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開始考研了,在眾多關於考研祝福和考研心態方法分享的話題裡面,有一條並不算是火爆的話題:00後將成為考研主力,至少10萬 80後還在考研。
資料顯示,有10萬上學比較早的00後,已經投身於考研大軍,同時也有10萬80後努力備戰考研。
過了25歲,考研原因會更復雜多元。
有的人,32歲才意識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有的人,對自己一直有著高的要求,還想再看看自己還能做成什麼事情。
有的人,想給孩子做一個表率。
有的人,立下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是要先立業再成家,實現目標之前不約會不戀愛……
在社會角色定義裡面,人的很多選擇都要看歲數,到了一定歲數,就應該是成家立業。當上有老下有小,就不應該再理想主義,不應該妄想回到校園,求知上進。
我26歲決定考研那一年,孩子5歲。
把這個決定告訴我的爸媽的時候,他們覺得我鬧著玩:你應該趁孩子在幼兒園適應了,抓緊找個工作。工資低,無所謂啊,環境差,無所謂啊,誰不是這樣過來的。你工作了,賺錢了,我們也好跟街坊鄰居說。
可想而知,我承受的壓力,可不光是帶娃五年,要重新拿起書本考研。還有親人的指責和不理解。
我沒妥協,有半年多的時間,沒有跟父母提過我考研的事。
那段時間,孩子照常上幼兒園,因為已經適應了,基本上能夠全勤。每天送走孩子後,上午7:30到下午3:30,我有了一個比較獨立的完整的時間學習。
數學、經濟學,英語和政治,一科一科啃下來。期間用光了兩大把的筆芯,寫了20多本筆記。
焦慮失眠也是常態。考研那兩天,沒有睡著覺。只能把提神的飲料,放到保溫杯裡,帶到考場。考試過程中也有緊張到額頭冒汗,但是半年多的備考,還算穩得住。
讀研的生活怎麼樣?
總體而言,還不錯。
我讀的是全日制學術型研究生,基本上不需要花錢的,每年交學費8000,每個月給補助800。研三的時候,補助漲到了1400。
研究生獎學金也是非常可觀的。我的成績屬於一箇中等略微偏下,我三年都是拿的三等獎學金,每一年大概是3600左右。
成績好,科研做的棒的,獎學金能有一萬左右。
三年的時間,只要好好利用起來,就會有很多收穫。
選擇很多元。
熱愛科研,就認真讀文獻做研究,甚至繼續讀博士。
想嘗試工作,就去給大城市或者大平臺的公司投遞簡歷,爭取跟著團隊做專案。
我情況特殊,因為孩子上小學,沒辦法去外地實習。所以我三年時間,考了註冊會計師和稅務師。靠著寫文章投稿和做自媒體,每個月收入還算可以。
對那些中年人而言,到底拼個什麼勁兒?
我曾經是大齡考研大軍中的一員。
也在30歲的“高齡”,和我的同學一起成為了應屆畢業生。
對很多成年人而言,做出考研這樣的決定,多半是迫於無奈或者深思熟慮過了。他們有著更清醒的認知,也更早認識到了社會的殘酷,考研這個決定,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還不算差。
如果已經準備去做,那就別管別人怎麼看,只管好好努力就行。
如果成功上岸,三年的時間,認真籌劃,一定有所收穫。
每個人可能有每個人的無奈和執念。有時候,學習是一種剛需,有時候,也可能只是低谷期的一種暫緩方案。
無論何種原因,什麼目的,當有勇氣去嘗試,把念頭轉化為行動的時候,已經是一種成功了。
希望每個80後還在考研、考公、考證書的人,都能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