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作為一隻大象一樣的社會存在,因為存在而被視作“真實”的。這隻大象既不是一種推論,也不是一種表述,更不是某個創造者的主觀判斷。它是一種現象。而觀念則是對現象的某種判斷。
榮格說,如果某一觀念僅僅發生在單個個體身上,那麼該觀念就是主觀的;相反,如果該觀念為某個社會所共有,成為代表普遍一致觀念的公論民意(consensus gentium),那麼我們就認為它就是客觀的。
所謂客觀,不過是主觀的交集,其本質也是一種主觀。
然而,觀念只要存在,就具有心理意義上的真實性。
想象出來的事實也具有一種實在性,只是視野狹隘的人無法看到這一點而已。這些心理事實並不以物質的形式存在。認為事實只能是以物質的方式存在是一種近乎荒謬的偏見。
榮格說,事實上我們能夠直接認識到的唯一一種存在就是心理的存在。反之,我們也完全可以說,物質的存在方式僅僅是一種推論,因為我們所認識的事物,都只不過是我們的感官所覺知到的心理意象而已。
當我們忘記這一簡單卻基本的真理時,必然會犯大錯。即使某種觀念完全是出於想象,它也是真實存在的——
如果我們把某人想象成為全民公敵,並因此殺了他,那他死亡的原因就是由於人們純粹的想象。想象出來的境況確實是一種存在,它們就如同物質境況一樣,是真實的、有害的或是危險的。榮格說,心理的觀念比流行病或地震更加危險——
無論是中世紀的黑死病還是天花,這些流行病所奪取的生命都不及俄羅斯在1914年殺害的持不同觀點或政治理想的人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