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在大自然中,不管是何種生物,它們都會有感恩的行為。而對於人來說,懂得感恩,懂得回饋施恩之人,更是人必要之所為。
而人處於天地之中,其他的事兒能忘記,但是,有一件事卻是不能忘記的,那就是贍養父母,對父母盡孝這件事,我們永遠都要牢記在心上。
因為“孝”,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有孝心的人,他才能夠做到無愧於天地,無愧於良心,無愧於父母。
身為孩子,在他們看來,父母養育自己多年,就該在父母老去的時候擔起為父母“養老”的責任,盡好為人子女的義務。
而身為父母,在他們看來,自己養育孩子多年,孩子就該無條件地養活自己,哪管是自己要求什麼,孩子都要為自己實現。
當我們縱觀這兩種想法時,我們能夠發現,其實不管是孩子也好,父母也罷,他們都有濃重的“孝文化”思想在裡頭。但是,有一點卻是要值得思考的,那就是孩子是否要“無條件”養活父母,滿足父母的各種需求呢?
曾先生是家中的獨子,今年已經快40歲了。可快要人到中年的曾先生,卻絲毫過得不自在,而是深感痛苦,忐忑不安。而他痛苦的源頭,正是他的“父親”。
這件事要從好幾年前說起。
曾先生的父親曾大伯,在六十歲那年,便因為一些意外,直接在崗位上病倒了。從此,他也就提前退休,在家中靜養。
其實,靜養了好幾個月之後,曾大伯已然沒有任何的大礙了,甚至能夠下床走動,和老伴朋友到處去旅遊了。
可是,曾大伯卻對還在事業低谷期的曾先生說,讓他來幫自己養老,費用全都要曾先生來出,而自己的養老金卻不能動。
曾先生夫妻聽到這番話之後,便問曾大伯,為何要這麼要求呢?
曾大伯說:“你看我們鄰居家的大陳,我從小就看著你和他一起長大。可是,到如今,別人已經是大老闆了,能扛起整個家的責任了,而你呢,你不該無條件養父母嗎?”
聽到這番話後,曾先生夫婦直接就被嚇到了。而兒媳婦直接找到在廚房做菜的婆婆,說了這件事,而婆婆卻說,自己支援老伴的說法。
如此,曾先生便直接扛起整個家庭的責任,父母的吃穿用度,全都由自己出錢。慢慢地,曾先生夫婦和他們倆孩子,基本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有一天,曾先生受不了了,便跟父母說,自己一家四口也要吃飯,如果再“無條件”養老,自己真的頂不住了。希望父母能拿一些養老金出來,在某些方面自己照顧自己。
出人意料的是,曾父曾母拒絕了。他們的觀點很簡單,我養了你二十年,你就該無條件養活父母,所以拒絕拿出養老金。
把兒女逼上絕路的,是糊塗的父母作為家中的獨子,曾先生感慨,不是自己不想全額負責起父母的吃穿用度,而是自己一家四口也過得艱難,為何父母就不能體諒自己呢?
其實,曾先生也有他不容易的地方。不是孩子不努力,不是孩子不孝順,而是在現實面前,連自己的小家都養不活,又何談完全為父母盡責呢?
在曾先生的父母看來,自己把孩子撫養成人了,孩子就該完全負責起父母的吃穿用度,完全滿足父母的需求。
可這樣的想法,真正是正確的嗎?
什麼是“完全負責”?就是父母啥都不出,那些生活費用,醫療費用,全部由孩子來出。而父母那一方,只需要完全享福就好。
能實現如此想法的人,應該不是普通人了,而是千萬富翁了。
在這個社會里面,就拿一個四十歲的中年人來說,他們有孩子要養活,有夫妻雙方的日子要過,有日常的花銷要負責,有工作的壓力要承擔......
當無數的壓力大山向人壓過來的時候,又有誰能完全承受得了呢?所以說,父母,就該在一定的程度上體諒孩子的不易,為他們著想。
就像上文的曾父曾母,他們有房子,有養老金,有退休的補貼,資產和收入加起來比曾先生的還多,為何非要讓他承擔起全部責任,而自己一分錢都不出呢?
有人會認為,曾先生不是獨子嗎?這些錢未來都是他的,為何還要訴苦呢?
其實,有很多的孩子都不會覬覦父母的資產,他們只想自給自足,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夠了。該承擔的責任便承擔,而不該承擔的責任,便不想盲目去承擔。
身為孩子,理應要贍養父母,這是人必要之事。可是,父母也應該在某些方面自己照顧自己才對,而不是將所有的事兒都推到孩子的身上。
慢慢地,我們才明白,這個社會上為何會出現那麼多“家庭矛盾”呢?其實,這都是雙方不懂體諒而滋生出來的禍事。
只希望在未來的生活中,父母能體諒孩子,孩子也該體諒父母。只有雙方能互相諒解,互相寬容,親情才能維繫下去,家庭才能少點矛盾,多點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