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站在一種“道德”的高度或者世俗的概念來勸導別人的。
人面對困惑或者心理痛苦的時候是需要宣洩,找個人來訴說,除非你傾訴的物件是跟你特別要好,特別鐵,跟你處在同一頻率的朋友或者親人,否則你的傾訴是無用功,用處不大。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心理醫生,人與人之間思維有差異和思考上的偏見。所謂思考偏見,是指每個人的閱歷和對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而每個人面臨的問題,別人的建議只是參考,不否認有些意見有先見之明或者積極作用,而更多情況下,只能撓一下癢。也就是說,傾訴要找對人,心理醫生?或者有主見的人,至少從心底信任的人。
當然不是否認傾訴的益處,也不是說一定要爛在肚子裡,而是要選對物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看法,或許能提出好的建議,讓你豁然開朗,把困境理清楚。
然而真正經歷或者熬過這個困難的只有你自己,就像通往偉大的成功的路上只有你自己,孤獨才是常態。決定成敗的是你自己賣出的路子,沒有人替你承擔失敗或者成功。
不要去抱怨,你的傾訴有時候會被認為是一種抱怨。而你只是疏解一下內心的苦悶,而旁人往往站在一個比你高的位置教導你,實際你們是同一層次的位置,往往以他的處境和狀況來勸到你,比你高層次的才會給你力量。也就是說比你優秀的人的思考會更積極。而給你相差無幾的人,因為他沒有感同身受,也沒有經歷過比你好的狀況。
不同頻率的,也給不到你好的建議,你的傾訴會顯得無用。咬牙堅持就好,爛在肚子裡,把苦嚥下去,沒什麼不好,你可以撐住。你忍住了所有悲傷,你會越加強大。自我消化痛苦,也沒有不好。你傾訴多了,你自己也會麻木。要學會承擔自己生活的不順,不去抱怨。
給自己強烈的心理暗示,也不算什麼。沒有必要拿出來給這個講,給那個講。你要做的是,努力讓自己強大,去征服面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