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上週一個朋友找我訴苦,原因是她在公司做了一個專案報告,結果被領導和同事否定了。

電話裡的她超級喪,說了一大通,列舉了自己進公司一年來所有失敗的記錄……

大概說了四五條失敗記錄之後,她下了一個結論:

“我真的太差了,幹啥都不行,廢人一個。我根本就不適合這個工作。”

聽到這些話,我本能的反應就是鼓勵她,說她在我眼裡是那麼優秀,根本不是她說的這麼差。

“你之前那個專案不就得到了大大的認可嘛,你做事一向這麼認真負責任,真的很棒的。”

結果她說:“好吧,我就當你是安慰我。但事實就是我真的很失敗。”

……

空氣突然安靜,輪到我開始沮喪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時刻?就是對方的 “自我否定式” 訴苦,讓你感覺到了無力,你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該說什麼?

實際上我的那番鼓勵並不違心,在我看來她就是這麼優秀,清華畢業、履歷那麼漂亮,工作又那麼有熱情……

但是對於一個決心自我否定的人來說,此時的鼓勵再真誠,也只是 “無效安慰”。

畢竟她已經羅列了一堆證據來支援她的結論。

話說回來,生活中誰又沒說過幾句自否的話呢?

“我真的太差了,沒公司會要我。”“我就是個學渣。”“像我這麼醜的人,誰會看上我?”

當你陷入一系列的沮喪中時,你的自我否定是想要表達什麼,又想要得到什麼安慰?

01

面對 “自我否定”,

為什麼別人的鼓勵沒用?

作為一個學心理學的人,“安慰別人時,講道理沒用” 的道理還是懂的。

但是回想我跟這位朋友的溝透過程,我以為 “鼓勵” 並不是講道理,是一種包容和接納。

那為什麼她聽不進去我的鼓勵呢?

查了一下資料,看到了心理學家 Gottman 曾提出兩個安慰的概念:[2]

1. 情緒迴避2. 情緒引導

這兩個概念其實起源於家庭教育的研究,研究者發現,同樣是面對情緒崩潰的熊孩子,父母們的做法截然不同。

有一些父母一碰到孩子大聲哭鬧、發脾氣時,會心煩不已,他們把這些情緒看為一種需要克服、渡過,但不能停留的東西,因此會想辦法迴避這些情緒。

溫柔的做法就是立馬用玩具轉移孩子注意力、或者抱起來不耐煩地重複 “乖別哭了” ;嚴厲點可能就是大聲呵斥孩子、甚至懲罰,希望這些情緒儘快停止。

這種策略便是情緒迴避。

而另外一些父母,會把這些情緒當作一個促進親密接觸、或者教導的機會,由此進行情緒引導。

他們會反覆確認孩子的感受、試圖去理解這些看起來無厘頭的情緒;並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慢慢引導孩子去調整情緒。

Gottman 透過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情緒引導是一種更加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透過這種方式被安慰的孩子們,通常有較安全的依戀模式、更穩定的情緒、甚至更成熟的社交。

這些理論慢慢發展,開始延伸到成年人的情緒管理中,尤其是心理諮詢或者一些服務行業。

當然我們並不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做不到每天用專業的態度去解決身邊朋友的問題,那就太累了。

但是這卻對我們有一些啟發,讓我們知道為什麼有時候安慰沒用。

想想這樣一個對話:

“我太糟糕了,太失敗了,不知道自己能幹嘛。”“沒有呀,你哪裡失敗了,你很優秀呀,你看你的學歷……”

這時候你的肯定和誇獎,其實是在否認他當下的情緒,並試圖轉移或者替換這些情緒,好像在表達 “你不能覺得自己不行,你一定要自信。”

我們以為幾句鼓勵可以帶來自信,但是實際上卻作用不大。

因為自卑的情緒、自憐的情緒是很正常的,它並沒有那麼可怕。

而情緒引導應該怎麼做呢?

有幾個小技巧:

1.你可以適當自我暴露,他聊他有多失敗,你也可以聊聊自己的失敗經歷,但是別比慘;

擁抱這些 “否定情緒”,本身就是一種引導。

02

拿什麼拯救你的自我否定?

好了,說完了怎麼安慰,還是得來說點實際的。

畢竟別人的情緒的安撫是第一步,後面還是要靠自己來調整情緒。

這時候就需要來了解一下,情緒是怎麼產生的?

