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了不起的女孩》中,“滬漂”情侶陸可和成楠因為婚前買房的問題鬧起了彆扭。
陸可的媽媽想讓女人能過上好一點的日子,質量高一點的生活,給他們看好了城市北邊的房子,房價六百多萬,並且說好會幫他們出一半的首付。
成楠一聽就生氣了,說他只會買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房子,不會要陸可父母的錢。
可是,成楠看上的那個南面的房子,雖然首付低,不會用到雙方父母的錢,但是附近連個商場和地鐵都沒有,於是陸可想要說服成楠接受自己父母的意見,可成楠卻直接拒絕溝通。
成楠作為未來女婿,他的這一反應,讓很多網友覺得是“不知好歹”,讓人憤怒。
這一幕,讓我想到了前幾天微博上了熱搜的浙江一帶興起的“兩頭婚”。
婚姻關係,“嫁娶”之後,真的可以撇開雙方父母和孩子嗎?浙江一帶興起的“兩頭婚”在微博竄上熱搜後,引發了很多的爭議,很多人覺得男人太算計,為女人打抱不平。然而,我卻看到了比這更殘酷的真相。
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一書中曾這樣寫道:
“在西洋家庭的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物,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而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他的主軸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夫婦成了配軸……因此,在中國的家庭裡,夫妻感情淡漠也成了尋常可見的現象。”
如今社會,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因此組建家庭,父母和原生家庭的責任,就成了男女雙方主要考慮的一點,大家都不願意吃虧,大家都想維護自己原生家庭和父母的利益。
浙江一帶的“兩頭婚”正是基於這一點考慮的。
首先,男不娶女不嫁,兩人婚後依然可以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沒有彩禮、房車以及婆媳矛盾等壓力;其次,孩子生兩個,第一個孩子隨父親姓,第二個孩子隨母親姓,統一稱父親和母親的父母為爺爺奶奶。
這一做法,表面看還挺公平的,其實往深了看,往長遠了看,就會顯得非常荒謬。
國內知名心理學家曾奇峰曾說:
“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關係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言權,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
結婚不是利益的算計,而是互相的滋養和成全。結婚不是任何一方“委身”到另一方的家庭中,而是兩個年輕人從原生家庭裡“剝離”出來,去組建新的家庭。
想讓兒女獲得真正幸福的婚姻,作為獨生子女的父母,應該有這麼一個意識:幸福家庭的關鍵,是夫妻關係高於親子關係,而不是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
沒有人會因為結了婚,就完全撇開父母,說到底,孩子們長大成人,組建家庭,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作為獨生子女家庭,如果雙方父母也有給自己孩子提供房車的經濟條件,那麼養老固然不是什麼大問題。
就我看來,老人們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們去追尋他們自己的幸福,去承擔自己小家庭的責任,等父母到了需要照顧的時候,獨生子女再把兩邊的老人接到身邊,一起照顧,也未嘗不可。
“兩頭婚”看似成全了這一代孩子與父母的親子關係,實則是犧牲了夫妻關係和父母與下一代孩子的親子關係。沒有人能保證不在一起生活的夫妻雙方感情不會出問題,更沒有人能保證女人一定能生出兩個孩子,或者是生了之後她捨得不跟孩子生活在一起?
再者說,沒有在一個傳統的“完整家庭”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很難說與父母兄弟的感情不疏離。這一茬茬的問題,其實都違背了中國人原本“家”的觀念。
因此,縱然“兩頭婚”現在一時興起,也是不可取,不會長遠的,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獨生子女問題的好措施,反而會帶來讓婚姻“變味”,變成了完全的合作模式,愈加消磨了感情。
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坦誠地和對方“共享”你的人生回到開頭電視劇中的滬漂情侶,男孩想完全憑自己的能力給女孩一個家,這個想法無可厚非,但兩家人一起努力,買一個地段更好的、周邊配套更成熟的房子,不是更好嗎?
只要房本寫上兩個人的名字,或者在買房前先把證領了,房子就是夫妻共同財產。
義大利哲學家維柯說:“婚姻的終極定義是‘終生分享命運’,丈夫和妻子叫做命運的分享者。
既然如此,那麼對方需要承擔的責任,你不可能坐視不理;你肩上的擔子,對方也不可能讓你自己獨自扛下。
夫與妻之間,說到底,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正確看待妻子媽媽幫忙這件事情,客觀的評判自己的條件和未來,適當地接受“父母”的幫助,尋求雙方最優解,才是一個男人真正該做的事情。
因此,我覺得成楠大可不必因此丈母孃想要出資幫助小兩口買更大的房子就心裡有怨氣,現實中很多男人還巴不得遇到這麼有經濟實力的丈母孃呢。
大大方方地接受,不管是對於妻子、小家庭的生活而言,還是對於未來的孩子而言,好地段、配套成熟、學位好的大房子,都會方便很多,住起來舒服很多。
也不必有什麼心理負擔,好好地愛你的妻子,以後在女方父母的養老問題上,多盡一份力氣就可以了。能少奮鬥個十年八年的,中間還少了小房換大房的折騰,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浙江一帶的“兩頭婚”,也有網友直言:處處是根,反而無根。
深以為然,其實有多少子女在長大成人之後,還樂意跟父母擠在同一個房子裡的呢?
小兩口好好賺錢買房,組建自己的小家庭,過自己的小日子,才是幸福之道。至於養老問題,多子女家庭自有子女們分擔,獨生子女家庭,那麼另一半就成了你最堅強的後盾和依靠。
好好經營好自己的小家,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夫妻感情越來越深厚,讓孩子受到好的教育,讓老人老有所依,才是年輕人最該做的事情。
要知道,只有當你過好了自己,父母的養老問題上,你才不會“有心無力”。
-END-
你覺得成楠該接受“準丈母孃”出一半首付,買更大的房子嗎?
#情感情感##情感##情感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