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老家了。”
“這麼突然...”
“我也沒想到,老闆覺得yiqing影響又加重了,資金短缺,就把我們所有員工遣散。我也不想再找工作了,剛好爸媽催著回來。”
哎,這又是一段逃離北上廣的佳話。“其實回來好久了,只是沒敢告訴大家,覺得好像是因為自己混不下去了,回來也沒少被人擠兌。最近家裡的親朋好友都知道我回來了,有的給介紹物件,有的拼命挖苦,還有的坐等看我當無業遊民的笑話。”
“你還無業遊民?隨便接個影片剪輯的活不都過萬了麼?”
“過萬,也是沒有編制的無業遊民。”
“很多人給我媽打電話,跟我兒子處處吧?年紀大了該找物件了?要不要給你閨女介紹一個呀......然後從小一起長大的那幫朋友整天叫我出去吃飯,其實都是變相相親,見了不少,沒什麼眼緣,唯一好的一點就是時間大把、錢也沒地方花,雖說是個無業遊民但也不缺人追。”
“可是,外面沒有催婚、催娃呀?”
那你,為什麼會放棄漂泊多年打下的“江山”?然後回到那個曾經“厭惡至極”的家鄉呢?
這些看起來扎心的話語,其實很多都是現實。
“哪有什麼夢想,非得背井離鄉。”
這幾天有個小朋友一直纏著我問“你覺得我該不該出去闖闖啊?”
然後我就跟朋友們聊這個事情,他們說,你沒有把自己的悲慘經歷說一下嘛?我說沒有,因為五六年前的我也是不顧一切的選擇了出去闖蕩,外面的生活不是不好,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罷了。
也跟這個小朋友說過,畢業後選擇在家上班的朋友們也過得很好,現在基本都是有車有房已婚已育,有的還混到了副處、主任什麼的,還有的生意搞得風生水起,一個月賺的不比我們少。
每個人都有夢想,只是方向不同罷了。
有的人想要努力買房安家,有的人嚮往自由的漂泊。
有的人喜歡安逸的小幸福,有的人追求風浪的洗禮。
可是,“只有在一線城市住城中村,才叫奮鬥嗎?”
他們也揹負了房貸車貸和家庭的重擔,有人身兼數職每天熬夜到三四點,有的下班之餘開著滴滴為了生活。
但他們花六千一平買到的房子,是我們六萬都不敢奢望的東西,於是我們習慣了租房的生活,開始在幾平方的空間了找著所謂“房子是租的,生活是自己的”小幸福感。
其實不管在哪,賺得多少,好像我們的生活都是一日三餐到點睡覺,人活一生,快樂就罷,何必為那些虛幻的慾望捆綁了自己?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