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這麼笨?這點事都做不好!”
“你看人家誰誰多聰明,學習又好還會做家務,你看看你,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真快讓你氣死了。”
這些話,你是不是聽著很熟悉。
在我的記憶中,我是不敢跟父親單獨相處的,因為他是一個特別嚴厲的人,我稍微做錯一點事就會被罵。而我又是那種對做事很遲鈍的人。記得有一次,在院子裡澆菜地,我負責看水管,忘了具體什麼原因了,只記得水溢位來了。
我還沒來得及解釋,就聽見父親的罵聲傳來了“你要笨死了,長這麼大了這點活都做不好,上學都學了些什麼!”而這種話,在我的童年,基本是家常便飯。
我知道這種事,不是我獨有的煩惱。因為在很多家庭,每天都會上演這樣的戲碼。
父母總是恨鐵不成鋼,為什麼別人家孩子學習那麼好,自己家的孩子就回回考倒數。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能幫父母做很多事,自己家的孩子生活還不能完全自理。
別人家的孩子既勤快又聰明,自己家的孩子卻又懶又饞。
父母的這種煩惱,最後都發洩到了孩子身上。
“你怎麼這麼笨?!”成了父母既無奈又憤怒的悲鳴。
“我為什麼這麼笨”也成了孩子既委屈又無解的魔咒。
總是罵孩子笨的父母,可能永遠意識不到,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呵斥,不是教育,而是語言暴力。
聰明不是“罵”出來的,孩子越罵越笨
阿聯酋宜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兩株相同的植物放在同一個校園,每天澆同樣的水,施同樣的肥,享受同樣的Sunny。不同的是,其中一盆上面寫著“這株植物被霸凌”,另一株寫著“這株植物被褒獎”。
“被霸凌”的植物接受的是語言暴力,學生提前錄好音在它旁邊迴圈播放。“沒人喜歡你”“你就是廢物,一無是處”“你看起來像快爛了一樣”。
“被褒獎”的植物每天聽到的則是“一見你我就特開心”“你真的很美。”“這個世界因你而改變。”
30天后,“被霸凌”的植物被活生生罵枯了,而“被褒獎”的植物則仍舊長得好好的。
植物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孩子。
哈佛大學曾經有一項研究表示:嚐嚐遭受辱罵的孩子,大腦會“受損”。對於外來語言的刺激,孩子的大腦調節功能會比成年人差很多。我們都知道,負責大腦兩大半球間傳遞動機、感覺以及資訊認知的是胼胝體,而辱罵,首先影響的就是胼胝體,其次是管理情緒的海馬體和掌管思考及決策的前額葉。
當孩子大腦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時,大腦就會不停的調整,直到調整到能完全適應這個環境,也就是“自保”的狀態。孩子的大腦是在不斷髮育的,但是處於“自保”狀態下的大腦,就很難像正常情況下那樣發展。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經常被罵“笨”的孩子,會越來越笨。因為他們的大腦發育就比正常孩子的緩慢。
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如果你不首先培養活潑的兒童,你就絕不能教出聰明的人來。”
經常被罵“笨”的孩子,一直都處於一種壓抑的狀態,很難像其他孩子那樣開朗活潑,即使有時玩起來也會瘋瘋癲癲的,但是心裡一直都會有一種悲觀的情緒。
我從小到大,給人感覺一直都是呆呆的,在學校,總是比同學們慢半拍,有時候同學跟我開玩笑,我都是很長時間才能反應過來。在家裡,做事也是經常手忙腳亂,不是做不好,就是經常出錯。
不會做的不敢問,因為怕被罵“笨”。
新事物不敢嘗試,因為怕做不好,被罵“笨”。
會做的也很小心,因為怕做錯了,被罵“笨”。
每天都很小心翼翼,每天都很壓抑,所以我的性格特別內向孤僻,做事也“憨憨的”,在老師和家長眼裡,我就是一個典型的“笨孩子”。
自信的孩子是誇出來的,自卑的孩子是罵出來的
與我形成明顯對比的,是我的好朋友小麗,我們是兒時的玩伴,也是閨蜜。他的父母是那種很開明而且特別喜歡誇孩子的人,我經常聽見她父母當著外人誇她,“我們家麗麗可懂事了,經常給我倒洗腳水”“我們家麗麗今天幫我做飯了...”即使她做錯事了,他們也不會責罵她,而是給她講道理,幫助她解決問題。
小麗個子不高,長得也很普通,但是就是給人一種很Sunny,很自信的感覺。讓人看著特別想親近。而我是那種從小被誇好看,一直被誇到大的人,但是相貌的優勢終究彌補不了心裡的缺陷。我給人的感覺就是沒自信,很孤僻,在陌生人面前,都不知道該怎麼打招呼。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絡刪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經常被誇獎的孩子,童年就像是自信的能量礦,不管長大後遇到什麼困難,碰到怎樣的難題,他們都能從童年中獲取力量,他們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
而經常被罵的孩子,童年就像是一個黑洞,不斷在吸取他們的勇氣和自信。當他們想要做一件事時,“你很笨”的魔咒就會跳出來告訴他們,“你不行的,放棄吧!”
