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在很小的時候,都會被人問起一個這樣的問題:“等你長大後,賺了錢先幹什麼呢?”我們都會甜甜地回答:“我們會給父母買好多好吃的。”這時,我們會逗得父母開懷大笑,她們的眼裡既有幸福又有溺愛,還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暗暗發誓,長大後一定要孝順父母。
然而,隨著年齡長大,我們的翅膀越來越硬,在能夠脫離父母懷抱展翅高飛的時候,我們學會了頂嘴,甚至有時候還會和父母吵架。
當我們度過輕狂的少年,為自己的無知買單後,我們明白,感恩父母是我們一輩子無法償還的愛。
可我們常常把愛當成了自己“吸血”的資本,只有自己在最無助無力的時候才想起父母。
小明出生於農村家庭,為了供他讀完大學,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已經傷痕累累。
畢業後,小明在市裡找了一份還算靠譜的工作,並談了一個女朋友,可女朋友結婚的條件是要求在市裡買套房。沒錢,是小明最真實的想法,他想告訴她,但他很愛她,看著她那期盼的眼神,他答應了。
這時,他想到了父母,張口就是讓父母給他錢,付首付,貸款他來還。為了孩子的婚姻大事,父母不得不答應。50多歲的父親去了工地,這是他唯一能快速賺到錢的方法。他的母親在家養豬養雞。
二老省吃儉用,兩年積攢加上親朋借的,終於湊夠了首付的錢,告訴小明,小明很是高興。然而,他不知道,年邁的父親在工地因為身體跟不上,一次次受領導批評。母親在家勞累也身體多病。
他們不惜以犧牲健康的代價為小明攢夠了錢,也沒有想過自己的餘生如何安置,而小明覺得理所當然,這是父母應該做的,也沒想過父母今後怎麼辦。
小明結婚一年後,她的妻子生了一個胖胖的小娃娃。小明母親高高興興地拎著從老家攢的土雞蛋而來,在老家,坐月子要每天一個雞蛋。
穿著破舊的母親與小明家新中式風格的裝飾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受到了兒媳的厭惡。最終還沒呆兩天,被兒媳因不會照顧人趕回了老家。而兒媳的親媽順理成章的入住,去照顧兒媳。
雖然兒媳對二老的態度一直不好,但因為小明,二老一直試圖去討好兒媳,卻從來沒能如願。
小明因為愧疚,覺得對不起父母,就很少回家。就這樣,聯絡少了,一年甚至團圓不了兩次。
父母天天盼望兒子,卻又不敢打擾他,因為知道他忙,有什麼困難也不想和他開口,怕兒媳說三道四。
人經不起歲月的折磨,終於,二老病倒了。在這一刻,小明慌了。
子欲養而親不待,空悲切。只要父母健在,我們天塌了都不怕。我們總想有時間就回家看看,然而成家後的人,回家的時間很少。
我們總想父母還健在,不急於一時,卻不知道轉身就可能人走茶涼。當真的晚了,是你永遠無法挽回的傷痛。
我們以為孩子花父母的是天經地義,而父母卻捨不得花孩子的。這公平嗎?
其實,父母想要的並非那些物質滿足,而是那份心,那份關心,那份陪伴。
朋友,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願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