一個悲欣交集的人生,有苦亦有樂,有失亦有得。

做能做的事,賺能賺到的錢,承擔自己的選擇,並享受屬於自己的幸福,即便沒有眾星捧月的風光,沒有傲視他人的財富,一樣可以有溫馨的小日子,有喜愛的事業和溫暖的婚姻。

明白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要什麼,永遠是過好人生的關鍵要素。理清了這兩點,平凡如你我,依然可以昂首挺胸地告訴自己:我的人生,真是既幹得好,又嫁得好啊!

#情感PK臺#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2020算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