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尊重別人的感受這個想法的本質並沒有問題,但前題是,我們要先尊重自己的感受。 如果我們很在意別人的感受,卻不重視自己感受的話,面對別人的感受時,我們的內心會有很多不同的情緒:”他為什麼會覺得不舒服呢? 為什麼會生氣呢? ” 當我們有這種想法時,如果沒有采支正確的處理方法,我們會形成一個習慣──替別人的情緒與感受負責,總是希望別人的情緒可以好一點。 最後,每當身邊的人出現情緒時,我們可能會戰戰兢兢,然後採取以下四種的應對策略:討好、逃避、說服、甚至憤怒。

這四個情緒應對策略的底層思想,都是”別人的情緒都是因為我,我有責任承擔別人的情緒。 ”

討好

當你面對他人情緒時,不管是否因你而起,你都會下意識地覺得緊張、害怕。 你總是會討好、幫忙對方的方式去安撫他人的情緒。 使用這情緒應對方式的人,特別容易陷入情緒勒索的迴圈中。 他人只要有負面的情緒,就可以對你造成很大的焦慮。 為了安慰對方的情緒,你願意做任何事去滿足對方的需求。 他會繼續用負面情緒勒索你,而你也會習慣以”討好”的方式來安撫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逃避

逃避策略包括:情緒隔離,離開現場、搞笑、轉移話題等等。 逃避策略可以讓我們爭取多一點時間,思考他人情緒對我們的影響,以及自己應該如何應對。 一個人如果長時間使用逃避應對策略,久而久之,我和他人之間會出現隔閡,甚至很難有深入的人際或親密關係。

當我們總是害怕他人的情緒,我們無法分辨怎樣的負面情緒會傷害我們,怎樣的負面情緒是溝通。 為了保護自我,我們將會一視同仁地逃離,為了不同面對他人的負面情緒。 因為承擔他人的情緒,會讓我們感到”自己很糟糕。 ”經常使用逃避作為應對策略的人,會讓身邊的人覺得我”不在意”別人的感受,但事實卻是我”太在意”別人的情緒,甚至認為自己要為他人的情緒負責,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讓別人的情緒變好,所以會採取逃避的應對方式。

說服

當我們的看法和別人有差異時,我們可能會產生負面的情緒。 因為別人不同的觀點,會令我們覺得不被認同,因此我們會想要扭轉,想要解釋,甚至說服對方認同自己的價值觀。 當對方無法接受我們的價值觀時,我們就會覺得非常受挫、沮喪或者生氣。 生氣的目的是,把讓”我不好”的感覺,轉化成”你不好”,最後可能會演變成下一個應對策略──憤怒。

憤怒

很多時候,這種憤怒不會直接表達出來,而是變成一種”煩躁感”,讓我們變得煩躁不安。 這種煩躁感,不一定對他人,也有可能對自己生悶氣。 當我們憤怒的時候,可能會讓對方感到受傷,或引起吵鬧,事情就會變得糟糕。

伴侶和親人之間的情緒界線比較模糊,因為我們特別”在意”他們的情緒,當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有責任讓他們好起來。 可是,當我們發現沒辦法讓對方好起來時,就可能會引起矛盾。 雖然是很好的出發點,結果卻不知道為什麼把事情搞砸了。

討好、逃避、說服和憤怒,都是因為我們習慣承擔別人的情緒,認為自己需要對他人的情緒負責任。 如果我們可以把情緒的責任還給對方,那我們也會越來越尊重對方的感受和情緒。 尤其是當對方情緒不好的時候,就算和你有關,也不是你的責任。 他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溝通,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這樣你們才有機會討論和調節大家的互動。 如果他沒有說不開心的原因,或許他需要時間去消化,或許情緒不好根本與你無關,只是他並沒有在你面前假裝心情很好而已。

當你把對方情緒的責任還給對方,你就不需要逼著自己去做一些你內心不想做的事。 你發現其實你有選擇,你不必被對方的情緒帶著走。 這樣,你會更尊重自己,更喜歡自己。 自我價值就這樣提升了。

下一次,當你面對他人負面情緒的時候,跟自己說:”那是他的情緒,是他的責任,不是我的責任。 ”練習忍受心裡覺得”一定要做些什麼”的焦慮。 或許,你也可以轉移自己的專注力。 多練習幾次,你會慢慢感受到自己的改變。

12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寫給未來的男朋友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