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寫了《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腦癱詩人餘秀華在詩中寫道,“那些假象你還是不知道的好啊,需要多少人間灰塵才能掩蓋住一個女子。”
這字裡行間都是在控訴自己那段悲劇的婚姻以及對婚姻裡無奈的自我哭訴。餘秀華曾經明確地表示過,她渴望愛情,但是卻恐懼婚姻。
在餘秀華的詩歌裡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她帶著些許哀怨的婚姻觀,她渴望被珍惜被心疼,但卻始終和丈夫沒有共同話題,也得不到這個老實男人的理解。
餘秀華雖然上學只上到了高中,但是她卻憑藉著對文學的喜愛,堅持寫詩,也開始在論壇上寫詩。
後來因為這一首《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她火了。
她坦誠自己有獨立的能力的時候,她最想做的事就是離婚,她的婚姻從始至終對她就一副徒有其名的軀殼。
餘秀華19歲那年,她的父母自作主張給她招了一個比她大13歲的上門女婿尹世平。
她和尹世平沒話可說,尹世平也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了才回家一趟。
尹世平不瞭解餘秀華,餘秀華也不惦記尹世平,他們就像被硬生生捆綁在一起的陌生人。
在餘秀華的紀錄片當中,尹世平的朋友開玩笑地模仿餘秀華走路不協調的滑稽模樣,根本不理解餘秀華作為一個殘疾人的不易和苦難,只覺得可笑。
尹世平非但沒有維護餘秀華,而且跟隨著人群鬨笑,甚至對朋友那句,“女人是豬,哄哄就好了。”表示贊同。
可想而知,餘秀華在這段沒有任何感情基礎更談不上愛情的婚姻裡承受的是怎樣的孤獨和寂寥心境了。
婚姻最堅實的基礎是親密關係裡的夫妻站在平等地角度上交流,並且互相熟悉瞭解,而餘秀華在婚姻中所感知到的平等卻寥寥無幾。
餘秀華的“無愛”婚姻,用殘酷的婚姻真相給了已婚女人們一個警告,已婚女人的出路只有一條——擺脫。
愛是婚姻的地基,沒有愛的婚姻形同虛設餘秀華提到過和尹世平剛結婚時候的一件事。那時候尹世平喝醉了酒,走在前面,餘秀華顫顫巍巍地拖著殘疾的身體去追他,結果不小心摔倒了,尹世平不但沒有去扶她,反而哈哈大笑。
餘秀華喜歡寫詩,尹世平就從不理解,甚至還有些鄙夷。
女人選擇和什麼樣的人結婚就意味著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和不相愛的人結婚,你就只能獨自忍受委屈和苦難,他不會心疼你撫慰你,也從曾想過走進你的內心去看看。
而和愛你的人結婚,那麼蒼白的生活也能充滿色彩和生機。為了孩子勉強維持的婚姻,為了不孤獨一人而將就的婚姻都無法讓你體會到婚姻的真諦。
《無問西東》裡的許伯常和劉淑芬就過這種沒有任何愛意的類似於“慢性凌遲”的婚姻。
許伯常把兩個人的東西分得明明白白,兩人就像兩條永遠不會交匯的平行線。
優質的婚姻是兩個人彼此獨立的人也同樣親密無間,而不是在冷漠乏味的婚姻裡消磨時光。
婚姻不應該是束縛人生的枷鎖,學會擺脫失敗的感情接受採訪的時候,餘秀華說過,“這一輩子,我從來沒有什麼夢想,也對生活沒有指望。如果一定要說出一個,那就是離婚。這幾年的幸運和榮光,最好的事情就是離婚。”
餘秀華也曾感嘆自己身體的缺陷無法讓一個正常的俗世男人愛上自己,因此自己的愛情幻想只能是一個憧憬。
但是即便如此,她仍然不想將就在這樣一段完全沒有共同語言的無趣婚姻裡。
當餘秀華和尹世平提出離婚的時候,尹世平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還說出自己做上門女婿的委屈,言語間似乎婚姻裡的所有不順都是餘秀華帶來的。
而餘秀華態度卻十分堅硬,她下定決心要逃離這段形同虛設的婚姻。終於在好友的勸說之下,尹世平同意了離婚,但是要求一筆錢和一棟房子,餘秀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那時候的她雖然成名但也並不是很有錢,但是寧願搭上全部的稿費也要離婚。
離婚後,她笑著說,“離婚就像是心裡的一座大山搬走了。”
女人如果陷入一段沒有愛的虛偽婚姻中,將就和妥協永遠也換不回你的幸福生活,只有勇敢地及時止損,你才有可能迎來新的春天。
求愛不如求生,已婚女人的安全感靠自己創造餘秀華能夠成為一個傳奇的根本原因是她即使身有殘疾,但是精神世界卻十分豐富。
這些都得益於她平時的閱讀和寫作,她感受到命運對自己的不公,婚姻裡也感受不到愛和心疼,因此她透過詩歌尋找生命的意義和力量。
對餘秀華來說,寫詩不僅是一種心靈的慰藉,也是給自己創造安全感的一種方式。已婚女人在婚姻中不要把婚姻的位置看得太重要了,婚姻需要經營,但是實現婚姻美滿的首要任務還是發展自己。
女人的獨立和強大是最可靠的話語權,即使是身體殘疾的餘秀華也用實力為自己開創了一片可以自由選擇的天地。
如果餘秀華不寫詩出名,那麼她將永遠也沒有能力擺脫婚姻的困境,因此聰明的女人都懂得用自己的獨立給自己贏得底氣。
總之,婚姻不是一成不變的,婚姻的保鮮需要不斷地經營。傻女人才會依賴婚姻來獲得幸福生活,清醒的女人都把掌握命運的權利緊握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