目前,心理學家們普遍認可的情緒產生途徑有兩種:

1.你的理解決定了情緒:

大腦皮層經過對事件的思考,產生了對環境或自己的評價,這種評價經過下丘腦、透過杏仁核產生了情緒體驗;

2.生理反應決定了情緒:

沒有經過大腦皮層的加工,環境直接透過下丘腦影響了自主神經,從而影響內分泌系統,產生情緒體驗。

一般來說,第二種途徑只有在經歷重大創傷才會遇見,比如地震、親人去世等這種。

而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情緒,還是透過第一種途徑產生的。也就是你對一件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斷之後,才會出現情緒。

當然,你還可以透過迴避某一些環境,來避免情緒的產生,比如你知道見到某個人就會讓你不開心,那麼你就別去見了,這就是一種環境選擇;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選擇環境,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只能透過改變自己的認知,才能調整情緒。

自我否定就是一種情緒的結果,在遭遇失敗之後,你感覺到異常失落、痛苦、絕望,覺得所有糟糕的結果全是自己導致的,於是用自我否定來宣洩情緒。

注意,這時候 “自我歸因” 其實是自我否定的一個認知前提,你只有覺得 “是自己導致了所有的失敗”,才會感到自己一無是處。

從長遠來看,一個人要慢慢減少自我否定的情緒反應,可以透過改變 “歸因方式” 來解決,比如你這次的專案遭到了領導的否定,你可能的歸因方式有:

1. 領導們不懂,沒有看到你專案的亮點;2. 時間太倉促,你沒有充分的時間準確報告,因此表達不夠清晰;3. 這個專案本身就很難,客觀條件就很侷限,並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4. 合作的同事們拉了後腿;5. ……

換一個歸因方式,可能自我否定就不至於這麼來勢洶洶了。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認知的調整,並不是你情緒爆發的當下能解決的,畢竟當時你在絕望當中,情緒已經完全控制了你,你想改變歸因方式也很難。

尋求朋友的幫助,向他人傾訴可以是第一步,但是當情緒被安撫之後,一個人冷靜下來時,可以試著換一種方式思考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才是長久之計。

03

你相信嗎?

“自我否定”可能真是一種特長

說到歸因,有些人看到我上面列的那幾條,就會有一種 “甩鍋” 的警覺。

於是質問我:“你這不是教人推卸責任嘛!”

說到情緒管理,我們不得不承認甩鍋是個好方法;但是說到自我否定這件事,它還真的是一種特長。

有心理學家發現,自我否定其實是 “自省” 的一種表現,這樣的人遇到事情會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把責任推給別人;他們 “一日三省吾身”,總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努力改進。

更有趣的是,有研究發現,一個擅長自省的人,往往很善於共情。面對別人的負面情緒,他們比別人更能理解對方,更懂得如何安慰。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自省都是好事,心理學家Joireman 將自省分為兩種:一種是反芻(self-rumination),一種是反思(self - reflection)。

舉個例子:

今天你去辦公室,感覺到周圍的同事好像在竊竊私語,你不太明白是怎麼回事; 平常見到同事小 A,他都會大老遠就熱情打招呼,今天他卻有點冷漠,說了一聲 “早” 就過去了。

你這時候開始坐立不安、思緒不寧,越想越覺得同事們對自己有意見、排擠自己。

然後你就悶悶不樂,一天都沒心情幹活;中午吃飯時間到了,你不敢跟他們一起吃,只好默默自己點外賣。

這就叫做反芻。

而反思則是:你感覺不對勁,回想了一下這幾天的工作流程,想想是否有一些讓同事誤會的地方;

然後你私底下主動問了小 A,問他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怎麼今天冷冷的,他告訴了你真實的答案……

研究發現,反芻跟人格中的神經質有關;而反思則跟開放性有關。

反芻會讓你陷入無厘頭的負面情緒裡,擾亂生活、降低效率;

而反思會讓你更加開放地去思考問題,總結經驗,並且取得突破。

所以,如果你經常自我否定,那說明你凡事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這並不一定是件壞事。讓自己多一些反思、少一些反芻,你會發現自己有別人沒有的優勢。

你情感細膩、懂得共情;

你自律勤奮,成長飛快。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50條高情商社交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