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同性戀朋友們可能都會有過這樣的感受,覺得自己的此生頂著同性戀的身份,多多少少會會在自己的心裡面問過自己是否心甘情願。我為何與別人不同,我為何會喜歡的人是同性,而不是異性,對於這一系列的疑問,也是讓太多同性戀不解的疑團所在。因為身處在中國這樣的社會里,大眾對於同性戀本就不怎麼理解,更別說你能否明目張膽的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曾經有圈子裡面的朋友問起過筆者,你今生選擇同性戀你後悔過嗎?對於這樣的問題我也細細想過無數遍,但我想說的事情是,同性戀不是我可選不可選擇的問題,如果真要認真的來回答,相信每一個同性戀朋友都不願意選擇同性戀這個身份。同性戀在當下社會本就不是主流,當你頂著這個身份的時候就註定了你即將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如果你能衝破世俗的眼光而出櫃,去活出自己想活的樣子,那麼接下來你會面對的將是家人和朋友的冷嘲熱諷。
記得前不久我的初中一同班男同學,在問起我為何離婚的時候,我便把自己的真實情況告訴了他。結果他回答我的第一句便是“你選擇搞同性戀就是你的不對,換作任何的女人都不接受自己的老公喜歡男人”。當我同學說我搞同性戀的時候,在他的心理便已經站好了隊。覺得同性戀是自己選擇的,而不是天生或者後天因為一些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導致的。於是我便不想與他多爭論些什麼,因為我深知即便是我講得再有道理,他也未必能改變他心目中對我是另類的看法。他說:“班頭,那時你在學校,是我的偶象,你又多才多藝,成績也好,怎麼會在結婚以後鬧成這樣,你真的讓我有些失望”。對於我同學的質疑我表示接受,因為我能懂得他的想法,作為他與我同年齡,結果還是單身,沒有找到老婆,在他心裡面覺得一個男人不能結婚生子,同樣會面臨周圍人的流言蜚語,若能結婚便是一個男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因為他的認知與我有所不同,他也體會不到我內心真實的想法,他渴望的是結婚生子,傳宗接代,而我結婚生子的結果是最後才知道自己是同性戀。
或許這便是每一個人都有此生都有著不同的使命,有些人把結婚生子當成了一件光榮的任務。而我卻覺得,人如果活得不清不楚,糊里糊塗就選擇了一條自己本就不是情願的生活道路去走。相信這樣的道路註定你走不長行不遠,或許在朋友們的眼裡覺得是筆者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但對於同性戀的我來說,特別是生在六七十年代,或者更早的那些年代的同性戀們,他們就真的能百分之百的明白自己此生與別人就有所不同嗎?即便是知道也會帶僥倖的心理去選擇平常人都會走的那條平常路,結婚生子,成家立業。
也有人曾經問起過筆者,你跟你前妻不是自由戀愛嗎?是的,我承認我們是自由戀愛,但那時是我前妻主動提出來追我的,那時筆者深知前妻,是我們廠裡面的廠花,深感自己的外形與家庭條件也不怎麼配她。但當得知她喜歡我的時候,我們最初走到一起也是很快樂的,記得每到工廠不加班的時候我們都會去約會,看電影(記得有一次看電影遇到下暴雨,我就脫掉皮鞋打著光腳,從電影院揹著她回到工廠)、逛街、當她生日的時候,我也會給她買衣服,買玫瑰,那時廠裡面都很羨慕我們的這一對情侶。
然而生活中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容易,當一個男人肩膀上承擔起責任的時候。你的重心便會隨著壓力的增大而發生實質性的偏離,男人必須要靠自己的雙手養家餬口。正如這兩天網路上吵得最熱門的農村大樹哥與星妹的離婚事件一樣,對於大樹哥的體會我能理解。一個從小吃著苦長大的農村孩子,比平常人家的心裡會多了一些擔當,只想努力拼博去賺錢養家。滿以為家裡有足夠的經濟條件便能讓家中的女人享受到幸福,然而女人的心思卻全然不是這樣。一個男人的累是累在心裡,把更多的辛酸全都裝在了自己的心裡,誰又能真正的走進他的內心世界裡去讀懂過他呢?
所以,作為同性戀的自己,不是悲觀,而是面對現實不得不去跨出這一步。當我前妻把自己是同性戀的事情拿回到老家見人就說的時候,我便已無路可走,只能勇敢的去面對即將迎接我的一切挑戰,也深深知道同性戀在世上面臨著的艱難,比異性戀所面對的更多,同性戀若想得到世人的理解與支援是何等的艱難。但人活著又無法選擇以逃避來結束這一切,只能硬著頭皮,頂著壓力去活,即使再苦再累,不還得咬牙苦苦去堅持。因為這一切你不需要別人去理解,更不必向人人都去吐露,唯有自己的心知道你正在經歷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