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杜絕智慧,拋卻巧辯,民眾獲益百倍之多。杜絕仁慈,拋棄道義,民眾才能回覆到子孝親慈。杜絕機巧,拋棄私利,盜賊也就沒有了。以上智辯,仁義,巧利三者分別清楚,所以應定義解釋清楚,實際應呈現純真,保持質樸,減少私心,減少慾望,棄絕學習,能做到這些,就沒有憂患了。

我們的生活中往往有很多這樣的人。就是這樣,或者那樣的算計。鑽一些空子,在公司鑽公司的空子,在社會鑽社會的空子,在法律鑽法律的空子。這些都是小聰明。看上去特別聰明,其實沒有更大的方面著手。往往丟失的是重要的東西。你把心思用在這些,那麼就要在更大的方面丟失。也許有的人大的小的都算計的很清楚,但是往往這些人失去的更多。既然是聰明,那麼肯定是為一己私利,或者是自己的慾望。到頭來把自己也算計進去了。自古以來有很多這樣的典範和例子,這裡不一一列舉了。

減少私心也可以,減少慾望也可以。這裡有一個就是老子所說的絕學無憂,也就是說放棄學習。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讓我們不去學習了?其實所學習是我們在學習層面,把自己更加走向複雜化。對道越來越迷茫,不知所從,學一些表面浮華的東西,左右自己的思維及智慧,那麼我們所學的東西起到了反的作用。

那麼在學習上如何入手呢。就是以道的標準,減少私慾私心。保持質樸。在實際生活中把控自己。可以學習和看很多的書籍,只是做一個瞭解。但是心裡那個道,一直存在於心。其實到了那個境界,有的學習你覺得很是無聊。連看都不看一眼了。因為你達到了那個境界,本身就是一部充滿著智慧的書籍。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幸好,在2020年的最後幾天,遇見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