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說起來也有趣。

前兩天跟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聽到他在那“自我檢討”說,“騎摩托車出行的時候,只要有轎車擋在我面前,我心裡就會開始問候對方,平時開車出行的時候,看到面前擋著摩托車,我也不自覺的在心裡問候對方,沒想到我是這麼一個‘雙標’的人”。

要知道,他平時可不是一個喜歡承認自己“有缺點”、喜歡反思的人,所以這番言論還是讓我略微有些吃驚的。

當然了,這算是我覺得“有趣”的原因之一。而另外一個原因呢,就是跟他的反思內容有關,也就是“雙標”這個話題。

其實這個詞呢,也存在一段時間了,並且只要是在熱門的影片、文章或帖子下面,你就總能找到它的存在,就好像到處都有可供它生存、成長、壯大的土壤一樣。

“雙標是人的本性之一”,這是身邊某位“智者”曾經說過的話,現在想想,雖然略微有些絕對,但也還是有那麼幾分道理。

“你這樣說,可是有很大的風險,因為這句話其實等於是在否定‘多數人’。”

作為“雙標”的一員,我承認自己在曾經的某些時候也會如此,並且即便在現在也會偶爾如此。

當然,我也理解有這樣疑問的朋友的擔憂,不過對於我來說,我既接受自己也會雙標這個事實,也接受這個有時候也會雙標的自己,所以我並不會從這句話中感覺到任何的攻擊或否定,它對我來說,更多的只是一句略顯誇大的、對現實的描述,並且對於背後“為什麼我們會雙標”這個問題,我更感興趣。

不過在這裡,究竟是看重自己的情緒,還是看重可能會有的收穫,就由每位朋友自行決定了。

“事情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其實是由我們如何理解它來決定的”。

那在這個時候,我們會因為什麼而覺得“被貼上雙標這個標籤”是一件不好的事兒?

我想原因應該很簡單,那就是“在我們的認知中,我覺得‘雙標’並不是一件好事兒”,所以,當別人如此描述我的時候,就相當於是在說“你就不是個好人”。

這可怎麼行呢,我什麼也沒做錯,就僅僅是講述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怎麼就成了“壞人”呢?

因此,不能成為“壞人”、不能有“汙點”的我們,自然不能允許這樣的評價存在、自然會在被這樣描述的時候,感覺“被攻擊”、“被否定”。

當然,也還有諸如敏感、低自尊、控制慾強、缺乏安全感等次要因素存在。

“我不能是一個壞人、我不能有汙點”,其實就代表著我不接受“成為壞人”的自己、不接受“自己身上有汙點”。

我覺得“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這句話能夠很好的解釋這種狀況。

因為單個的我們,是非常脆弱、渺小的,所以我們需要同類、需要同類的支援、需要同類的力量。由此,如果我們總是被孤立、總是難以融入,內心的不安就會不斷上升,從而影響我們的身心狀況。

所以,這時候就產生了導致“雙標”出現的原因之一,那就是——我會為了更好的融入某些環境,需要刻意的調整自己的標準與言論。

而與“不被他人接受”具有同等威力的是“不被自己接受”。

可千萬不要小瞧這一點。如果自己不被外界所接受,那隻要呆在家裡不出門,一般就能“保平安”了。可如果是自己厭棄自己,那我們既不可能逃離自己,也不可能一直活在虛幻中,所以這份厭棄就會如影隨形。

“你意思是,要學會接受自己?”

怎麼說呢,這確實是每個人都必須修煉的一項能力。但也正是因為它需要藉助修煉才能從無到有,所以在能力尚不充分的時候,“接受自己”就很難做到、“接受不了自己身上的某些方面”就會經常出現。

但是,我們肯定不會坐以待斃。於是在“暫時接受不了”與“自己確實存在一些自己不認可的的方面”這兩點同時存在的時候,我們就又“雙標”來進行一種自我保護。

就比如“你還說人家胖,你也不看看你自己,這一隻手拿著奶茶、一隻手拿著炸雞的”,“我這不是胖,我這是富態”。

萬事萬物皆會按照自己的發展規律發展,所以成長是每個人必須經歷,且不能跳過、只能加速的過程。

而在這個過程中呢,其實也是一種“自我整合”、“在整合中產生‘自我’”的過程。

這兩個描述看起來很奇怪。不過稍微回顧一下自己陷入“理性與感性糾葛”中的狀況,我們就能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了。

就比如,昨天我已經下決心減肥了,可今天晚上朋友又叫我去吃自己喜歡吃的大盤雞。這時候我的內心中啊,一個聲音在說“你都那麼久沒吃這個了,快去吧”,一個聲音在說“去什麼去,現在既然已經決定了,就要認認真真的減肥”,而自己夾在中間不知道該聽誰的。

你看,我們的內心中其實有很多種聲音,每種聲音呢,代表著“我們從某個角度理解現實後得出的結論”,就如同剛剛從理性、感性的角度解讀現實後得出的“要堅持”與“去吃吧”。

而所謂的“自我整合”呢,就是在這些紛繁的聲音之中找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其實呢,“自己的聲音”就是內在的、真實的“自我”,他是有自己的考慮,並且能做出選擇。

就比如,我把“理性”和“感性”給出的答案放在面前,當作自己做出判斷的素材,然後根據素材做出判斷、選擇,接著在現實生活中貫徹。

有了這個“自我”呢,我們就不必總是活在糾結中、不必總是被內心的聲音侵擾,可在形成之前呢,內在本就是存在多種聲音的,所以出現今天聽這個聲音、明天聽那個聲音般的“雙標”,其實也不奇怪了。

在探索了“不被外界接受”與“不被自己接受”這兩個大方向之後,其實也還有“不接受外界與自己”這個方向。

其實一開始那個“騎車嫌棄開車的,開車嫌棄騎車的”例子,就屬於“不接受外界”。

那這時候你覺得,具體是不接受什麼呢?

朋友叫我去一起吃晚飯,而恰巧我出門的時候正是下班的時候,所以路上非常的堵,每經過一個路口就得等好久。不僅如此呢,路上還總有人加塞。本來15分鐘的車程,硬是走了45分鐘、本來能過去的紅綠燈,卻因為有人加塞而沒有過去,這內心裡對他人的怨恨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愈加濃烈。

那我在怨恨什麼呢?

計劃是15分鐘到,但是出現意外。而讓我不舒服的就是意外和計劃被打破。

所以,當外界沒有按照我期待的、我計劃的發展時,“雙標”就可能會出現了。

就像一開始說的,“雙標”只是一種描述,而我想現在你也已經發現了,基本上誰都會經歷“容易雙標”的階段。

當然了,不能因為基本上每個人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就過分寬容自己。畢竟,接受自己確實有這樣的時候、自己確實有這樣的部分,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好的成長。

你說呢?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在一起的兩個人,怎樣才會越來越好,這幾點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