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傷,需要一輩子來治癒。
一個家庭之所以是一個人一生的宿命,不僅僅單純指財富和物質基礎,更有精神世界的家風滋養。
有時候每段婚姻,每個家庭之所以夫妻間不幸福,無法真正掌握親密相處的要領,並不是智商不夠,而是從小耳濡目染下已經習慣了本能的應對方式,那是父母間相處的模式。
每個人對愛人態度的不同,其實和自己原生態家庭下,父母感情關係有直接的影響,說穿了,我們的婚姻大多由於父母感情潛移默化的結果,也因自己和父母關係最終出現的結局。
父母多半的相處模式在爭吵,冷戰,漠視中度過的,而我們也大多會有一個“我為你好”的父母雙親,從童年開始,因此大多數人對愛的渴求都是求而不得的。我想當面對父母感情不和諧時,很多子女都會暗自發誓再也不會過這樣的日子,但最終,他們親密相處的互動模式,也會成為將來自己在矛盾突發時的應對態度。
而子女對父母的依戀,由於嚴厲自我的方式態度,從而讓這種不安會顯得更加無助彷徨,人會本能尋求自己的安全自保方式去應對外界的一切狀況,因此,除了夫妻關係婚姻的模式之外,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態度,也同樣是造就兒女婚姻不幸的重要核心之一。
我們一邊期待,一邊恐慌,一邊冷淡,又一邊希望被溫暖,而哪怕對方主動迎合,又會不自控的做出說出一些傷人的言語,其實希望的無非是對方再次的肯定與耐心,讓空虛寂寞不安的心靈感到踏實。可當兩個人都有各自境遇與不同遭遇的情況下,就會形成相愛相殺的悲劇。
雖然愛,但卻拒人以千里之外。通常我們會定義為屬於逃避型人格,而一旦形成這樣的個性,想真的擁有一段美滿的婚姻和感情,並不容易,他(她)們要求絕對的隱私和空間,卻又極度需要對方主動給予肯定。所有的質疑有時並非不信任愛人,而是不信任自己。
我們激烈的表達亦或者本能的逃避態度,其實不過就是源於兒時內心的創傷所導致。
在《關係的重建》中作者精神學家阿米爾·萊文和心理學家蕾切爾·赫爾勒把成年人由於成長經歷會將依戀關係分為三大型別: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這也是迄今親密關係科學成果。
所以兒時與父母的關係,直接也影響到了自己未來的人生。
而當提到當父母傷害了我們如何修復這個關係,不是揭開傷疤,瞭解父母對自己有多糟糕,讓自己很受傷,害得自己才這麼悲慘,這麼不招人喜歡,不是父母自己沒有這樣的結果。這不是需要做的,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有效方法只有一條路,就是感激他們。因為別無選擇,只有意識到也願意面對事實真相,我們才可能做出改變和調整。
《心的重建》中說,其實沒有人能夠背叛我,現在的我已經看透背叛,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足夠獨立完整,成為了那個自尊水平很高的人,任何人的態度和改變,對自己的傷害都是有限的。
就是因為我們將幸與不幸完全傾注於對方,依賴於對方救贖,從而就會疊加自己的不幸人生,從此刻起,接受既定不可改變的事實,也開始自我滿足成全,不依賴於任何人成全自己,可能人生會變得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