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看起來還不錯的婚姻,是用自己的前半生換來的。她說,結婚那天父母沒來,而她也想好了,從此以後除非大事,不再回孃家去。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很多人斥責她不孝,雖說已經嫁人,但怎麼能夠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我也是有這樣的疑問的,她卻說,如果你瞭解我的原生家庭,瞭解我父母是怎樣的人,你就明白了。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她的父母就在不停地吵架,甚至常常會上升到動手,然後會把怒氣牽連到她的身上,對她非打即罵。
在她的童年記憶裡,滿滿的都是來自於父母的羞辱,譏諷,和辱罵。他們雖然在和好之後,對自己也會百般溫柔,就像正常人家的父母對待孩子那樣,但這樣的時光總是少得可憐。
她說,我的父母都是脾氣很暴躁的人,一旦吵起來,不吵到天翻地覆是絕對不肯停手的,後來父親出軌了,母親得知這個真相之後,更加絕望,同時也氣得要死。那天她把所有的怒氣都轉移到了我的身上,我被她打到手臂骨折。
即使這樣,母親還是沒有對我抱有任何的歉意,在她的潛意識裡,作為孩子,就該是無條件承受父母的一切的,養育之恩大過天,哪怕要為他們付出生命,他們也覺得是理所當然。
後來我長大了,讀了大學,參加了工作,他們要求把每個月的工資都交到他們的手裡,自己只留下300塊錢。我抗議過,但換來的是他們更加激烈地指責,他們說你是不是翅膀硬了,不想管我們了,我們把你養這麼大,不就是為了等你有能力了給我們養老嗎?
也許是年紀大了,父親漸漸迴歸了家庭,而母親卻不安分起來,她染上了賭博,一次比一次輸得厲害,到了最後一次欠了40多萬。這對於他們這個小小的家庭來說,已經是天文數字。更何況父母這些年只顧著吵架,根本沒有任何的存款。
母親來到她的單位,大喊大鬧,要她幫自己還錢,她說沒錢,母親就拉著她要去朝經理借錢。後來鬧得公司人人皆知,她也被老闆辭退了。
攪黃了她的工作,母親還不滿意,把刀架在脖子上逼她出去借錢,幫自己還賭債。她只有20多歲,哪有那麼強大的人脈去處理這件事,最後還是一位這些年混得不錯的遠房表哥出面,借了他們錢,才把這件事擺平。
最後她對我說,我能找到一個願意接納我的男人,已經很不容易。現在的我只想離他們遠遠的,去擁有一個正常人的生活,我不想我的一生都被他們拖累進無盡的深淵。表哥的錢我會慢慢還,這也是我作為子女,對他們盡的最後一點孝道了吧。
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無憂無慮地在父母的關心和呵護之下,健康快樂地長大,還有一些人,他們的原生家庭並不幸福。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內心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他們會孤僻敏感,會自卑或者極度的自私,他們的心智很難健全,渴望被愛,又患得患失。
就好像是患上了一場難以根治的病,不論以後來到了社會,如何的自我調節,都無法徹底將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抹去。
或許在你身邊的很多人,並沒有像這個女生這樣,原生家庭如此不堪,前半生經歷如此慘痛。但是你一定也見過那些父母離異的孩子,在長大之後,他們總是會養成討好的性格,會去主動為別人犧牲太多,而不求回報。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也是這樣的不幸,如果你從小就沒有在足夠多的父母關愛下長大,那麼一定要記得對自己好一點。在你有了足夠的能力之後,去為自己爭取來一份穩定平淡的生活,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幸福從容。
後面和這個女生聊天的時候,她告訴我,她現在的婚姻很幸福,老公很愛她,公婆也很開明。她說,兩個人計劃在明年要孩子,她已經想好了,有了孩子以後,一定不要讓孩子重蹈自己當年的覆轍。他們要努力做一對好的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快樂地長大成人。
其實養育孩子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當中,作為父母,我們更要時刻提醒好自己,最重要的是給孩子營造出一個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圍,如此才能有益身心,讓他們無憂無慮的成長。
尤其是在十歲以後,當小孩逐漸進入青春叛逆期時,作為父母,更要注意和孩子之間的正向溝通。最好是和孩子成為朋友,他們才能夠願意向你敞開心扉,去向你訴說自己的秘密和青春期的心理。
在這裡瓊笛要向大家推薦一本書,那就是陪伴教育專家劉稱蓮所著的《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講述瞭如何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與孩子和平地相處,在他們青春期,各種心理萌芽的時刻,疏導他們的情緒,做他們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而不是隻知道以家長的身份去打壓孩子,強制地要求他們必須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如何養育孩子,永遠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最重要的是,我們曾經在原生家庭當中遭受的痛苦和悲傷,不要讓孩子再重新經歷一遍。我們不要成長為自己曾經恐懼的那樣的大人,讓你的孩子在你精心的照料和呵護下健康茁壯成長,也算是我們對於曾經的自己一點遺憾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