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習慣,喜歡把一些有意義有哲理的句子,摘抄下來,時而翻翻看看,總覺得餘味無窮。邊看邊覺得自己又吸收了不少養料,懂得了不少道理,心裡就有一種滿足感、欣慰感。
摘抄的多了,看得多了,就時常會想,人的性格,千差萬別,究竟有沒有一種素質,是人人皆可用,用之皆合適,具備了就明顯有所不同的呢?我這種思考和總結,也總是在變,有時覺得“勇氣”這種素養,是不可或缺的,有時覺得溝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今天我的思考是,大氣,是最可貴的。
但此大氣,也並非輕易可以得到的,我覺得它是由三個因素逐漸構成的,或者說有三個方面,慢慢磨礪一個人,然後這個人就變得大氣了。
第一個方面,是恬淡。大氣者,一定是比較恬淡之人,而恬淡之人,又是把人和事看得比較透,不過於糾結、計較和算計的人。有生而恬淡之人,但更多的人在生活中河流中趟過之後,加之閱讀一些書籍,慢慢感悟到人生之態度,清淡為佳,從而“恬淡”起來的,人間有味是清歡嘛。
你很難想象一個不怎麼恬淡的人,會如何大氣,生活不管怎麼絢爛,終歸於平淡,或者說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大部分內容,是由平淡和日常組成的,把這一部分抓住了,理解了,領域了,重視了,就等於把整個人生的“精髓”掌握了。
第二個方面,是包容。包容,多少平淡無奇的字眼,但要做到,又談何容易,包容也從來不是憑空而來的,既需要自我提醒,比如告訴自己我應該對別人包容一些,尊重一些,平等一些,不要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不要斤斤計較,不要搞兩套標準,對自己寬得不行,對別人嚴得不行,避免挑剔難伺候,吹毛求疵。
就天然的性格看,真正包容別人的人,其實不多,更多還是靠後天的修持,自我約束,自制力在這時,顯得特別重要。人有自制力太重要了,它意味著這個人有某種責任感,羞恥心,毅力和韌性,一個沒有自制力的人,就像一輛沒有剎車的機動車,有時看著沒有問題,但關鍵時刻,總會露餡的。
第三個方面,是一個人的閱歷和歷練。經歷塑造了人,你的經歷,必須在潛移默化中對你造成影響,看得多了,經得多了,也就不會那麼執拗和偏激了。一個人的心胸,很多時候是經歷撐大的,《賣油翁》裡的老翁說:無他,唯手熟爾。經歷之於人,也是一樣的道理,無他,為經歷多爾。經歷多,資本就多。
所以封閉的人,很難大氣,不是他不想,而是客觀上做不到,我們既要發揮主觀內省能力,又得從客觀上著手,用切切實實的經歷,去塑造自己的心靈和氣質。由此而得到的素養和心得,是誰也拿不走的。
說過了大氣,再說說做事之可貴之處:認真。
哲人曾言,世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都是就籌備,就認真對待事情而言的。認真,也是老生常談的事,但很多事,就是基本的道理,即為最深刻的道理,也恰恰是最易被人不重視,淡化之、漠視之的道理。
我覺得認真又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為何要認真呢?
第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話雖不是直接講認真的,但從側面也能看出,但凡事情,小事大事,要落實,要執行,要辦好,都是不容易的,比如說路邊擺攤的,看起來容易吧,但你要具體去做,我相信一定不是一件易事,要考慮進貨,存貨,價格,人手,還要考慮周邊的環境,有沒有誰來干擾,賣不出去怎麼辦等等。再比如街邊小店,隨便一個小吃攤店,那也是凝聚了店主巨大的精力和時間,起早貪黑,才幹成這個樣子,才慢慢撐起來的,換成我們去做,一下子就能體會中間的艱辛。
第二,事情總是變化的,你計劃好的事,在辦的時候,可能情況已經不同,所以認真的態度,需始終持有。慎終於始,就是這個意思。打仗的時候,最忌諱驕傲,人一驕傲,其實是注意力,重視力,認真的程度就都下降了,說到底,還是認真上出了問題,就這麼一個驕傲,不知讓古今以來,多少沙場名將吃了虧,打了敗仗,你究其原因,其實就這麼簡單。
第三,認真的背後,其實還有一層意思,世界是一個競爭的世界,人與人的差距,其實很小,就像百米賽道上的前三名的差距一樣,沒有誰比誰具有壓倒性的絕對的實力,都是靠著認真、謹慎、穩定而超常的發揮,才贏了對手,而認真,就是這一切的重要組成元素,如此而已。你說你還敢不認真麼?
做人,貴在大氣,大氣了,事情就順利一些,別人也樂於和你交往,整個人和事,都更流暢一些,自己的心理感受,也舒服豁達一些;做事,難在認真,人性的弱點告訴我們,要持續保持認真,需要我們要定力,要韌性,認真了,成事的機率就高很多,事情的發展就會按照事先的預估去進行。其間的理,其實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