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教心理學,會讓學生從行為、想法、感受來尋找“我”。很多心理問題正是因為人們不知道這些、不能表達或被壓抑了。如果五蘊也不是我,怎麼解讀關於自我的部分?
佛法講無我,也講假我,並不否定緣起的五蘊身,只是否定其中有恆常不變、不依賴條件存在的自性。換言之,是否定我們對事物的錯誤認知,而不是現象本身。
唯識宗講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就像有人在月光下看到繩子,以為是蛇而受到驚嚇。蛇是主觀的錯覺,根本就不存在,為遍計所執;繩子代表緣起的現象,為依他起。空並不是否定繩子,而是否定蛇的錯覺,告訴我們一切都是條件的假相。
我們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所見離不開自己的認知模式,並受到觀念、情緒、經驗、好惡的影響。就像我們喜歡一個人,看他做什麼都很順眼,反之,看他做什麼都不順眼。
我們非常相信這個感覺,認為世界就是自己看到的那麼回事。其實,呈現在我們認識上的世界,並不是客觀存在的那個。
佛法就是不斷告訴我們,事實的世界是怎麼回事。一旦跳出錯誤的認知模式,如實看清真相,當下就能在緣起現象中通達空性。
反之,則會由我法二執的錯覺產生所知障和煩惱障。然後繼續帶著二執二障看世界,使所見被進一步遮蔽。
怎麼認識自己、解讀自我?雖然假我的部分可以從五蘊來尋找,但如果停留於此,是找不到真相的。只有透過五蘊,看到色受想行識只是條件關係的假相,才能看到我的本來面目。
這是必須透過修行體證的,而不是意識層面的思維和判斷。
最新評論
-
1 #如果無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2 #五蘊非我,我在哪裡?我是“見”“聞”“覺”“知”。見聞覺知的所有境界不是我。“我”是源頭是根本,受想行識是“我”的循業示現。
-
3 #既然說到“我”,執念就出來了,天地本一體,身如一浮塵!哪裡來的“我”?
-
4 #五蘊非我,感知五蘊的是誰?
-
5 #一、首先要學會安住正念的功夫。 二、有了正念,才能依於正念去觀察五蘊無我的真實體驗。 就像《禪秘要法經》開示:“若有眾生,安住正念,修不放逸時,當教諸法空無我觀。” 諸法即五蘊,一切有為法跳不出五蘊的歸納,所以只要先學會並懂得什麼是正念,保持正念,訓練正念定力。就可以進一步修習觀察五蘊之法,一一徹知無我,破除我執,證得初果。進而斷除對五蘊的貪嗔,乃至證得阿羅漢而了生脫死。 對五蘊無我不能如實證知就是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老病死愁憂苦惱聚集。
-
6 #佛經中說眾生因四顛倒故生諸憂悲苦惱,何為四顛倒?即是有倒,想倒,心倒,見倒,因是四顛倒故眾生執著於我及我所,執著於我見,我有,我想,乃至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因是執著與妄想眾生依自習性與嗜好則生種種分別而受煩惱苦。不知無常,無我,苦空,無淨,佛法以方便讓眾生修無常想,無我想,無樂想,不淨想,即是為名四念處。修行人以此勤行思惟修習,遠離貪慾,執著,妄想,在踐行中獲得自在,寂靜,有智慧調伏諸根情緒,煩惱漸少,此時具足因緣佛陀便開示大乘緣起論,修行之人信心具足,戒行圓滿,則能明瞭佛陀所講甚深之義,究竟解脫具佛智慧。
-
7 #五蘊皆空其義是任何相物肉體都會生老病死成住壞空變化過程,變化幻化過程是不可改變所以稱為空。不是空白,佛學的空是指從透明空白變化到有色世界(波動世界)再化成透明空白此整個迴圈不可逆如露亦如電夢幻變化過程稱為空。凡人覺性以為可以把整個變化過程取捨固定住,佛學稱此覺性為愚迷!
-
8 #一切為空,緣起性空;緣起為實,緣滅歸空。
-
9 #杯弓蛇影,是在自己觀力傾注在杯裡的弓的影子那一剎那,提取了記憶中蛇的影像,從而導致虛驚一場。 其實我們絕大多數的認知都是這樣一個過程,就是我們看到的整個世界,以及對整個世界的個體心中體驗,都是這樣一個流程。 所以,佛法教我們止觀,培養訓練自己的觀察能力能量,是為了把自己的內心體驗與外在世界以及其互動關係,看清楚看明白,然後取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中真實可靠的東西來建立自己的生命維度。
-
10 #我在妄想的思維中,我在無明的知見中,我在名言的概念中,我在因緣所生的萬法中,我在如如不動的真如中,到底哪個是我?張口回答這個問題的畢竟是假我。
-
11 #一為能變,一為性變, 人身自具效能,外境亦如此。能強性拙可至,能弱性敏者亦可。 萬物存心,或寄於體而有形,或寄於外而無形。蛋心於中,弓心在外。我手執戈,控勢自度。故,心,性,能,剛,之常定身內修正,比之外境之五蘊相傾,擇舍可已。性形之心,能勢之心,剛義之心,三心共處而安可以扶“我”。外境三心,與身加持,最為可求。
-
12 #五蘊既非我何疑我在哪?
-
13 #五蘊肯定不是我,但是沒有五蘊,就不會再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