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當天生的愛好發展成為一個強烈的願望時,一個人會以驚人的速度向著他的目標大跨步地奔去。

----尼古拉·特斯拉

這是個競爭越來越劇烈的時代,一不留心你就可能被競爭對手超過去,因此我們就要提高做事的效率,創新發展。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前提。

01

在美國內華達州麥迪遜中學2001年的入學考試中,有這樣一道題: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辦公桌上有5只帶鎖並貼有標籤的抽屜,它們分別是財富、興趣、幸福、榮譽、成功。

可是蓋茨一直只隨身攜帶其中的一把鑰匙,其他的鑰匙都鎖在抽屜中,那麼請問,其中哪一把鑰匙是蓋茨隨身攜帶的?剩下的4把鑰匙鎖在哪一隻或哪幾只抽屜裡?

一位剛移民到美國的學生正好趕上這場考試,當他看到這個題目後,感到不知所措了,因為他實在弄不清楚這道題到底是一道英文題還是一道數學題。等到考試結束後,他去問他的擔保人,也就是該校的一名理事。

擔保人對他說,那是一道智慧測試題,書本上沒有這樣的內容,也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作答,老師有權按照他自己的觀點評判分數。

據說有一位聰明的同學登上了美國麥迪遜中學的網頁,他在該網頁上發現了比爾·蓋茨給該校的回函。函件上寫著這麼一句話:在你最感興趣的事物上,隱藏著你人生幸福和成功的秘密。我們不妨換句話來說,那就是:興趣,是你一切成就的老師。

美國的一些心理學家所做的一項歸納研究,也驗證了比爾·蓋茨的這一觀點。他們找了20個剛大學畢業並決定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人;另外也找了同樣學歷和年齡,決定先投身熱門行業,等賺到錢後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20個人。

20年後,在兩個對照組中發現,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20個人中,有18個成為了百萬富翁,而後者只有一個成為百萬富翁。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追求著成功、幸福、榮譽和財富,當你必須做出唯一選擇的時候,你會發覺,自己的興趣往往比名利、地位更重要。

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學會閱讀在很晚的時候才會,班裡的成績更不用說了,從沒進過前10名,作業也是寫的很潦草,同學們都嘲笑他,說他永遠不能成材,老師也覺得他"無藥可救"了,但20多年後,這個曾經被大家看不起的小男孩子成了物理界的一位大師級人物。

是什麼原因造就了他的成功呢?一切源於興趣的培養。

小霍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萬事萬物如何執行感興趣起來,十三四歲時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的感興趣,中學物理學淺顯而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從而,興趣的使然,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最終獲得了三個重要貢獻:

第一個理論貢獻,是和英國數學家彭羅斯共同提出的"奇點定理";

第二個貢獻,就是提出了"無邊界宇宙模型";

第三個重要的學術貢獻,便是"黑洞輻射",也被稱為"霍金輻射"。

談到智力,就會想起愛因斯坦。他是我們公認的超高智商的物理家。他的一生為物理學做出了驚人的貢獻。

他提出的光量子理論,促使人們發明創造了電視和現代的螢幕裝置(智慧手機、電腦、膝上型電腦)。此外,他還提出了E=mc²、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等影響人類幾個世紀的宏大理論。

相信除了物理學專業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會歎服於愛因斯坦的智力和成就。據說愛因斯坦的智商高達146,我們常人高智商得分也就平均120。也有人說愛因斯坦的大腦開發到了12%,而我們普通人的大腦僅開發到8%左右。

有人擅長邏輯思維,有人習慣音樂,有人善於人際交往,這些都是能力,這些都是智商。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遨遊,你可以比愛因斯坦更"聰明"。

02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 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他遠遠超過責任感。"學習也是如此,只有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恆地去追求學習的最高境界,教育心理學指出,興趣對於人的學習、工作等一切活動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它可以成為學習與工作的巨大動力,又可激發一個人的創造性才能。

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華人丁肇中說:"興趣比天才重要。"北京師範大學顧明遠教授說:"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可見興趣對一個人成長與成才的重要性。

一位著名作家曾這樣說過:"成功的奧秘沒有別的,不過是從事自己所愛的工作罷了。不論做什麼,都要做得出類拔萃,別讓名利矇蔽了你對理想的追尋。"

