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婆婆對我不好,所以我就發誓,以後一定要對兒媳好。結果當我當了婆婆,她還是挑我一身毛病,因為現在年輕人自我、要求高,你咋做都達不到她們要求。——匿名網友
我們的很多男同胞,或多或少都因為家裡的兩個女人而頭疼過,一個是辛苦養大自己的母親,一個是把終身託付給我們的妻子。
婆媳之間的那點事兒可以說是一個“千古難題”,幾千年下來不僅沒有消退的跡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我們深知“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道理,知道婆媳之間的矛盾絕非一人之過,但我們很難弄清楚“女人為何為難女人”。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女性都曾想做一個“好媳婦”、“好婆婆”,奈何事情總是難以如願。
大多數時候,媳婦們都覺得自己做的已經夠好了,也在盡力履行自己做兒媳的職責和義務,可總是難讓婆婆滿意;
婆婆們呢,往往也都覺得自己已經是個最好的婆婆了,掏心掏肺地對待、要錢出錢、要理出力,就算是偶有逆耳之言,也都是擔心媳婦大手大腳過不好日子,也覺得是為了小兩口好的。
這裡面有很多都是從“兒媳婦”走過來成為婆婆的,覺得自己深諳婆媳相處之道,都曾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對兒媳好。
畢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
結果如何呢?一樣很難讓兒媳滿意,甚至落得個“惡婆婆”的名聲。
那麼,癥結何在?為何婆婆們自己的“好婆婆”標準總是得不到年輕媳婦們的認可呢?
其實我們真不用想那麼複雜,這一切的問題實際上都只因“好婆婆”的標準向來都不是婆婆們自己定義和標榜的,而是由媳婦們來衡量的。
有人說現在的媳婦們都受過高等教育,文化素養及思想觀念方面都有很大提高,等她們做了婆婆之後應該都能拎得清,婆媳矛盾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被搬到明面上來。
對於這個觀點,我不否認,但也並不十分看好,由媳婦晉升而來的婆婆們,都在會在成長中變得理智,所以以後的婆婆或許都是能拎得清的好婆婆,但以後的兒媳婦卻未必會如此!
因為未來“好婆婆”的標準也是由你兒子的未來丈母孃決定的。
我們都知道,婆媳矛盾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有存在,這年輕一代的媳婦們身處其中難以自處也是常態,她們都是愛孩子的,都希望孩子以後過得好。
鑑於自己有這種經歷,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到時候跟自己的丈夫一樣“不靠譜”,讓自己未來的兒媳婦也“遭罪”,更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到時候跟自己一樣在婆家“受欺負”。
所以,現在有兒子的家庭,都在盡力把兒子培養成一個有擔當、知冷暖的“好男人”模樣。
而現在有女兒的家庭,也都在盡力把女兒培養得不那麼“好欺負”、不那麼“能吃虧”,女兒的“維權意識”很早就被灌輸在腦海中。
這種有意識的培養自然是有利的,也是進步的,只是可能“苦了”未來的那些婆婆們和兒子們。
因為再往下一代的女孩兒們做了媳婦之後,更難“對付”啦!
因此,弄清楚下一代“好婆婆”的標準,對現在有兒子的媽媽們來說很有必要了,最起碼也要意識到,你現在的標準也不一定能讓未來兒媳婦滿意,你一樣可能做不了一個讓媳婦滿意的“好婆婆”。
那麼,新一代“好婆婆”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說白了,這還是要由你未來“丈母孃”說了算,畢竟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實在太深遠,丈母孃的育女方式決定了你能不能成為一個“好婆婆”。
其實,新的“好婆婆”標準也是媽媽們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經驗和教訓之總結,這個標準不僅是他們希望中自己婆婆的樣子,也是女兒未來婆婆的樣子:
1、媳婦不高興的事情,我絕對不幹,媳婦希望達成的事情,我絕對支援;
2、生活中以媳婦的意見為主,媳婦是新主人,什麼都聽媳婦的,你們的生活我也絕不干預;
3、我不需要兒子兒媳給我養老,但媳婦脫離原生家庭,不能不管自己的爹孃,孝敬孃家人是應該的;
4、兒子兒媳需要幫助的時候,我義無反顧,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5、我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會拖累你們,晚年動不了了我自己去養老院,不用你們伺候,你們過得好是我最大的心願!
細細想來,如果婆婆們都能做到這些,好像還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了。
Ps:此文並非一味吐槽,我們誰都無權叫他人做人做事,只是現在的父母為孩子“服務得”過於周到了,親眼所見的很多有女兒的媽媽們也確實是在極力將女兒培養得強勢一些,僅僅為了女兒成家以後不至於像自己一樣被婆婆“欺負”。
我不否認這對孩子會有一些好處,畢竟算是“防患於未然”嘛!但弊端也很多,而且很可能得不償失。
好的婚姻都是由夫妻雙方共同努力經營出來的,有兒子的媽媽們都在盡力培養出一個“靠譜”的未來丈夫,有女兒的媽媽們卻在培養一個能“駕馭”丈夫和婆婆哦的妻子,只能說這個方向不太對,也解決不了本質上的問題。
做父母的,為了孩子將來能生活幸福,還是先要以身作則,在孩子的婚姻觀、價值觀上下功夫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