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79歲生日那天,我才知道,爸爸和媽媽結婚那天是被家人抓回來的,無奈地跟媽媽開始了一生的恩恩怨怨,從此也埋藏了他牽掛一生的初戀。
從我記事開始,我一直是恨爸爸的。爸爸和媽媽經常吵架,而每次吵架在我看來,都是爸爸的錯!
媽媽特別能幹,在我幼年的記憶裡,我從沒見過媽媽睡覺的樣子,因為她每天都起得很早,睡得很晚。家裡永遠乾乾淨淨的,飯菜總是熱乎乎的放在桌子上,晚上我們上床睡覺的時候,媽媽都還在洗洗涮涮、縫縫補補。記得小時候粗糧多,但媽媽總有辦法把粗糧做得很好吃,到現在我還時常小時候那放了糖精的玉米麵餅和玉米麵雜菜包子的味道。
而爸爸……
我記憶的影像裡,爸爸總是一邊端著一個精緻的茶杯喝茶,一邊看報紙,有時,還拉小提琴或者二胡。說實話,儘管他拉琴挺好聽,可每當看到媽媽在家裡忙得滿頭大汗,而爸爸卻悠哉悠哉拉琴的時候,真的很來氣。更讓人生氣的是,媽媽幹活他搗亂,硬拉媽媽和他一起坐著喝茶,有時他還要教媽媽拉琴,不過每一次,媽媽都會甩開爸爸的手,跟他吵幾句,然後繼續幹活。每當這個時候,我會更愛媽媽,更討厭爸爸。
開始只是討厭爸爸,因為覺得他不關心媽媽,不關心我們。後來我長大了,開始認真聽他們吵架,聽來聽去發現,媽媽吵爸爸,是怨爸爸每天不想幹家裡的活,總整些像拉琴這樣沒用的事兒。爸爸吵媽媽,是怨媽媽每天沒完沒了地幹一些無關緊要的活。我永遠忘不了他吼媽媽的一句話:"我不想找一頭驢!"
漸漸地我開始恨爸爸,恨他不知好歹,媽媽每天累死累活換不來他一個好;恨他自私,每天只想著喝茶、下棋、拉琴,不幫助媽媽幹活。後來,在他們的吵架中,我總能聽到一個女人的名字,那時我雖然還不懂大人的事,但能感受到這個女人讓媽媽很生氣,而每當說到這個女人,爸爸似乎更生氣,從此,我更恨爸爸了。
我們兄弟姐妹幾個都很愛媽媽,對爸爸只是順從、客氣,但絕對談不上愛。
我們不知道爸爸和媽媽是什麼時候離婚的,他倆默契地誰都沒跟我們說。據說是我們都成家以後,他倆就分開了。平時爸爸會去我家一處小房子裡獨自生活,而我們兄弟姐妹年節回家時,爸爸就會回來,一家人正常團聚,所以,我們很多年都沒發現爸媽離婚這件事。
爸媽都沒有再婚,而且時常和我們團聚,所以,儘管知道他們已離婚,我們這幾個兒女也都沒有太大的反應。
爸爸79歲生日這一天,全家人為他慶祝,吃過飯後,姑姑說讓我送她。在路上,她跟我講了好多爸爸的事情,她說爸爸這一輩子很不容易。也就是在那一天,我才知道了爸爸的愛情故事……
我上一篇文章中講過,爸爸和媽媽的婚姻是爺爺包辦的。爸爸不想娶媽媽,因為他深愛著一個和她志同道合、情意相投的女孩--曉曦。
爸爸被抓回來和媽媽結婚後,再沒見過曉曦,媽媽也不知道這個人的存在,直到我兩歲的時候,曉曦的再次出現,才讓我們這個看似平靜的家,又掀起波瀾。
我兩歲多的時候,有一天,曉曦拿著小孩兒穿的衣服和零食來到我家。曉曦突然到訪,媽媽開始很吃驚,但曉曦落落大方地說她是爸爸的同學,來看看孩子,媽媽也就沒多說什麼,就客客氣氣地接待。後來,小曦又接連來了兩次。
女人的直覺真的很神奇,儘管每次小曦到家裡來,和爸爸聊天說話都是在媽媽眼皮底下,並沒什麼過分的舉動,對媽媽也是有說有笑,但媽媽還是察覺出了異樣。一天,當爸爸送曉曦出門很久才回來以後,媽媽的情緒終於爆發了。
據說,那天爸爸和媽媽吵得很厲害,媽媽不敢回孃家,哭著跑到了姑姑家,最後是姑姑調停了爸爸和媽媽的這場戰爭。