一個人如果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事業的目標,他的主動性就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而且,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會發現,幾乎所有成功者的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一那就是,他們都是在自己熟悉並擅長的領域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換言之,一個人如果能夠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中做自己最喜歡的工作,那麼他成功的機率將會大大提高。

有統計顯示,僅有30%左右的人由於他們能清楚認識自己,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中發展,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他們把自己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出來。

他們也理所當然地獲得了應有的成績;與此恰恰相反,有70%左右的人由於對自己沒有徹底的認識,不知道自己的特長在哪裡,總是被動地在自己不擅長的行業中做著不一定擅長的事,這些人當然也就很難發揮自己的潛力,很難成就大事。

從小,祖沖之的小腦袋裡就充滿了各種奇思妙想,對於天地之間的秘密非常感興趣。有一天,祖父帶祖沖之去拜訪一個精通天文的官員何承天。何承天很喜歡聰明伶俐的祖沖之,就問祖沖之:"研究天文不但很辛苦,而且既不能靠它升官,也不能靠它發財,你為什麼還要鑽研它呢?"

祖沖之挺著小胸脯說:"我不求升官司發財,只想弄清天地的秘密。"打那以後,祖沖之經常去找何承天研究天文曆法和數學,還研究各種機械造等,透過刻苦的鑽研和豐富的實踐,祖沖之終於成為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的父親李言屢試不第。於是將仕進的希望寄託在李時珍的身上,而李時珍對八股文不感興趣,對醫學特別酷愛。可是在"父權"時代,兒子只好從命,攻讀八股文,結果三次科考不中。後來李時珍說服父親同意他棄文從醫,終成大醫學家。

所以,人一定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只有做自己最感興趣的工作,才能充分激發自身內在的潛力,前途也必然是一片光明。惟有這樣在天賦受到重視、能力得到發揮、意志不斷被磨鍊的情況下,你才可能達到卓越的境界。

03

前幾天我收到一位家長的提問,我覺得很具有代表性:

"我的小孩,12歲,剛剛讀初一,她不愛學習,就是愛玩遊戲,每天都拿著我老公的ipad玩遊戲。我每天都需要威脅她才寫作業,沒有一天是主動地寫作業的。她的成績在班上居中,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在想是不是哪天不理她,讓她在學校裡受到老師的批評後看會怎樣。你覺得這樣可以嗎?我該怎樣培養孩子讓她愛上學習?我真的感覺好迷茫,心裡好累!"

我記得我看過的一本書裡說,在中國7-14歲的孩子的家長是最焦慮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上小學了。對孩子來說,在這個階段是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及是否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對孩子以後的學習至關重要。

我想,這位媽媽的焦慮代表了很多家長的焦慮。對很多家長來說,如果孩子能愛上學習並自動自發地學習,那對家長來說就是一個夢寐以求的夢想了。

孩子如果對學習活動感興趣,學習就主動,學習效果也好。反之,學習就被動,而且效果也差。

一位母親帶著自己五歲的孩子去拜訪一位著名的化學家,想了解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化學家沒有跟他們講述自己的奮鬥經歷和成才經驗,他把他們帶到了實驗室。

第一次到實驗室的孩子很興奮,他好奇地看著林林總總的瓶子和裝在裡邊的五顏六色的溶液,看看化學家,看看母親,過了一會兒終於試探性地將手伸向盛有黃色溶液的瓶子。這時,他的背後傳來了一聲急切的斷喝,母親快步走到孩子旁邊,孩子嚇得趕忙縮回了手。

母親疑惑地望了望化學家。化學家漫不經心地將自己的手放入溶液裡,笑著說:"其實這不過是一杯染過色的水而已。你的一聲呵斥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個天才。"

興趣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需要靠後天培養的。

與生俱來的是天賦,並不是興趣,只有把天賦變成興趣,才不會造成興趣喪失,進而技能天賦喪失。

郎朗說道:"興趣是練出來的,你練都沒練怎麼知道沒有興趣?"

有一次郎朗在廣州演出,行程當天的對話環節,有小朋友問:"我彈一個半小時就會瘋掉,你怎麼彈八九個小時都不煩呢,怎樣維持自己的興趣呢?"

