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往前數二十年,走親戚和過年是一件令人充滿期盼的事情,走親戚是一種熱鬧,過年更是熱鬧非凡。而如今,走親戚和過年卻成了很多人的負擔。

也許會有人說,那是因為我們長大了,成年人的世界難免乏味,小孩子們還是喜歡串親戚和過年的。

事實上如今的小孩子也不再喜歡走親戚和過年,甚至對他們來說這兩項“活動”毫無意義,他們寧願獨自呆在家裡看漫畫玩遊戲,或者出去找自己的小夥伴一起做點他們認為“有意義”的事。

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二十年前走親戚和過年最讓人開心的就是大家湊在一起吃上一頓好飯,如今讓它們失去吸引力的正是隻要你願意每天都能吃上好飯。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麼現實,過去物資匱乏,人們需要有親朋好友這種關係來報團取暖,如今大多數人物質生活優越,缺乏的是獨立空間和安靜的休息。

三毛說:“朋友這種關係,最美在於錦上添花;最可貴,貴在雪中送炭。”

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走親戚,也不希望別人來自己家玩,是有各種原因的,說白了就一個字:累。

外出工作已經身心俱疲,回到家只想好好休息

現如今幾乎每個人都擁有別人無法體會的壓力,太多工作看起來光鮮亮麗輕鬆無比,只有做那份活掙那份錢的人才明白其中的苦和累,這世上沒有好賺的錢,每個人都是低頭時咬牙努力,抬頭笑顏相對。

其實任何一份工作,在工作的時候都無法擁有自由,有人羨慕演員們的自在,卻不知他們在臺上的輕鬆自如,是臺下怎樣的刻苦練習才換來的展示機會。

還有人羨慕大城市裡坐辦公室的白領,在外人看來他們每天風吹不著日曬不到,只要坐在辦公室裡就能賺到大把的鈔票,卻不清楚那個“坐”是爭分奪秒的頭腦風暴。

疲憊的人在工作之餘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什麼都不想去想,什麼都不想去做,只想回到家好好休息,這大概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會在週末逛街,而是選擇在週末足不出戶,窩在家裡。

每天的生活太喧囂,就會格外珍惜能夠安靜下來的每一秒,所以不要再逼著那個宅在家裡的人出去社交,生活太累,社交併非必須具備的能力。

有些親戚不懂規矩,什麼都想指點一二

不知道為什麼,大部分人自動將外向性格判為優良,內向性格判為中差,就好像那些不願意走親訪友的人都是垃圾一樣,不僅會有人在背後說三道四,甚至還會有些自詡“有資格”的人帶著不好聽的話恨不得將手指頭戳到別人臉上指責。

嬸子認為朋友在大城市裡找了工作是有出息了,必須將父母都接過去,並且還對朋友帶回家分給親戚們的禮品挑三揀四,說來說去就是嫌禮品少又便宜。

如此也就罷了,最讓她無法接受的是,這個嬸子從她家回去後一轉臉又去了別家串門,並且在別人家大說特說朋友的“錯處”,先是待人冷漠又是不孝,最後還給出了“這姑娘成不了事”的總結。

關鍵是老家人沒什麼特長就是傳話快,朋友回老家小住一週,人還沒走那嬸子背後說的話就原封不動地被傳了回來。

朋友說,這是她對“親戚”這個詞最厭惡的一次,有些親戚不識好歹不懂規矩還特別自大,別人的什麼事情都想上手指點一二,遇到這種人,實在是心累。

需要獨立的空間,不想始終活在應酬中

社會上太多的關係歸根結底只是應酬關係,在網上看到過這麼一段文字,說某餐廳的服務特別好,但都是虛情假意,為了證實自己口中“虛情假意”四個字的真實性,他舉了個自己親身經歷的例子,說自己週末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去餐廳吃飯,服務員特別熱情,招待他們的態度就像是自己家裡來了親戚一樣,當時他就被這種“真誠”感動了,結賬的時候毫不猶豫便辦了張大額消費卡。

結果第二天他又去那家餐廳所在的樓上辦事,正趕到下班時間段,好巧不巧地在電梯裡遇見了前一天剛招待過自己的服務員。

對方看了他一眼那眼,神明顯是認出了他,但卻沒有熱情地打招呼而是禮貌地點了一下頭,連多餘的笑容都沒有。

這件事讓他覺得自己被“騙”了,氣急敗壞。

其實,無論是餐廳的服務員還是商場裡的銷售,他們在工作時間都會待人熱情,因為那是他們的工作,下班之後的時間才是一個人的自由,每個人都需要獨立的空間,不想讓自己始終活在應酬中並沒有錯。

思想觀念的差距,導致溝通困難

《論語·衛靈公》有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思想觀念不相同的人,無法共事,這亦是為什麼俗話會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思想觀念相差甚大的人別說相互到對方家裡做客,就是走在路上碰見多說兩句話都有可能發生爭辯,這樣的兩個人硬往一起湊簡直是自找麻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動區域,無論是志同道合還是臭味相投,只有相處起來融洽才會想要往一起湊,對於那些思想偏差巨大,溝通起來艱難的人,能不相見最好不要相見。

做客講究的是雙方心情愉悅,若做客讓人堵心,那麼真的不如各自安好。

若兩個人之間的思想層面和溝通方式不能在同一個水平面,那麼相互去對方家裡做客,除了尬聊還會給彼此帶來不小的負擔。

相處起來不累,才是人與人之間願意相聚的根本。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年齡,不是我結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