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一生勤快,她的口頭禪就是“打掃如靜心”。我們在父母家吃完飯看電視的時候,總會看到她或洗碗刷鍋或掃地拖地忙碌的身影。
每次回到父母家裡,我總會感到滿滿的幸福感,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家裡物品擺放井然有序,找東西不費力;被褥疊放整整齊齊,舒適而又美好。
但我並不嚮往這樣的生活,我認為做家務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毫無價值可言。我極力的想擺脫傳統的家庭婦女的束縛,不想成為母親那樣被家務淹沒的人。
有了自己的家之後,我購買了很多輔助幹家務的機器,如掃地機、全自動洗衣機和電飯煲之類的。我還請了鐘點工來幫我打掃衛生。這在父母看來都是極大的浪費,他們認為自己的家要自己打掃才好。雖然我認為我這樣做幫我節省了時間,但打掃過後常常很快又是一片狼藉,常常讓人崩潰。
在我的字典裡是沒有“家庭婦女”這個詞的。我要做一個現代女性,就要儘可能少的去做家務,騰出來儘可能多的時間去實現人生理想。因為在我看來,現代女性就是那種在職場中叱吒風雲的人物。而蓬頭垢面在家裡做家務的婦女是不被主流社會承認的,也就是說她們付出再多勞動也是沒有價值的。
這種從小被社會固化的觀念,讓我對做家務或者整理等工作嗤之以鼻,也間接造成我對勞動的反感。所以我常常感覺不到幸福,在職場雷厲風行,在家裡卻施展不開手腳。
後來父母發現了這個問題,開始苦口婆心的勸我,做家務並不是一個苦差事,而是能夠帶來幸福的。觀念的改變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我試著從為孩子做花樣早餐開始,到做烘焙,到及時手洗衣物,到打掃衛生、整理衣櫃鞋櫃書櫃,再到動手改造洗衣機……中間的辛苦自不言說,但是我也漸漸開始懂了母親說的關於整理的那些至理名言,幸福開始一點一滴蔓延。
我的衣櫃不再是冬天夏天的衣服混放,我的鞋櫃也不再是涼鞋靴子混搭。而我家徹底變成了一個溫馨的地方。書櫃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種書,衣櫃裡的衣服按季節掛好或者打包,每次拉開衣櫃,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
現在一回到家就會感到滿滿的溫馨,我也像父母一樣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條。廚房裡鍋碗瓢勺都有固定的位置,充分利用每個抽屜、每個架子、每個空間。衛生間可以隨手拿到所需物品,開闢出了運動器材的角落。朋友們來我家玩,都會誇我會過日子,而我也在不斷的整理中更加熱愛生活。
整理也漸漸變成了我減壓的一種方式,每當我遇到困難或者感到沮喪的時候,我都會自己在家裡默默的去整理衣櫃,或者打掃衛生,我做完這些家務的時候,常常神奇的發現負面情緒沒有了,而我看到生活的環境變好了之後,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這就是我幸福的秘訣,你get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