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每個人對於金錢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淡泊財富,成為了躬行簡素者;有些人誇豪鬥富,成為了揮霍無度者,有些人無功受祿,成為了寢食難安者;有些人為財所累,成為了以私廢公者……

金錢是很重要。市場經濟中,金錢是維繫社會運轉的必要元素。但對於金錢的作用和意義,社會上出現了不少曲解,這是要糾正的。德國社會學家西美爾曾精闢地指出金錢的本質是工具性,他指出金錢是通向最終價值的橋樑,而人是無法棲居在橋上的。

金錢可以成為人們追求終極價值的工具,但人們一旦將金錢本身視為終極價值的話,就會產生人世間的“萬惡”。金錢能不能變成“萬惡的魔鬼”,歸根到底在於人性對其的掌控。人類是高階動物,不能被沒有生命的貨幣給吞噬了。

金錢觀的四種維度

對錢持有不同態度,就會活出不一樣的人生。但錢並不沒有蒙著神秘的面紗,人生幾十年,人人都能感受到錢的重要性。

人生就是一個消費的一生,無處不需要花錢,基本的生存需求吃喝拉撒要花錢、衣食住行也要花錢,進階的人生結婚生子要花錢,培養下一代更要花錢,不枉一生休閒娛樂要花錢,不可掌控的人生際遇中生老病死也要花錢。

就是因為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有些人為了錢錢錢,開始鋌而走險,開始出賣尊嚴……有了錢的人拿錢來充門面、做社會公益……

形形色色的人有千差萬別的用錢、賺錢之道。對於金錢觀的維度,美國著名金錢心理學家湯立平將其分為了四類人:或是金錢冷漠者、或是金錢拒斥者、或是金錢豁達者、亦或是金錢崇拜者。

持有四種金錢觀的人,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對金錢價值的認同感不同。金錢崇拜者和金錢豁達者皆認同金錢的價值,差別之處是金錢崇拜者熱衷於聚斂金錢,而金錢豁達者則不為錢所累。

金錢冷漠者和金錢拒斥者皆不認同金錢的價值,金錢在冷漠者的價值體系中不佔重要地位,拒斥者則對金錢抱有最為消極的否定態度。

李敖曾丟擲過有錢很重要的觀點,他在論述自己的觀點時,引用了宋代的司馬光的觀點“金錢是保持個人人格獨立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又引用了美國富蘭克林的觀點“沒錢的人腰板都挺不直,只得去求人”,又談到有錢人任性的例子,以此來支撐其有錢很重要的觀點。

在李敖看來,有錢可以實現自我自由。李敖的觀點,可以將李敖或劃入金錢崇拜者,或劃入金錢豁達者。但一個人之一味地強調金錢的重要性,卻被金錢所累,反而實現不了李敖所謂的自由、任性的美好願景。

做一名金錢豁達者

誠然,金錢是很重要。現代社會,有錢可以幹很多事,沒事要止於很多事。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在強調競爭、效率、利潤和物質利益的同時,也更加重視金錢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就金錢本身來說,它不過是商品交換的媒介和一般等價物而已,只是一種價值符合,屬性為中性,無所謂善惡。但在現實流透過程中,金錢不管在哪裡,都獲得了特定的含義,被賦予了特定的功能。

在金錢幾乎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的當下,人人都在感受著金錢的魔力。但對錢的問題,應保持豁達的態度。

其一,是怎麼看錢的問題。有必要坦然承認並強化的金錢的效用。人生活在社會中,需要用錢。有錢人可以在生活中不用斤斤計較。但也要正確認識金錢,“金錢萬能”、“有錢能使鬼推磨”等觀念是錯誤的金錢觀,它無限放大了金錢的效用,容易被金錢所控制。

而“金錢是萬惡之源”等極端觀點,也存在著認識誤區,這種視金錢如洪水猛獸的觀點,會讓人在現實生活中迷失了方向。金錢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和職業、愛情、婚姻等發生著直接的或是間接的關係。

