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所得,每十個人之中大概有一半的人會經歷迷茫。迷茫的大多數都會因為不知道前路該走向何方,說得直白一點也就是對於未來而產生迷茫。
“我今年三十有五,目前在一家工廠工作,月薪5000元,生活壓力很大。我想要改變現狀,卻又不知道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我剛畢業不久,正為了擇業而迷茫,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工作,該如何辦?”
“工作十年,每個月拿著固定的工資,對於目前工作沒有任何的動力,收入遠遠不及日常開銷,我應該如何辦?”
……
蘇格拉底曾說過:我們想要做對的事,需先認識你自己,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能左右自己。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
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有時候,我們之所以陷入困惑找不到破解之法,並不是因為自己沒有能力與本事,而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去應對。
當你對未來迷茫時,不妨這樣做:
一、把所有的痛苦、彷徨、迷茫先放在一邊,先平復自己的情緒“所有的經歷都是必然,不摔跤永遠不知道哪裡的路最平坦。”人之所以痛苦、彷徨、迷茫不外乎以下幾個因素:
一是,對於自己的期盼太高,而又無法完成,能力與野心不成正比;
二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追求的是什麼,即便清楚自己的追求,也無從下手;
三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既然如此,還不如將所有的痛苦、彷徨、迷茫暫且先放一邊,先平復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東西,但它卻具有一定的“能量”,它潛伏在每個人的體內,操控著你的言談舉止以及思想。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要先學會平復自己的情緒,不然就很有可能因為情緒過激而做出一些過錯之事。
旬子曾提倡:治氣養心",用現代語言來解釋:"治氣"就是調理情緒。"養心"剛是注意心理衛生。要求人們做到情緒常穩定,心情恆舒暢。俗話說:"心情舒暢百病消"。
當你感到痛苦、迷茫之時,一定要先學會平復自己的情緒,給自己一個好的心情。只有保持心情舒暢,才能夠做出理性且正確的判斷,才能不被瑣事牽絆。
二、學會獨處,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強大獨處是一項技能,尤其是對於現代人來講,想要做到獨處非常不容易。
我們身處的是一個喧囂的世界,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離不開人情世故,離不開華而不實。
成天在這樣的日子裡來回穿梭,難免會心生厭惡,甚至麻木不仁。找不到方向,認不清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純屬必然。
三毛曾說過:“心若沒有棲息,到哪裡都是流浪。”
想要給自己心靈找到一塊棲息之所,最好的方法就是獨處。一個人獨處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適應孤獨,比如讀書寫字、修身養性,再比如給人生做規劃,更清晰的思考未來的方向。
獨處,能讓一個人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強大,當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才能能更深層次地認識到自己。
三、尋找自身優勢,結合優勢做出正確選擇大多數人的迷茫,都是對於未來的迷茫。未來的迷茫,大多則是因為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比如,不知道自己適合怎樣的工作,不知道自己該找怎樣的工作。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自己的優勢,對未來迷茫不知所措時,學會從優勢出發。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你能言善辯,你可以考慮未來往銷售方面發展;
你喜歡做菜,可以考慮未來往廚師方面發展;
你喜歡拍攝,可以考慮未來往攝影師方面發展。
優勢的好處就在於有助於自身更好的找到發展方向,利用好優勢,也許會有新的可能。
當然,有人可能會問,我沒有任何優勢怎麼辦?
沒有優勢可以結合自身興趣愛好,你喜歡什麼自然可以選擇相應的工作,前提是你選擇的工作貼近現實,而不是虛無縹緲,更不是不切實際。
四、多走動,多學習,多看書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可以選擇到外面去走走看看,去發現新的事物,從中尋找靈感,沒準能獲得不錯的收穫。
要多學習,書中自有黃金屋。有些時候,你想要的答案,書中能夠給你提供,你所遇到的困惑,書中也能給你提供方法。
在最好的年華,實在迷茫,也不要浪費時間,一定要將有限的精力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之上,如果你找不到自己該做什麼,那就選擇學習,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增長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