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民政部官方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當代社會離婚率達50.6%,訴訟離婚中74%是女方主動起訴要求離婚 ,平均離婚時間是婚後3年,離婚中80%以上的女性放棄了孩子。
未來婚姻的發展趨勢是,不嫁不娶,沒有彩禮也沒有嫁妝,所謂的“兩頭婚”,真正的以感情為基礎的男女平等的現代婚姻,男女雙方原生家庭根據各自的經濟條件給新組建的小家庭一定的金錢物質支援,小夫妻獨立居住,不會再跟任何一方的父母一起生活,小夫妻真正成為新家庭的主人,享受新家庭主人的權利,也承擔新家庭的責任和義務,不會被雙方原生家庭控制和干涉,各自對自己的父母承擔同等的贍養義務。
彩禮是封建社會包辦婚姻的產物,本意是男方象徵性地付給女方父母養育女兒成人的費用,是男方家庭代替女人一次性地付給了女方應承擔的給女方父母的養老費用,所以封建社會才會有女方是嫁入男方家,女方嫁人後就是男方家的人了,要求女性三從四德,女性地位極低,只有男方休妻,女人沒有主動離婚的權利,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生是男方家的人死是男方家的鬼,本質上有人口買賣的含義,是把女性當商品在兩個家庭之間買賣,是在物化女性。但是現代婚姻無論是法律規定還是婚姻的含義都完全不同於封建社會了,所以彩禮這種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包辦婚姻的產物是沒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
封建社會包辦婚姻中的彩禮對應的是嫁妝和女性在婚姻內的從屬地位(女性被要求遵從三從四德,沒有婚姻自主權,只能被休妻,不能主動要求離婚,等等),這種狀況是由封建社會的法律為保障,以封建國家政權的暴力機器強制執行。而現代社會的法律和婚姻觀念、女性權利都完全不一樣了,彩禮作為封建社會包辦婚姻的產物這種封建社會陋習自然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本該隨著反封建包辦婚姻爭取男女平等女性獨立的歷史潮流而被拋棄,但是由於中國近代歷史上在反封建包辦婚姻的時候側重於爭取女性的權利、廢除加在女性身上的桎梏,側重於聲討和廢除對女性不利的內容,而忽視了對女性在享受權利的同時要相應承擔的責任義務的教育,並保留了很多對女性有利但對男性不公平的內容,彩禮就是這種反封建陋習不徹底的結果。
在社會極速變化的時代,有些“嗅覺敏銳”“先知先覺”的人鑽了空子破壞了規則攫取了本不該屬於她的利益,代價就是其他遵守規則的人利益受損,就如彩禮,男方家庭願意忍痛給高額彩禮,是因為傳統觀念裡壓根沒有離婚的觀念,結了婚就是一輩子,所以傾家蕩產借債也咬牙認了,但是現實是女人離婚太容易了,男方家人財兩空,所以反應過來的男孩子們和他們的家長,不但不再願意給高額彩禮,甚至連彩禮都不願意給了,部分傳宗接代思想還比較濃厚的人則取實用主義態度,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必須懷孕後到了一定時間了(不好打胎了)或生下孩子後才會給彩禮結婚,否則寧可不結婚,也不願意冒人財兩空的風險。現在年輕女性出軌率高的離譜,離婚率超過了50%。以為娶回家就是一輩子,多花點錢也認了,結果很多家庭結婚沒幾年就離了,連個孩子都沒有,男方給的高額彩禮和結婚花費實際打了水漂,男方家錢和青春都沒有了,人財兩空,頂著個離婚男人的帽子年齡大了更難娶妻成家,導致現在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連頭婚都不願給彩禮了,或是要求懷上孩子再給彩禮結婚。
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上,誰都不會輕易讓步的,誰都會本能地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你的利益最大化了往往意味著是以對方利益讓步為代價的,你的風險最小化意味著對方的風險增大了,所以對手方是不會輕易讓你如願的。
部分精緻利己主義者出於既得利益的立場,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拼命維護彩禮這種封建陋 了借結婚獲得實際利益,加大男方的結婚成本以幫助自己取得婚姻中的優勢地位和主動權,另一大原因就是攀比心理,別人有的自己不能沒有,也不能比人家少,不能不如別人,實際上帶來的是婚姻的不平等不平衡,對婚姻的穩定和長久是不利的,現代社會具有平等獨立思想的人們主張對精緻利己主義者出於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而維護要彩禮的封建陋習會持鄙視、譴責、抵制和拒絕的態度。
如果男人不想在兩性關係中處於任人宰割的不平衡狀態,男人就不要單方面給女人花錢,也不要給女人錢,不要花太多時間精力在女人身上,男女雙方在付出與投入上要做到相當,本質上就是男女AA制,不佔人便宜,亦不吃人虧,所謂勢均力敵、門當戶對。
有兒子孫子外孫的人,作為長輩,教育男孩正確對待異性,讓他們明白現在是21世紀了大清早亡了,看待女性和處理男女關係要與時俱進,不能再大男子主義一廂情願自以為是地認為女人結婚了都會像過去舊時代那樣相夫教子從一而終,可以讓他們少走彎路少受損失受傷害,避免王寶強、蘇享茂的婚姻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