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洗個手,開始著手體現的事,因為簡訊驗證等一系列問題,前前後後折騰了十幾分鍾。那段時間裡,我一直聽我爸在抱怨運營商亂收費。
"前兩天才充得50塊,今天就提醒我餘額不足。"我爸堅稱是運營商在背後搞小動作:"我都沒打過電話,怎麼就沒錢了啊?"
人老了,就擔心受騙。
我無奈道:"你都這麼大年齡了,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該用用,別整天為了幾十塊錢找不痛快。"
我爸:"你懂什麼,你賺得錢多,我又沒你那麼有錢!"
我又氣又笑:"你怎麼沒錢了,我不是給你打錢了嗎?"
我爸:"那你再幫我充個話費!"
我恍然大悟,立馬給他充了200的話費,想著他這下該高興了吧。果不其然,剛剛說的口沫橫飛的老爸換上了一臉如沐春風的笑容,美滋滋地抱著平板回臥室追劇去了。哎,這個貪小便宜,見錢眼開的老頭。
不知道你們的父母是怎麼樣的,反正我父母是年齡越大,對錢握的就越緊,彷彿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分錢來用似的。我知道他們缺乏一種安全感,所以每個月都給他們按時打錢,數額不小,足以讓他們完全可以隨便吃喝。可我父母就是捨不得,他們連頓海底撈都捨不得吃。
他時常在微信裡給我轉發些"這些背奢侈品包的女人下場都是這樣?""高昂的智商稅,那些無價的奢侈品包們"這樣的文章,有時候也讓我媽旁擊側敲地問我在朋友圈發的包都多少錢。我都說沒多少錢,因為確實沒多少錢。我買包不像那些社交網路上的富婆們一樣,個個都是愛馬仕,羅意威的,我買Chanel,也用龍驤,會去店裡蹲新款,也會用些國產高奢。
我用奢侈品包很多年了,從一開始不吃不喝非要買個GUCCI酒神開始,再到我工作升職加薪可以一個月一個五位數的包,我對奢牌包包的熱情卻在慢慢減弱,現在我揹著超級A全球郵的仿Chanel照樣可以穿梭在各種奢侈品門店裡,以前是它的以假亂真和櫃姐肯定的眼神給我自信,現在是我銀行卡的餘額給我自信。但是我的這種自信感染不到我爸的身上,他總怕我買完這些包包就吃不起飯,天天怕我收入不好,還不上銀行錢,分分鐘要破產。
然後他就開始想我破產了怎麼辦,如何幫我填上那個大窟窿,不能想,一想就一貧如洗。就這樣,我爸陷入了老年焦慮,那種花一分錢都要心疼半天的焦慮。
現在的雞湯文都在說富養孩子,殊不知富養父母才是真的難,難於登天。
我帶他們出去逛街,給他們買了杯星巴克,他看了一眼小票,就心疼地說:"這啥飲料,一杯就要三十幾,仙丹嗎?喝了還能延年益壽。"然後吭哧吭哧地一大杯下肚,有種怎麼著都要把三十塊錢喝回來的感覺。
去年清明他要回老家,高鐵兩小時直達,客運要八小時,中途還要轉車,老頭說什麼都要坐客運,因為能省幾十塊。我嘴皮子都說禿了,最後直接給他買了來回的高鐵票,不坐拉倒,費用不退,他這才被迫妥協。
現在我們人人都在說什麼"車釐子自由""奶茶自由",卻沒有想過父母過得自不自由。是不是吃過苦的老年人辛苦一輩子都捨不得喝一杯三十幾塊錢的飲料?是不是吃過苦的老年人辛苦一輩子都捨不得吃一頓兩三百的海底撈。
我曾經以為,自己長大了,就能幫爸媽扛起一塊天。可如今才發現,我再怎麼長大,再怎麼強大,爸媽的那片天,始終還是自己扛著,為我,也為自己,只要能扛一天,他們就絕不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