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韓劇《偶然發現的一天》中,殷端午是一個由漫畫家設定的單戀女配角色,她苦戀未婚夫白經十年,但是卻不能得到白經的喜歡。
在原本的劇情裡,哪怕白經各種傷害她的真心,她也甘之如飴地追在對方身後。
但突然有一天,端午發現了自己身處漫畫的現實,她決定擺脫被漫畫家控制的角色。
然而在她選擇了遠離白經時,白經卻又不由自主地開始在意她的存在。
當那個百依百順地跟在自己身後的影子消失了;
白經才意識到自己曾經給端午帶來過多大的傷害,而自己也慢慢開始追逐那個曾經的影子女孩。
也許你現在還不太瞭解如何去“征服”一個人,但是總有一天你會明白這樣的道理,
過於喜歡一個人並不會讓對方把你捧在手心,適度的“冷落”男人,他反而會對你更加順服。
02
“過度”的愛情或許會變成一種負擔。
或許會有人問:“喜歡一個人不就是應該對她好嗎?為什麼我對她越好,她反而越不開心呢?是我做錯了嗎?”
其實在愛情裡,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對於每個人而言,愛情可能會是不一樣的東西。
但無論怎樣變化,良好的愛情總是相互平衡的。
你不能勉強一個人接受自己全部的“好”,也不能強迫對方完全屬於你。
真正的愛是“我願意”,也是“你願意”,過度的感情只可能加重彼此的負擔。
倪妮和馮紹峰出演的電影《我想你好好的》就講述了這樣的道理。
倪妮飾演的喵喵和馮紹峰飾演的亮亮曾經是一對很恩愛的情侶,但是隨著接觸越深卻逐漸變得疏離對方。
喵喵很愛亮亮,她可以赤腳在街上奔跑尋找對方;
也可以低聲下氣拿出所有積蓄求對方留下,但是她的愛情卻讓亮亮覺得恐懼。
每一次爭吵後再和好,她的“在乎”讓亮亮漸漸失去了自由。
所以到了最後,亮亮說:“我求你別愛我了。”
喵喵越想要“征服”亮亮,亮亮卻離她越來越遠。
她對亮亮不好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她愛慘了這個男人,甘願為他失去尊嚴。
但是這樣的“好”卻並不是亮亮所能接受的。
她的在乎讓亮亮幾乎喘不上氣,所以哪怕“我想和你好好的”,最後的結局卻只能是彼此離散。
過度的愛情變成了彼此的負擔,讓感情以悲劇結尾。
適度的“冷落”男人,是讓彼此自由,也讓男人更加順服。
過度的愛情讓人難以喘息,有時候“冷落”倒變成了彼此的救贖。
心理學上有“刺蝟法則”一說:
冬天的刺蝟為了抱團取暖不得不靠近彼此,但是太近了會受傷,太遠了又不能保留溫度,最後刺蝟保持在了一個合適的距離上,獲得了雙贏。
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當你和對方過於親密時,他對你的存在習以為常甚至難以忍受;
但當你“冷落”了他以後,他卻開始牽腸掛肚思念不已。
在電影《河東獅吼》中,古天樂飾演的陳季常一開始並不喜歡柳月娥,甚至覺得她粗魯不堪。
月娘對他的好,他全然不放在眼裡。
可是後來,當柳月娥開始“冷落”他時,他反而覺得渾身難受,非要她的“管教”不可。
這個桀驁不馴的才子在失去以後,方才明白柳月娥對他的重要性。
所以當“破鏡重圓”之時,他才變得更加順服和貼心。
感情並不是洶湧澎湃的一時激盪,而是細水長流的相依相守。
有時候太過於看重對方,會讓這段感情失去平衡,既束縛了彼此的自由,也容易由愛生厭。
這種境況之下,“冷落”就是一場及時雨。
它讓彼此獲得了喘息的空間,也讓兩人再次重溫與對方的美好回憶。
感情就像流沙,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倒不如適當鬆一鬆手,讓對方安心的呆在你手心。
03
席慕蓉在詩歌《一棵開花的樹》裡寫道,痴心人苦求百年甘願化作愛人途經的那棵花樹,那樹上“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然而這棵樹為了愛人而來,也為了他而逝去。
當愛人無視了它,也只能枯萎了一樹“凋零的心”。
痴情固然值得被讚揚歌頌,但是不要讓痴情僅僅感動了自己,卻不能收穫愛人的心。
熱烈的感情是美好的,但是事實上,你對一個人熱情不一定可以得到同樣的熱情為回報。
或許總有一天,你會明白,愛情是講究“適度”的。
比起熱烈追求一個男人,“冷落”有時候會讓他更加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