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蘇格拉底說:“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同,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
人們每天都要面對各色人,透過語言與人交流。然而,看似說話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卻不是每個人都懂得說話的技巧。
都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可見,會說話的人,不僅能贏得人心,而且還會讓自己的人生諸事順通。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跟別人溝通,這個時候語言就成為了載體,會說話可以使我們在和別人交流溝通的時候變得非常順利,從而可能讓我們在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餘、左右逢源。
心理學有一條理性定律:巧用感情打動人心。也就是說,讓語言變成情感的載體,動之於情曉之於理,直擊對方心裡,才是打動對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01.不能說服一個人,是因為沒有掌握語言的魅力和智慧語言的魅力是巨大的,語言的智慧是無窮的,而這種魅力和智慧需要人們透過一定的說話方式才能表現出來。
然而,語言只有傳遞出你的真情實感,讓對方感受到文字的溫度,才能直抵人心,也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曾經一位著名詩人普尼烏斯·西魯斯說:“當我們對他人感興趣時,他人才會對我們感興趣。”
而現實中,我們往往過於關注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觀點,對於別人說的話卻很少認真傾聽。
於是,看似大家在熱烈地交流,實則人們根本沒有聽進去對方說了些什麼。以至於誰也感動不了誰,也就很難引起情感共鳴。
有人說:說話之道,深入人心才是關鍵。的確,同樣是做產品推銷,有人找不到產品的賣點,一件商品也推銷不出去;而有的人卻能化腐朽為神奇。就像一個故事裡講的:要把梳子推銷給廟裡的和尚,有人覺得根本不可能,而有人就做到了。
這裡面不僅有語言的技巧,更有對人性、心理需求的覺知。顯然,能成功把梳子推銷和尚的人,將語言的魅力和智慧發揮到了極致。
就像現實中,總有老人喜歡上當受騙,願意花錢買下一大堆花花綠綠的保健品。
其實,不是老人防範意識低,也不是老人沒有文化,被五花八門的宣傳矇蔽了雙眼。實則是:推銷人員打的“感情”牌,征服了老人。
許多退休老人,每月有退休工資,手裡還有存款,真可謂不缺錢。然而,他們卻缺乏親情關懷和兒女陪伴。孩子們在外面打拼,幾乎沒有時間回家陪老人。
正是這些有錢、有閒,卻空巢在家的老人,成為保健品推銷人員的主要目標,他們想辦法接近這些老人,然後陪老人說說話,聊聊天。
一開始,他們絲毫不提賣保健品的事。而是對老人噓寒問暖,阿姨長、叔叔短的叫著;時常小恩小惠送著,端茶倒水、揉肩按腿,把老人的心捂得暖暖的、也把老人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偶爾,還會組織這些老人到郊外、景區轉一轉,老人開心得合不攏嘴。感慨:這些年輕人比自己兒女都好,給他們晚年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
感情到了水乳交融的狀態,“推銷”保健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就像磨刀不誤砍柴工,所有的感情鋪墊都是為了最終的目的:把產品推銷出去。
其實老人心裡也明白:年輕人花著錢、陪上功夫讓老人開心,可他們也得生活、也要掙錢。
當那些可愛的“孩子們”給他們介紹“新產品”,並告知這些產品可以幫助他們強身健體、驅除病魔時,老人會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的積蓄,買回一大堆保健品。
事實上,這些保健品對老人只是一種心裡安慰。真正有病了,還得去醫院,吃醫生開的藥。
然而,許多兒女想不明白:父母為什麼就那麼容易被別人忽悠?其實,是那些推銷員的傾情投入,滿足了父母內心缺失的親情、對兒女陪伴的渴望。
誰又能說:老人買下的僅僅是保健品?那分明是老人買下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02. 只有懂得語言魅力和智慧的人,才能開啟人們心中的那把鎖有時候我們苦口婆心的勸誡,並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如果此時,我們能換個角度說話,也許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姨老伴老林退休後,沒什麼事情做,迷上了打麻將。是家屬院退休老人消磨時間在一起玩的那種。
剛開始,王姨覺得老伴不想找事情做,孫子也不用他們帶,想玩就玩吧。
老林腰不好,年輕時幹活落下的病根。現在稍不注意,就時常喊腰不舒服。
王姨時常在老伴耳邊嘮叨:腰不好的人不適宜長時間久坐,勸老伴少打牌。可老林就是聽不進去。
一天早上,老伴起床感覺腰不舒服,走路腰都是扭著的。王姨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勸老林趕緊躺下休息。
王姨對老林說:知道你退休後不適應,和熟人打牌聊天,心裡會好受一些。可你才60歲,不把身體保護好,哪天躺床上起不來了,後面的日子該怎麼過呀?
