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不被需要”,那麼在這段關係中,這個人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就像題主的老婆,面對生活壓力的時候,她需要的也許只是溫暖的家和伴侶的陪伴,可是題主用錯了方法,於是當能夠滿足她需求的第三者出現的時候,她情感的天秤很快就發生了傾斜。於是,和題主分床睡,不再允許觸碰她的身體,過年都不願意回家.....
在這段婚姻中,題主的“價值”正在逐漸消亡。
近代經驗主哲學家喬治·貝克萊說:存在即被感知。這句話包含的意思是,一個事物,當它被另外一個心靈看見,才能證明這個事物存在。
在客體心理學中,處於社交關係的社會人,在與他人進行交往互動過程中,他人對我們的行為有所反饋,這些迴應,才能證明了我們所發出的訊號是存在的,所以我們也存在。
婚姻關係是由“需求”構築的,當“需求”消失了,除了一紙法律文書,便什麼都不會剩下。
一、婚姻制度經過了漫長的發展,卻依舊是各種供需關係的綜合體
1、“愛情為本”的婚姻是現今社會婚姻關係的主流思想
讀者小娟是一個四歲孩子的母親,在一次旅行途中遇到了現在的丈夫小文,兩人透過聊天發現彼此都有感覺,又有很多共同的興趣愛好,於是便談起了異地戀。
透過三個月的異地戀愛兩人覺得,對方應該就是那個可以相伴一生的人,於是便結了婚。小文來到小娟的城市生活,沒多久就生下了一個兒子。
在旁人看來,小文表現出來的狀態是顧家,且很愛小娟的,他們的這段婚姻似乎是很幸福,小文是家中的主心骨,負責大部分家庭開支,小娟雖然也有自己的工作,可是工作內容輕鬆,主要精力都放在帶孩子身上,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可是小娟找到我的時候的第一句話卻是:老師,我出軌了,我該怎麼辦?
小娟說,在這個家裡,小文從來不幫忙帶孩子,也從來不會做任何家務,就算小文休假在家,他也不會主動去替小娟分擔,幫忙接孩子放學之類的。
小娟每天的時間都被填的很滿,送孩子上學、工作、下班、接孩子放學、帶孩子、做飯、做家務,照顧小文……小娟覺得,她活得很累。
在這些年的生活中,小文也很少關心小娟的情緒和感受,他有著北方男人特有的大大咧咧,小文覺得生活就這麼回事兒,我把家裡的錢管夠,不就行了麼?哪有那麼多感受,那麼矯情?小娟覺得,她快要撐不下去了。
我問小娟,當初為什麼只認識了三個月,而且還是很異地,並沒經過很長時間的相處就決定結婚了呢?
小娟說,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是愛他的。
2、婚姻中不止包含了愛情,“出軌”並不能解決婚姻中的問題
在美國教育學家斯蒂芬妮.孔茨的《婚姻與愛情的前世今生》一書中指出,實際上,“愛情應該婚姻最根本動機”這樣的觀念是18世紀才出現的,而這樣的觀念在當時被認定為:激進的新觀念,因為和當時,世界上大部分社會都將婚姻看作一種至關重要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相比,這樣的觀念是革命性的。來到19世紀,愛情為本的婚姻被浪漫化,繼而在20世紀婚姻關係則演變得更加情慾化。
實際上,這個革命性的新型婚姻體系萌生之初,便顯露出了不穩定的徵兆,這種不穩定性在20世界末期走到頂峰。
因為在絕大部分的歷史中,婚姻首先並不是為了滿足個人需求,男女情慾,和繁衍後代而生,它和這些有關,可是也與獲得更優秀的姻親,增加家庭勞動力有關。
所以說,婚姻從根本上說與愛情是無關的,作為一項經濟政治制度,它是不能以愛情這種不理智的東西作為基礎的,而隨著婚姻的演化來到現代,它被賦予了更多的時代特徵,才成為了“愛情本位”的存在。
對於小娟來說,在她這段“愛情本位”的婚姻中,她感受不到“愛情的存在”,她覺得,愛情消失了,於是出軌隨之發生。
可是小娟卻不願意離婚,她甚至不願意被老公知道自己出軌的事實,這與大部分女性出軌者,一旦精神出軌便會離婚尋求新的幸福相悖,這又是為什麼呢?
同樣是需求所致。
二、 出軌者的動機通常是尋求“被滿足”,當婚姻內無法完成便會向外求索
在家裡操勞的疲憊,和得不到丈夫的關愛,讓小娟對這段婚姻心灰意冷,就在此刻,小力出現了。
小娟說,為了孩子她並不想離婚,她對小文也並非完全沒有留戀,只是那種孤獨感和無力感太強烈了,自己就像一個溺水的人,才會拼命抓住小力這根稻草。
小力剛剛大學畢業,是小娟工作組的一員,一開始只是在小娟實在太忙的時候,幫小娟接了一次兒子,這次之後兩人便熟絡了起來。
小力對小娟的關懷可以說是方方面面,小到一杯熱茶,一份工作報告,大到傾聽小娟的抱怨,開導她的情緒,都是無微不至。
小力從未向小娟要過承諾,沒有要求小娟離婚,他說,只是在小娟需要的時候陪著她,他便滿足了。然而小娟的內心卻一直備受煎熬。
首先是道德感的自我批判,讓她喘不過氣來,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電視連續劇中那種出軌的女人,她知道這是錯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可是,她忍不住,特別是當小文的漠然讓她受到傷害,她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去找小力;
其次,是對丈夫和孩子的內疚,平心而論丈夫沒有做過任何錯事,沒有對不起他,四歲的孩子也是無辜的,她的行為直接導致了這個家庭會有破碎的可能,孩子也將遭受不可預估的影響;
最後,是深深的恐懼,她很害怕出軌的事情曝光,紙是包不住火的,一個謊言需要千百個謊言去圓,出軌一旦被發現,不管她無法在單位繼續呆下去,這個行業她都可能再也混不下去了,小力同樣如此。
我問小娟,你和小文聊過自己的感受嗎?
