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海子詩集中有一段話,讓無數人為之著迷。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是啊,多少人都有這樣的夢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追求詩和遠方的魅力,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可是現實永遠都是冷冷的給我們一個巴掌的,每天睜開眼就得想這個月房貸車貸還了沒有,銀行存款還有多少,這個月績效考核能不能完成等等。

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二代”,只能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在這個城市立穩健跟,給自己的父母子女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可是人總是要目標的,目標飄忽不定或者非常不切合實際也不行,人會陷入困頓之中。並不是每個人的小目標都是“先賺它一個億”。

偶然翻看問答,發現有個問題非常火。很多人想知道自己究竟努力到什麼階段,存夠了多少錢,才能達到自己目前的生存條件?大部分人目前覺得,在沒有負債的前提下,月收入6000元差不多足夠用了。

那麼,我們現在就來扒一扒,究竟在銀行存到了多少錢,才能實現這個“肉眼可見”的小目標。

銀行就是一個金融超市,裡面是有很多種產品的,但是有一些產品風險非常高,本金都有不確定性,對於想安定下來,每個月有6000元利息的朋友肯定不適用。

因此,拋開那些高風險、本金可能虧損的產品不說,我們只能聊一聊穩健型的產品。

第一,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毋庸置疑,銀行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再安全不過的產品了,尤其是現在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就算銀行倒閉了,50萬元以內也都能賠付,保險保費還不需要客戶自費支付。

活期存款目前的利率是0.3%,也就是一萬元一年的利息是30元。若是要完成月利息6000元的目標,一年收入也就是72000元來計算,需要存2400萬元才能滿足。

活期存款最大的優勢在於靈活性非常高,可以應對任何突發情況。

定期存款最大的優勢在於利率相對較高,但是劣勢也同樣存在,如果臨時支取,只能算做活期利息。

兩相一對比,可以看到活期存款想要完成這個目標,實在是難上加難,而定期存款相對來說就要容易了許多。

第二:國債和貨幣型基金。

和銀行打過交道的朋友們,肯定聽說過國債了,國債作為權力機關發行的債券,一直深受老百姓們的喜愛,基本上每個月發行一次,一般分為三年和五年兩個品種。

國債安全級別也很高,國家背書保本保息,以三年期的國債為例,年利率為3.8%,一萬元一年的利息為380元,不過必須存滿三年,否則除了沒有利息可能還要承擔違約金。

若是要完成月利息6000元的目標,需要存190萬元才能滿足。

有過一定投資經驗的朋友,都知道貨幣基金這個產品。貨幣基金在兼顧靈活性的前提下,還能獲得相應比較高的浮動收益,受到了很多客戶尤其是年輕客戶的熱衷。

貨幣基金本金損失機率極低,除非是出現信用風險或者不可預料風險,不過它的收益並不穩定,每天隨著淨值波動。我們以一隻老牌勁旅的貨幣基金為例,平均年化收益率都可以達到3%左右,一萬元一年的利息為300元。

若是要完成月利息6000元的目標,需要存240萬元才能滿足。

可以看出,國債和貨幣基金也是各有利弊,優劣互補。

第三:銀行理財產品。

不得不說,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越來越親民化了,門檻也越來越低了。當購買起點金額降低至一萬元的時候,差異化定價也就存在了。

我隨手翻閱了幾個銀行的手機銀行APP,在理財產品中選擇中低風險,也就是穩健型的理財產品,可以看到收益率一般是隨著理財期限遞增的。

同樣為了便於比較,我們選擇半年期和一年期的理財產品,半年期年化收益率在3.5%左右,一年期在4%左右,一萬元一年的利息分別為350元和400元。

若是要完成月利息6000元的目標,分別需要存206萬和180萬元才能滿足。

而理財產品最大的劣勢在於,產品在未到期之前,無論如何也拿不出來,如果遇上急用錢,只能臨時找朋友週轉,或者以理財質押在銀行貸款來解決。

所以以理財產品來計算,更重要的是考慮流動性風險。

綜上所述的幾種方式,是目前本金安全性比較高的理財,可以看到即使是採用銀行固收類理財產品,要完成自己的小目標也需要180萬。

可如今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房奴”、“車奴”,每個月“月光、“月欠”,有存款的尚且不多,更別說能有180萬的存款了。擺在咱們面前的實際情況,就是趕緊還清貸款,再好好賺點錢養老婆孩子吧。

那麼,如果你現在無債一身輕,還有200萬存款,會選擇辭職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嗎?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摧毀一段友誼最好的辦法就是借錢!你們看看我這奇葩無語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