老林嘴上沒有說什麼,心裡知道王姨是為他好。曾經單位裡的老吳,退休沒幾年,好喝酒的他,經常小酒不斷。家裡人勸阻不聽,一次酒後不慎把腰椎摔壞了。住院大半年,出院後還離不開輪椅。
老林在家裡躺了半個月,把腰養好了。從那以後,老林再也不去麻將館打牌了。
沒事時,養養花、種種草,再不就到樓下轉轉。王姨知道老伴年輕時喜歡運動,就勸他參加一些集體活動。
後來,有人推薦老林學打太極拳。慢慢的老伴喜歡上打拳,總算有了情感寄託,也有了打發時間的事情。
看見老伴的改變,王姨打心眼裡高興。人生後半場,拼的是身體。沒有一個好身體,晚年生活就沒有幸福可言。
其實,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
事實上,很少有人會為了別人而願意改變自己的習慣,但為了自己每個人都願意試試。就像老林,王姨怎麼勸都不聽,可為了自己身體還是戒掉了麻將。
03.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無形的鎖,只有懂得的人才能將心門開啟人們常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如果話不投機,不能引起對方的情感共鳴,就難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對立情緒。
生活中,很多時候夫妻之間的爭吵,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人們總是急於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試圖說服對方,讓對方接受。
然而,事實上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就產生了僵局,進而開始了冷戰。這些,都是婚姻關係中的大忌。
事實上,夫妻之間聊得最多的不外就是一些柴米油鹽之類的生活瑣事,也或就是關於孩子、家庭未來建設的話題。本來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問題,也用不著大動肝火。但是,很無奈,大家一開口就覺得煩,誰也不想讓步,更不想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
心理學告訴我們:每個人對外界都充滿警戒,就像心中有一把無形的大鎖。只有懂得他們的心、理解他們的真實感受和需要,才能開啟他們的心門、與他們順暢地交流。
夫妻之間也是這樣,越是鬧矛盾,積怨就會越深。同時,也都希望對方能主動接受自己的觀點。
然而,化干戈為玉帛,解決對抗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並試著理解和包容對方。
約翰·格雷在《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修煉親密關係的方法》書中指出:男人和女人是分別來自兩個不同的星球,他們無論從思維到行動都是有區別的。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兩性之間的衝突。
約翰·格雷說:“當男人感到女人的愛和仰慕時,他身體裡的阿爾法男性會被喚醒。”
“而當妻子的迴應中透露出對丈夫的努力的感激,對他的錯誤的接受,並且相信他已經盡力了時,這樣發自內心的愛的迴應對男人來說是無價之寶。”
事實上,“女人需要男人的關心、理解和尊重來緩解壓力。而男人同樣也需要妻子的信任、接納和欣賞來緩解自身的壓力。這兩種不同的需要是男人女人之間愛的不同語言。”
也就是說:男人需要讚賞和尊重,女人需要傾聽和關愛。
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忽略了這一點:男人對於妻子的嘮叨,沒有耐心傾聽;對於妻子在家裡的默默付出也是視若罔聞。丈夫的行為,讓妻子很失望。因為,妻子沒有得到她想要的關愛和傾聽。因而,妻子誤以為:丈夫不愛她、不關心她,也不愛這個家。
實則是:丈夫對於妻子的嘮叨,誤以為是妻子對他不滿、是對他的抱怨。而不是他想要的讚揚和欣賞。這無疑挫傷了丈夫的熱情,也讓他備受打擊。
所以,只有理解了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差異,才能從根源處找到促進夫妻關係和諧的催化劑:女人需要男人的關心、理解和尊重來緩解壓力,而男人也同樣需要來自妻子的信任、接納和欣賞來緩解自身的壓力。
寫在最後: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書中說道:“一個對他人不感興趣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也是最大的,而且還會給他人帶來很大的傷害。”
很多時候,我們很想與身邊人建立和諧、親密的關係,想和伴侶坐下來好好交流、分享溝通;也想消除彼此的誤會和怨恨,只是詞不達意,很難達成共識。
事實上,來自火星的男人和來自金星的女人,碰撞在一起發生矛盾是難免的。只有認識到彼此的差異,接受自己幷包容對方,婚姻裡就沒有化解不開的積怨。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忽略了說話也是有方法和技巧可循的。就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有瞭解對方、知道他們的所思所想,並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也許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