郎朗問她你這一個半小時彈什麼,得知她彈四首曲子時,郎朗表示:"如果只彈音階我可以理解你的煩躁。但是我小時候彈一個半小時手還沒有練熱呢。多練習就有興趣了。"

朗朗的父親郎國任在《我和朗朗30年》中講述了兒子練琴的艱辛。2歲開始學琴,每天練習至少8個小時。

可對此,郎朗卻很淡定:

"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是天賦並不意味著你會透過更少的努力獲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一步來的,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

最怕你在最好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可能要用後半生的歲月來彌補。

對於學習這樣的事情,父母不要一味的壓迫,不妨試著慢慢去培養那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比說教管用多了!

記得TED上一個很火的演講,是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的一個心理學教授,她們的研究小組對數以千計的美國高中生進行了調研,並跟隨西點軍校、全國拼字比賽冠軍、國內一流大學學生等進行觀察和分析,發現最關鍵的成功秘訣,既不是高智商,也不是高情商,當然也不是興趣,答案竟然是"Grit 毅力"。

"向著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即使歷經失敗,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這種品質就叫做毅力"。顯然當興趣帶來的激情退去,毅力會帶著我們戰勝倦怠、困苦而最終走到終點。

04

在廣袤的草原上,一隻羚羊憂心忡忡地問老羚羊:“這裡一望無際,沒遮沒擋的,我們又沒有鋒利的牙齒,難道不會成為獅子,老虎的食物?”老羚羊回答道:“別擔心,孩子,我們的確沒有鋒利的牙齒,但我們擁有可以高速奔跑的腿,只要我們善於利用它,即使再鋒利的牙齒,又能拿我們怎麼樣呢?”

世生萬物,各有所長。鳥因其有翅膀而翱翔天空;魚因其善水而遨遊江海。它們依靠自己的特長成為萬物中的一員,在永恆的生存競爭中佔得一席之地。若它們拋棄自己的長處,就只能在生存競爭中成為優勝劣汰的犧牲品。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愛默生也曾說過:“什麼是野草?就是一種還沒有發現其價值的植物。”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優勢,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天生的劣勢。大凡成功者,他們成功的關鍵都是掌握了自身的優勢,並加倍強化這種優勢,將這種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在日常教學中,為避免學生會對枯燥的知識理解、紛繁的題海戰術產生厭煩心理,從而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時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和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規範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

在實際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筆者認為從個人角度出發,大致有三種思路。

1、讓學生參與課堂,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備課中把每個有效提問(類似:是什麼)及無效提問(類似:對不對)合理搭配,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欲,把課堂努力變成學生的課堂,把學生培養成會動腦子的學生。

2、讓課堂變得豐滿有趣,透過故事穿插,趣事典例等等,讓孩子們在課堂中體會到樂趣,而且能夠加速理解所學知識,比如:數學中的"二狗和二丫的故事"、物理中的"串並聯電路中的痴情與多情"等。

3、利用教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喜歡或敬佩該教師,進而喜歡上該科目。這一項針對不同老師,難度不同,但不論是哪一型別的老師,都需要和孩子們多接觸,多瞭解,充滿激情且要做到知行合一,讓自身正能量的行為與語言影響孩子們。

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把"努力工作"看得毫無疑義,甚至對積極工作的人抱以冷笑和鄙視,但稻盛先生認為"工作是醫治百病的良藥",努力工作可以磨鍊靈魂,提升心志,造就高尚人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只有努力地讓自己喜歡上眼前所擁有的這份工作,才能產生積極工作的動力,才會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從工作中尋找到樂趣,並充分發揮自己的全部潛力。

任何一個人,只要能夠聽從心靈的召喚,積極主動地選擇工作,堅持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終會獲得最大限度的成功;而被動地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即使是熱門行業,也很難有所作為。

可以說,在我們最感興趣的事物上,隱藏著我們人生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是——興趣是開啟財富、幸福、榮譽和成功的鑰匙。

人生成功的訣竅,就是幹自己感興趣的事,發揮自己的長處。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你的夢想、你的所愛,在追求、實現它的這條道路上,它便是你的精神使命,同時,這條路上就藏著你生命中的所有寶藏,痛苦或歡樂,磨練或勇氣。

秘密是你早先不知道的,你最感興趣的事,也許就是秘密的門,深刻挖掘後,你可以發現你的人生觀、價值觀、追求的理想、自己的缺點、擅長的方面等。人生就是不斷滿足自己的各種慾望,透過最強的慾望,可以幫助你瞭解並看清自己的人生。

讓我們聽到內心的召喚,去追求自己的天命,從最感興趣的事情下手,你將會看到你所有的人生秘密。

18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男人真正想分手時,會使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