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 同學的書遺忘在教室, 讓我陪他去取, 我表示答應, 嘴上順口說了一句:“你可真是一個丟三落四的人”
沒想到同學聽完這句話輕輕地皺了皺眉頭, 然後一本正經地對我說:“你不應該這樣隨意定義一個人, 很不禮貌”
聽了他的話,我當時只是有些詫異。但隨後的一整天我開始思考,竟然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
我說出“你是一個丟三落四的人。”這句話時,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實質上是一種極不負責,毫無根據的人身攻擊。我僅僅因為同學沒有帶書,就肆意地對他進行了負面地評價。這不僅讓聽的人很不舒服,更體現著說話的人低下的情商和教養。
而且,當時他迴應我時,說的是:“你這樣做很不禮貌。”,而不是“你是一個很不禮貌的人。”前者讓我第一個反應是思考自己到底如何不禮貌。儘管是反駁,他說的話卻完全沒有讓人有不舒服的感覺,想到這裡,我的無知和對方的教養使我產生了深深的愧疚和自慚形穢的感覺。
同時,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在肆意評價別人時那麼的輕易、理所當然?
想到這裡,我驚恐地發現從小生長的環境竟然就是這樣的。
到現在為止,許多家長和子女交流的時候依然是從不考慮子女的心理感受,接受能力,只顧著輸送自己的價值觀念,完全不在乎子女做事的初衷。他們會透過一件小事、小錯誤強行上綱上線到對你整個人格的評價上。
比如:
女兒:“媽, 我想養一隻狗。”
媽媽:“養什麼狗,整天就知道做這些沒意義的事,學習上怎麼不這麼花心思呢?”
女兒:“……”
這裡的母親完全沒有就事論事,而是透過養狗得出了女兒對學習不上心,從而肆意指責女兒一番。如果她稍微考慮一下女兒的心理感受,可能就會說:“養狗需要大量時間,會耽誤學習。”
再比如:
“兒子,你襪子洗了嗎?”
“還沒, 我等會洗。”
“等會什麼!你這人怎麼這麼懶惰!做事就不能麻利一點麼?”
這裡,母親同樣透過沒洗襪子,直接得出兒子是個懶惰的人。但這裡的兒子一定懶惰麼?他可能是一個每天熬夜到凌晨學習的勤奮少年呢?
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人,久而久之會誤以為這樣的交流方式是親密的人之間正常的交流方式。
當他的性格成型以後,高中大學期間便很難再糾正過來。而造成的影響就是,他會把這種交流方式潛意識地帶入到未來的生活中去,然後隨時隨地讓身邊的人不舒服。
比如.
“我為什麼這麼胖啊。”
“你好吃懶做唄。”
“……”
“我想去圖書館了。”
“你整天都在圖書館,就是個書呆子。”
“……”
“我今天不想跑步了。”
“看吧,我上次就說了你是一個做事半途而廢的人。”
“……”
試想一下,假如你是上述例子被攻擊的一方,還會願意繼續和對方做朋友嗎?如果會也是因為對方有可利用的價值。否則,沒人想和一個總是說話讓人不舒服的人聊天。
我們都明白為人處事的重要性,但在學會為人處事之前,應該先學會如何說話。
很多人會說場面話,會拍馬屁,會打官腔,對待不熟的人時,尊重對方,語言得體。
但關係越近,越親密,反而隨時隨地都在指責、貶低。
貶低是一種傷害,而你不會隨隨便便的去傷害一個陌生人,因為可能會捱揍。
我們在給別人做出負面評價的時候,其實有一個潛在邏輯是:我不是這樣的人。而進一步思索,這種邏輯的背後隱藏更深的含義是:他是這樣的人,我不是這樣的人,所以我比他高尚。
在與朋友相處的過程中,時時刻刻都在貶低別人的人,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內心自卑,總是在潛意識中透過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從而獲得心理上的舒適。這種行為的本質是自私、自負、不自知的表現。
那時,那位同學的一句話讓我思考了很多,有一種驀然驚醒的感覺。回首往日,我因為自己的無知、自私、自卑說出了多少傷人的話卻還不自知,反而沾沾自喜,以為這是一種直爽,時至今日悔恨不已。
一個正常的聊天的執行方式是:講故事, 談感受, 少評價, 就事論事。
而能夠學會就事論事, 或許已經很會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