而人的職業、愛情、婚姻是人生活的全部。金錢和它們有了聯絡,容易混淆了金錢的本質。金錢本身是無意志和感情的,關鍵在於它怎麼用,金錢為好人服務時,人們會感受到金錢的溫暖;金錢為壞人效勞時,人們會感到金錢的罪惡、邪惡。

金錢是不可少的。生而為人,應該坦然地愛錢。擁有了金錢,你可以獲得你想要的物資。金錢確實是人們獲得幸福的重要條件,但金錢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尺度。

第二,賺錢應有原則,不能以損害別人利益為前提。依靠損人來利己,既不道德,也將最終深受其害。第三,賺錢要講求互利原則,在自己賺錢的同時,也要儘可能考慮到別人有利可圖,金錢迴圈起來,才能讓大家都有錢賺。

第四,在賺錢過程中要講誠信,誠實守信既是市場經濟的精神支柱,也是任何一個市場主體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第五,要使自己的賺錢行為有利於國家和社會。緊急情況下,能夠不惜犧牲個人利益去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利益。

“一切向錢看”遭到譴責、唾棄,就是因為這種賺錢行為既不道德,也不利於他人、社會,甚至有害於他人和社會的。但對於正當錢財人人有權愛之、取之、用之。

其三,是如何花錢的問題。金錢要作為滿足人情有獨鍾之雅趣和內心憧憬之理想生活的必要手段。日常生活中,既不提倡縱慾主義的享樂傾向,一副“款爺”做派,也不提倡苦行僧般的禁慾主義傾向,一副捨不得吃、穿的節約相。

適度開展消費,擴大生產,扶貧濟困,才是利己、利國、利民的。金錢是為了自己有更好的生活,進行適度消費時,金錢的價值最能體現出來,它能提高自身物質生活及精神生活水平,但要避免不必要的奢侈和浪費。

金錢也可用作錢生錢之用,這既可以為自己積累財富,也能為國、為社會做貢獻。有了錢之後,也可以考慮把金錢用到經營事業、發展實業、進行理財投資上去,促進金錢的再迴圈、價值提升。

金錢除了要滿足生活所需以外,如果沒有用於流通職能的話,那是與廢紙無異的。金錢只有在流通的過程中才能實現它的價值,而金錢的用處和流通的領域則從側面反映了使用者的人生價值觀。

香港首富李嘉誠曾有一次在去飯店吃飯的途中不小心讓1元的硬幣跌落至了下水道,但他卻花費了100元錢請人撈起這1元硬幣。飯店的保安當時感到很疑惑。

李嘉誠解釋到,不撈起1元硬幣,整個社會就會損失1元錢,而我現在花100元錢請人撈起來,只不過是我口袋中的100元到了他口袋裡罷了,對於整個社會來說,絲毫沒有損失。

李嘉誠看待錢的本質是為了讓金錢發揮出其對整個社會的意義,在他看來每一分錢都能為社會創造出其應有的價值,不容忽視。

金錢也可讓自己成為“超人”、英雄、希望使者,發揮其神聖的作用。當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時,把金錢用於慷慨解囊之用。當自己富裕起來後,可以支援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當國家面對突發性的災難時,可以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金錢豁達者看重錢,但不用濫用錢,也不誇大錢的力量,對金錢的態度是平和的。做一名金錢豁達者多能“任心而行,率意而動”,既能享受金錢的效用又適性自在無累於物質。人人該做一名金錢豁達者。

金錢豁達者人生有大格局

處置好人與金錢的關係,人生才會大不同。縱觀歷史上的偉人、名人,一生都不平坦,但他們並未因有了錢,用錢“填補”自己的坎坷。他們都有著豁達的金錢觀,用錢有道,讓自己活成了與光風霽月,如同雲端漫步的仙者。

