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01-

我不知道,這是第多少次,阿吉給我抱怨她那個蠢同事了。

她口中的“蠢同事”,我有幸見過一次。

初次見面時,我對他的印象出奇的好,聽他講話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那天阿吉臨時有事,拜託我將一份很重要的檔案送到他們公司,並且叮囑我一定要親自交給他們老闆手裡。

我接到任務,絲毫不敢馬虎,火速趕到他們公司後,老闆卻不在,接待我的正是阿吉口中的那位“蠢同事”,一個打扮的清清爽爽,言談舉止大方有禮的男孩。

得知我是阿吉的朋友,並且是來送一份很重要的檔案,他先是關切地詢問阿吉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緊。

在確認阿吉身體無礙後,他又說了的一堆冠冕堂皇的話,在我跟前把阿吉誇的完美無瑕。

大致意思就是,阿吉工作認真,能力很強,很熱心腸等等。

他在誇阿吉的同時,還不忘把我也誇了一翻,說我有責任心,辦事靠譜,值得託付,吧啦吧啦一堆。

期間,我有好幾次特別想打斷他,阿吉交代我這是一份他們競標用的重要檔案,需要他們老闆親自稽核後,才能發給其他同事。

我怕耽擱了事情,也想盡快把檔案交給他們老闆好回去給阿吉覆命。

就見縫插針的問他,你們老闆大概什麼時候回來?

對方一聽,又開始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話,什麼老闆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平日裡時間規劃很嚴謹,時間管理很嚴格,突然離開公司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讓我耐心等待。

我心想,你到底說了個啥?

-02-

等了差不多四十多分鐘的時候,我實在等不下去了。

索性自己要來他們老闆的聯絡方式,簡明扼要的說明來意,他們老闆沒聽我說完,就從一個側門的小會議室鑽出來了。

老闆看到我,先是一番感謝說一直在等這份檔案,然後

轉頭責問阿吉的那位同事,有客人來送重要檔案,怎麼不敲門去通知他?

對方回答說,見辦公室沒人,以為老闆有重要事情出去了,就沒有打電話去打擾。

老闆一聽,只能無奈的對他擺擺手,示意他去忙。

阿吉同事的這頓操作,瞬間讓我明白了阿吉之前所有的抱怨和無奈。

看起來,這個同事說話用詞恰當又得體。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得體,讓他既不能把話說明白,對方也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什麼。

-03-

其實,阿吉同事這種情況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見的大多數都是既不會說話,也說不清話的人。

例如,現在突然讓你給介紹下你身邊最要好的一位朋友給另外一個人認識,你會怎麼介紹?

大部分人,都會是介紹下對方的姓名和年齡,然後想再補充點的話,也只能是乾巴巴的說,他人很好,他很熱情,很善良,很幽默等等。

具體是怎麼個好法,怎麼個熱情法,怎麼個善良法,怎麼個幽默法,說了半天對方也完全不知道,哪怕是這個人就坐在你對面,你也看不明白。

但是我見過真正情商很高說話很厲害的人,他們在介紹的人的時候,真的是寥寥幾句就讓你能快速記住對方。

例如,有一次我去參加行業的一個線下聚會,一同行的朋友說會介紹他的一位朋友給我認識。

他說,我這位朋友我們認識12年了,身邊認識的他的人都說在他身上看不到一點大學教授的架子,和他聊天你會很舒服,完全不用考慮專業和學識問題,他涉獵的領域很廣泛,只要你開口他都會讓你收穫一些很驚喜的觀點。

這簡短的一段介紹,讓我立刻腦補出一位,西裝革履,金絲眼鏡,滿腹經綸,和善可親,頭髮斑白的大學者形象。

整個上午我都十分期待見到這位教授,並且很想和他暢聊一番。

後來終於如願見到了這位教授,果然和我想象的一模一樣。

乾淨的白襯衫,熨燙平整的西裝,高鼻樑上架著一幅金絲眼鏡,他剛從大廳門口走進來,朋友就帶著我迎上去,簡單介紹後,他就主動和我握手。

聊天過程中,教授一直盯著我的眼睛很耐心的聽我說,每次我說完之後,他都會說:“你的這個想法很好”、“你的這個想法不錯”、“你的這個觀點我非常同意”。

例如,談到我的職業現狀,我說自己每天看到別人年紀輕輕就月入十萬很焦慮,就買了好多付費課程,結果卻發現這些課程實用性一點都不高。

教授從容的接過話說:“你說你很焦慮,我很同意你的觀點,你看我今年62歲了,別的老頭都開著房車帶著老伴孫子去旅遊了,我這還在掙買房車的錢呢,也是真真的焦慮”。

這話一下子把壓抑的氣氛打破了,大家都哈哈大笑。

教授風趣的說到:“我這61了還沒月薪10萬,你著急啥,買課程能化解焦慮,那就買嘛,就跟我老伴總喜歡買些個花花綠綠的絲巾一樣,能不能戴著滿世界旅遊先不說,挨個戴著照照鏡子也能美一會吧”。

聽完又是一陣哈哈大笑,整個聊天氣氛非常舒適。

沒有說教,沒有否定,沒有賣弄學問,沒有以自我為中心,真的就是這麼接地氣。

那天我們聊了很多,也聊了很久,臨分別前,教授拍拍我的肩膀說:“能在困境裡找方法的人都會大有作為,彆著急,找對方法,什麼時候都來得及”。

這番話,讓我覺得眼前這位教授,就像家裡的長輩那樣讓我在外面受了委屈,可以回家和他們傾吐心事,求取安慰。

-03-

故事講到這裡,我想善於思考的人,可能已經從這些對話裡,總結出了一個方法了。

那就是,優秀的人,他們說話有一個共同點,即避免使用“形容詞”。

大多數人在平日裡說話的時候,都很喜歡用各種形容詞來來體現自己的學識或例如 “熱情”、“善良”、“有責任感”、“幽默”、“漂亮”等等。

這些形容詞,會讓你的表達很模糊,越是喜歡用形容詞人,看起來都很有文化,實際上他們壓根沒有把一件事情說明白。

就像上文提到的阿吉的那位蠢同事,總是說一些讓人聽起來冠冕堂皇卻又毫無用處的“廢話”。

那不用形容詞說話的,該用什麼詞來把要說的事情表達清楚呢?

記住,一定要多用“描述性”語言。

以那位朋友介紹教授為例,他為了說明接受平易近人,他說身邊認識的人都說教授沒有一點架子,你看這就比平易近人幾個人更具體,更有說服力了。

其次為了說明教授很有學識情商很高,他又說,教授涉獵範圍很廣,無論我說什麼話題,都能找到共同方向。

這樣的介紹,就很具體,讓你能快速明白對方給你描述的這個人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說話的人描述的越清楚,對方聽的越明白,你們的談話也就越愉快。

我們溝通表達的目的,無非是讓聽者理解你,會說話不一定是把話說的多麼漂亮,多麼圓滑,能把話說清楚,就已經了不起了!

1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如果所有人祝你快樂,那我祝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