小娟說,聊過,可是說不通,每當自己向小文袒露內心的脆弱,和需要被關懷,小文的態度都是—拒絕,拒絕深入溝通,拒絕商討解決方案,然後就一句:不要這麼矯情,結束談話。
於是我建議,讓小文和小娟一起接受諮詢。
三、一切都還有機會
與小文的溝通一開始很不順暢,就如同小娟說的那樣,他拒絕任何形式的探問,內心構築的防禦工事非常強悍,不願意將真實的感受說出來。直到最後,我透露出了他和小娟的婚姻,極有可能因為他拒絕溝通而岌岌可危,他才願意逐漸敞開心扉。
其實,對於小娟獨自持家的辛苦,和內心的受傷他是看得到的,只是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就主動忽略了這些資訊。他覺得,反正小娟一個人也不可能把孩子養活,小娟是不可能離開他的,那這日子就湊合著過吧。
他覺得,小娟需要他。
而透過更加深入的溝通,我才瞭解到小文拒絕溝通的深層次動機。小文的初戀很痛苦,他的初戀物件沒有留下任何理由就和他說了分手,然後轉身就和其他人在一起了。
小文說,那個時候他們還在讀書,兩個人沒有那麼多的世俗觀念,就是單純的你喜歡我,我喜歡你,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他們約好了考同一所大學,大學畢業了就結婚,可是忽然之間一切都變了,小文完全處於一臉懵逼的狀態。
小文說,再努力又有什麼用?反正最後都是一個人。
1、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會不停受傷,傷痛會構成我們如今的行為模式,療愈還是執著?
美國身體體驗療法的創始人,生物物理學家、心理學家彼得.萊文在他的《啟動自我療愈本能》一書中說道:“心理創傷是人生中存在的一個事實,然而,它是可以治癒的。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透過適當的指導和支援使其發生轉變。心理創傷完全有可能轉化為心理、社會及精神覺醒和進化中最巨大的力量之一。”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中都會不停受傷,這些傷痛一點一滴構成了我們如今的行為模式。
對於小文來說,初戀的傷痛讓他形成了這樣一個概念:任何努力都是徒勞的,最後的結果都是失敗。從而對眼見的事實,感受到的情緒視而不見,選擇了迴避,而正是因為潛意識的這個概念的存在,才會造就他在一段新的感情,婚姻中走向了失敗的可能。
“為什麼選擇和小娟結婚?”我問小文。
“愛她這個人,也愛這個家,還有兒子”小文說:“我不想離婚”。
2、以“需求”作為起點,在關係中療愈,迎接新生
在這個案例中,小文首先應該直面自己內心對小娟的“需求感”。
他是需要小娟的,儘管在生活中他可以選擇性忽視小娟的一切不滿和委屈,可是一旦向他發出“小娟會因為這個離開你”的訊號,他就會馬上拉響警報。
透過回溯過往,小文也明白任何一段親密關係,就算是初戀那樣純粹的感情也存在一種“供需平衡”,就算沒有經濟、社會、家庭的方面權衡,也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匹配導致了初戀的離開。
失去了就是失去了,無論是想方設法去彌補,還是就此絕望無所作為,都是極端的處理方式,會造就很多千奇百怪的問題,唯有放手,放下執著,著眼當下的關係,在關係中去療愈過往,才能獲得新生。
在我的建議下,小文開始學習捕捉自己的情緒,每當感受到什麼,都馬上記下來,然後隨時跟我溝通。
比如,某一次,小娟像以前一樣下了班之後,馬上忙著給孩子做飯,忙裡忙外,小文給我發信息說,他忽然感覺到心裡堵地很難受。
我告訴他,你可以主動詢問小娟是否需要幫助。
小文照做了,然後告訴我,他發現自己的內心鬆動了,感受到了一種未曾感受到的平靜和自由。
再比如,某個週末,小娟正在睡覺,孩子卻吵著要出去玩,按照平時的習慣,小文是會把小娟叫醒讓她去帶孩子的,這時候小文忽然感受到焦慮,於是我建議他不要吵醒小娟,而是自己把孩子帶出去。晚上的時候小文回覆我說,小娟那天異常開心,他也覺得很開心,兩人好像又回到了最初相識的感覺……
在夫妻二人同時接受諮詢之後沒多久,小娟告訴我,她和小力說清楚了,二人再也沒有聯絡,小文也在逐漸發生改變,現在一家三口是真的幸福又甜蜜。
是的,“需求”是人類行為的原始驅動力,無論是在社交關係中,還是親密關係中,還是婚姻中,我們都渴望被看見,都渴望被需要,通常我們所說的“主動求助”,“主動示弱”也都是這個意思。
在很多時候,問題一旦發生,我們會習慣性地向外尋求解決,甚至是走向另一個極端,但是矛盾通常都不會這樣消失,作為人類來講,一切都朝前看,才是科學而正確的處理方式。
我是你的朋友戴夢令,有情緒疑惑,可以說給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