從此,曉曦再也沒有到家裡來過,可爸爸和媽媽的爭吵卻一直在繼續。而每一次爭吵幾乎都是在爸爸拉琴或者看報的時候。
現在想來,在爸爸媽媽的婚姻裡,他們各自都是委屈的。爸爸多才多藝、浪漫多情,可在家裡得不到半點兒迴應,甚至幽默地開句玩笑都會被媽媽罵不正經。媽媽儘管沒有什麼文化,但卻勤勞能幹,善於持家,雖然沒工作,但卻總是偷偷學著爺爺奶奶做一些小生意補貼家用。她把一切都貢獻給了這個家,可似乎並沒有換來自己丈夫的半點感激,她只感受到了丈夫的嫌棄。
媽媽和爸爸再次見到曉曦,已經是二十多年以後了。在他們又一次吵架後不久,姑姑說有急事,讓爸爸媽媽陪著她去長春。爸爸媽媽跟姑姑的感情很好,所以,面對姑姑的請求,他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下了火車,姑姑說餓了,看到前面有賣烤地瓜的,幾個人就去買烤地瓜。
初冬時節,天很冷,賣烤地瓜的人穿著一件油亮的黑棉襖,一條看不出顏色的圍巾把頭包得嚴嚴實實的,此時,正低著頭,從鐵桶改造的烤爐裡往出拿烤好的地瓜,乾巴巴的手上佈滿裂痕,黑黢黢的還帶著泥垢。看到有人過來,她趕緊抬起頭招呼。就在她抬頭的那一瞬間,世界就像被定了格一般,所有人都呆住了……
賣烤地瓜的人,是曉曦!
驚愣了一會兒,曉曦的眼淚就流了下來,她用袖口抹著眼淚,慢慢移動腳步來到爸爸的身邊,遲疑了一下,一下子抱住站在爸爸身邊的媽媽,號啕大哭起來。
這一次邂逅,是姑姑一手策劃的。
曉曦的情況,姑姑都知道。爸爸結婚半年多以後,小曦也嫁給了一個幹部子弟,後來因為丈夫工作調動,她和丈夫一起去了長春。開始,丈夫對她還是挺好的,但因為她改不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家裡的日子過得越來越拮据,丈夫就開始對她進行經濟封鎖,對她罵罵咧咧,後來看到她喜歡打扮,整天又唱又跳的,懷疑她不正經,開始對她拳腳相加。再後來,她受家庭成分的影響,失去了工作,丈夫索性把她趕出了家門。
歲月的磨礪,曉曦早已失去了當年的高傲、優雅,剩下的只是苟且生存。
那一天分別,爸爸媽媽和姑姑把身上帶的錢,全給了曉曦,她沒有拒絕,只是握著錢,一個勁兒地作揖……
爸爸怨恨姑姑,說他心靈殿堂裡一直高掛著的畫像,就這樣被姑姑給打碎了。姑姑卻說,這就對了。
姑姑的想法是,讓爸爸媽媽見見曉曦現在的樣子,也許他們就都會死了心,不再鬧騰。可姑姑哪裡知道,爸爸和媽媽之間,不只是隔了一個曉曦那麼簡單。
爸爸和媽媽見到曉曦不久就離婚了,但爸爸並沒有去找曉曦,而是獨自一個人生活,媽媽也是。
爸爸和媽媽現場的關係,就是普通的親人,平時他們分別獨自生活,而逢年過節全家人團聚或者外出遊玩的時候,他們也是和和樂樂,彼此照顧,彼此關心,他們不再是彼此的愛人,但,是親人。
正如姑姑說的,爸爸很不容易,他守在婚姻裡,卻孤獨著自己。一生多情,卻空留一腔相思,一身的才情,卻難尋得相守一世的知音。
突然想起了當年爸爸吼媽媽的那句話:"我不想找頭驢!"此時,我似乎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爸爸的婚姻理想是琴瑟相知、鶼鰈情深,而媽媽所能成為的,卻只是勞動奉獻型的家庭主婦……
靈魂孤獨,是婚姻中隱形的不幸。心疼媽媽,但同時,我也理解了不愛媽媽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