左宗棠作為封疆大吏,他一生都簡樸,始終保持著“非宴客不用海菜,窮冬猶衣縕袍”的生活習慣。

左宗棠有著“宮保袖”的雅稱,這是因為他愛讀書、寫字的緣故,衣袖經常被磨破,他請人專門製作了一副袖套戴在衣服外面,這樣可以減少更換新衣的頻次和頻繁修補衣袖的次數了。

左宗棠遇上捐錢這類事,那是出奇地大方和豪爽,他通常都是一擲千金。光緒年間,我國北方地區遭遇了百年難遇的乾旱,當時以山西的災情最為嚴重。左宗棠得知後,一次就捐出了一萬兩銀子。

正是左宗棠有錢,他才可以率性而為。只是左宗棠在用錢方面很有原則,他對自己吃穿用度很“苛刻”,但對於國家大事卻很大方。

蘇軾作為仕官,曾被竊賊盯上。自以為聰明的竊賊以為,上官員家偷盜是一樁一本萬利的買賣,但他並不知道蘇軾並不儲蓄錢財。在蘇軾看來,俸入所得,就應隨手散盡。蘇軾對金錢是傲視的態度,有錢大家一起用,有錢用到無錢就可以停止,一邊得錢一邊散錢。

蘇軾每個月的工資,領了就花,到手就等於沒有。竊賊上門只得空手而歸,可竊賊並不死心,一次啥也撈不到,就去了第二次,依舊無功而返。蘇軾沒錢,並不是說他生活奢靡,他生活節儉,但散錢這件事上很有原則。

據史料記載,蘇軾在徐州任職時,黃河上游發生了決口,徐州城危在旦夕,而且人心不穩。就在此危急關頭,蘇軾坐鎮指揮抗洪,因而受到了朝廷的嘉獎。

蘇軾到杭州任職後,發現當地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便毫不猶豫地拿出朝廷嘉獎給自己的銀兩,並籌集資金,創辦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一 所公立醫院,拯救了不少杭州民眾的生命。

正是蘇軾平時工作努力,才能賺得更多錢,他才有資本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幫扶困難群體。像蘇軾這樣的金錢豁達者,才能有所作為。

李敖用來佐證自己觀點時,提到了司馬光。司馬光的確覺得金錢是有效用的,但司馬光在用錢這件事上崇尚節儉,豪華奢侈在他的家庭思想中是很不光彩的事,甚至是值得羞愧的事。

在司馬光看來錢財不用過多,夠用就好;衣服不用過度的華麗,能禦寒就好;食物不用過於昂貴,能夠果腹就好。司馬光特意撰寫了《溫公家範》、《訓儉示康》來警示子孫勤儉節約。

古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也就是說,祖輩創下的鉅額財富,如果兒孫因為可以躺著享受,就對金錢花費無所節制且不思進取,坐吃山空是分分鐘的事,無論有多少錢也不夠浪費的。

司馬光身居四品時,獲得了一大批的賞賜。司馬光看到周圍的人拿著賞賜揮金如土時,他並沒有隨波逐流、同流合汙。

司馬光面對財富反而憂心如焚,他提出了朝臣們應當將賞賜捐出的意見,但無人響應。司馬光還毅然將自己所得或是捐出充公,或是補貼親友。

司馬光愛錢有道,有錢讓他保持著獨立的人格,同時面對鉅額財富,他能正確處置,讓自己不淪為金錢的奴隸,不為金錢所惑。

金錢的確重要,它能讓人擺脫各種物質上的桎梏、讓人的慾望得到滿足、讓人的精神得以富足,讓人格獨立而自由……但金錢只是金錢而已,只是實現人各種目標、價值的工具,若是淪為你追錢的話,就本末倒置了。萬萬不能在金錢的支配下而人生墮落。

德國社會學家西美爾在一個世紀前就曾預言過,人是無法在金錢這座橋樑上詩意地生活。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性格為什麼決定命運?心理學家告訴你怎麼改變性格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