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孔子有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當人去到四十歲的時候,就該有不迷惑且闊達的人生態度了。隨著年紀逐漸增大,到了五十歲,我們就該懂得這世間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了。

而所謂的“不惑”,亦或是“知天命”,全都是在為人之六十歲的到來而進行鋪墊。

《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一眨眼就過了。當我們奮鬥到了60歲,準備退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安排往後餘生的養老生活呢?

其實,談及“生活”,我們免不了的就是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與不同的人去相處。工作的時候要跟同事相處打交道,那麼退休了,也一樣要跟不同的人相處打交道。

不管我們到了多少歲,都不可能活成一座“孤島”。社會是群居的社會,而人也必然是“群居”的人。如何與人相處,這是我們一輩子的必修課。

有些人認為,我喜歡孤獨一個人,所以就不用跟人打交道了。但是,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而已。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社會里面,又有誰能不需要和別人進行“溝通交流”呢?

人到六十,不管我們混得怎樣,有沒有錢,都必須要跟這四種人“搞好關係”,為餘生鋪路。

人到六十,要跟“老伴”搞好關係

有道是“老伴,少年夫妻老來伴。”

年少之時,我們身旁空無一人,就只剩下自己。所以,內心的孤獨會驅使我們要去尋覓一個“伴侶”。如此,我們便跟喜歡的人喜結連理,從而成家立業。

在這個逐漸老去的過程中,如果不出意外,那麼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的人,應該就是我們的“老伴”了。

不管他變得怎樣,是醜了,還是囉嗦了,亦或是不講理了,他都是我們一生的依靠,一生之伴侶。也許這就是緣分,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融的命運。

人到六十,我們也退休了,望著身邊的年輕人,其實我們也難以融入到他們那個群體當中。而只有我們身邊的老伴,他在一直地守護著我們。

也許他說話總是直衝衝的,不懂得體諒人,可他總是默默地為你燒飯做菜,簡簡單單地過好每一天。這,就是一種無形的幸福。

老伴和我們之間,並不僅僅蘊涵著“夫妻”之情分,更蘊含著“戰友”的情分。因為他們,是我們這一輩子的人生戰友。

人到六十,要跟“兒女”搞好關係

《增廣賢文》有言:“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兒孫他們有自己的福氣,我們也不需要為他們過分操心,讓他們自由地活出自己的人生便好。

可是,對於年老的你我而言,卻要懂得跟他們有一定的“關係”,多與他們溝通,明白他們的所思所想。只有雙方之間能相互體諒,才能有“親情”的存在。

人到六十,為何要跟“兒女”搞好關係呢?

不管我們多有錢,倘若沒有了兒女的陪伴,少了兒女的問候,也許我們的人生就是不完滿的,也是有點失落和空虛的。

兒女,倘若他們有孝心,終究會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而這樣的責任,不僅僅他們需要承擔,我們也需要承擔。如此,相互寬容,相互照顧,這才是“親子”之間的真感情。

人,其實都活得不容易。兒女有自己的生活,我們有自己的生活,雙方都不相互“為難”,其實這才是人間幸事。

人到六十,要跟“老友”搞好關係

古人常說:“朋友遍天下,知己有幾人。”

我們大多人活了大半輩子,認識的人沒有上萬也有上千上百了。可是,在這千百人之中,到底有多少人跟我們有“真摯”的情誼呢?

其實,真正能相伴我們到老的“摯友”,不過是二三人罷了。可就是這二三人,他們能帶給我們老年時的歡樂和愉悅。

見過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不是今天跟老友去旅行,就是明天組團去爬山,日子可謂是越過越精彩了。

可如果我們和老友的關係不好,或者說沒有什麼朋友,其實我們的內心終究是會孤獨的。說實話,多個知心的人來陪我們聊聊天,這已經很讓人感到幸福了。

人這輩子,能遇到相識幾十年的老朋友不容易,能遇到懂自己內心的知己更不容易。如此,好好珍惜他們,這才是我們該做的。

人到六十,要跟“自己”搞好關係

曾有人寫道:“人這輩子最該討好的人,並非是上司老闆,而是你自己。”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面,我們接觸最多的人,並非是旁人,恰恰是我們自己。因為這世上最懂我們的人,還是我們自己。

有些人把心思全部放到了別人的身上,認為討好別人就能收穫真感情。可是,等我們有所經歷之後,我們就會明白,越是討好別人,越是活得卑微。

一個有想法的人,無論他到了多少歲,都會跟自己言和,都會體諒寬容自己。要知道,也許誰都不希望我們過得好,可我們自己卻是想自己過得好的。

曾有作家寫道:“你的朋友會背叛你,你的妻兒會背叛你,可只有你自己,是永遠忠於你自己的。”

人到六十,不管自己變得怎樣,不管前半生是成功了,還是不怎麼順心如意,都要跟自己說一句,辛苦了。

人,只有戰勝了自己,才能戰勝別人。人,只有活好了自己,才能帶給身邊的人幸福。如此,在往後餘生裡,多呵護自己,多愛護自己,別讓“真我”敗給了時光。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深度剖析流浪大師“殉網”的根源,大家暢所欲言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