之前因為業務認識一個男孩,很年輕,但是現在已經是一家不小規模公司的老總,每次見到他,都朝氣蓬勃,他是那種從小就很優秀的孩子,大學跟同學一起創業,畢業後公司就已經步入正軌了。
我曾經問他,你這麼年輕就事業有成,有什麼祕訣嗎?他告訴我:“我成功沒有祕訣,但是要感謝我的父母,我從小不管做什麼事父母都會支援我,成功了他們會跟我一起總結經驗,失敗了他們也不會責怪我,而是和我一起總結失敗的教訓。公司的建立也是經歷了很多次嘗試,不斷失敗不斷改進才成功的。”
自信的孩子越來越優秀,自卑的孩子越來越頹廢。
經常被罵“笨”的孩子,就像是被父母洗了腦,覺得自己是真的蠢,所以做什麼事都不會拿出百分百的努力,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會放棄,他們不認為這是困難,需要去解決,只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問題。那些經常被父母罵蠢的孩子,長大了基本也是碌碌無為,破罐子破摔。
父母從來不會覺得這跟他們有什麼關係,只知道聰明的孩子當然會成功,“笨孩子”自然一事無成。
其實,有多少父母知道,他們眼中的“笨孩子”,其實也可以很優秀的。
當他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花瓶,不要說“你怎麼這麼笨,連個花瓶都拿不好”而是說“孩子沒關係,這樣拿下次就把不會摔碎。”那麼,他們下一次再拿花瓶時,就不會再打碎。
當他考試考得不理想時,不要抱怨“你怎麼這麼笨,考這點分,老師講的都被你吃了嗎?”而是跟他一起分析,為什麼這次考的不好,哪些知識點沒學會,需不需要補課。那麼孩子也會吸取教訓,找出自己的問題,下次取個好成績。
因為不會,所以“笨”,當孩子顯示出笨拙的時候,其實就是他面臨問題需要解決的時候,也是開啟新技能的時候,孩子每一次“笨”的行為,就像是打開了一扇未知事物的大門,因為無知而笨拙,而家長就是這個新事物的管理員。
有的家長帶領孩子一起學習,幫他認識這個新事物,幫他成長。而有的家長卻狠心的把這扇大門關上了,並且給孩子留下一個冷漠的背影。
從小被罵“笨”的孩子,長大後跟父母的感情基本也不會太親密。就像我跟父親,雖然現在的我,已經慢慢脫離了自卑,變得自信,也不再去抱怨父親,但是,小時候總是被罵“蠢”的陰影,就像一道橫溝隔在了我跟父親之間,總也跨不過去。
孩子在童年,是最需要父母的關懷和認可的,那時父母是他們的安全島,父母的每句話每個動作,都時刻牽動著孩子的心。經常被罵,就像是一次次被扔出島外,獨自求生。被“扔出去”的次數多了,孩子就不得不被迫獨立,而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也變得越來越淡。這也是為什麼,那些看起來從小就很“笨”的孩子,長大了跟父母也不親。因為他們在最需要父母的時候被“拋棄”了,沒有比這更傷孩子的心了。
沒有天生笨的孩子,也沒有天生就聰明的孩子。
希望孩子的每一次“笨拙”,都能被父母正確對待,呵護他們的無知,理解他們的窘迫。
父母是園丁,孩子是花朵。父母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修剪那些“長歪了的枝枝叉叉”,幫助他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