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文|WeGo_Fannie

一個有趣的社會現象是,現代人越來越多奉行晚婚甚至是不婚主義,關於婚姻問題的諮詢卻似乎並未因此減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反而有增長趨勢。

一般來說如此謹慎考慮後選擇走進婚姻的,不會比衝動結婚更難以得到幸福,可現實情況偏偏相反。到底是怎麼原因造成了這樣奇妙的狀況?

人們為什麼會在婚姻中感到心力交瘁,難道真的不講理由,婚姻就只能是愛情的墳墓嗎?

我認為主要是配偶雙方對婚姻的認知不同造成的。

走進婚姻的兩個人,共同的目標都是為了幸福。他們期待婚姻的開始是一段新旅程,未來攜手共行,一起走向幸福白頭到老。

這是他們一致的地方,但是其中隱含著暗礁,因為每個人對婚姻幸福的認知都會存在差別。

這個差別可以很小,比如說週末該早起陪孩子,還是多睡會懶覺。

這個差別可以很大,比如說誰主內,誰主外,大事聽誰的,小事誰決定,以什麼標準去區分大小事。

兩個人分別帶著不同的期待走進婚姻,儘管共同的願景都是幸福,對幸福的詮釋和理解卻可能天差地別。

總不能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就離婚吧,可是那些小事會積累起來,就像鞋子裡的沙子,時時刻刻都讓人感到膈應。

耐心消磨殆盡,到了後來根本就不知道為何繼續,想不明白當初怎麼就那麼想不開結了婚,一下子陷入迷茫了。

很多人會把問題歸因為“老夫老妻”,結婚了就這樣,搭夥過日子,該過還得過,難道還能離了不成?

這種歸因方式是悲觀絕望的,認為累就是婚姻的真相,讓人失去解決問題的勇氣。

一旦陷入如此困境,人們較為普遍的選擇是,把愛的重心從伴侶轉移到孩子身上。可是這麼做對孩子的成長是會帶來傷害的,孩子從來就不該是家庭關係的中心,夫妻關係才是。

因為孩子終究是要離開原生家庭的,當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父母都向孩子“爭寵”,給予過度的愛,並索取回報的時候,就可能讓孩子形成很多性格中的問題,比如“媽寶男”。

負面的影響會傳給下一代,要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並主動去改變,甚至可能會每一代迴圈下去。

因此在遭遇婚姻問題時,我們不應該接受並屈服於現狀,而是要理清問題根源所在,要有勇於直面困難的勇氣。

就像分手時所謂“三觀不合”不過是方便的藉口,從來就沒有絕對相合的三觀,有的只是不停磨合的兩個靈魂。

哪有什麼天生一對,不斷處理差異,才是多數和諧關係的真相。

人們對婚姻的誤解是,常常以為雙方的見解是一致的。

“我不說,他也要懂。”

“我們想要的東西是相同的。”

“夫妻就應該是高度默契的。”

而事實是,絕大部分時候你不說出來,對方真的不懂。即使同樣想追求幸福,你們之間對幸福的具體定義也可能千差萬別。

當我們發現自己想的和對方給的不一樣的時候,內心就禁不住失望,繼而引發衝突,想以此去糾正對方的行為。

“我是對的,你這樣是錯的。”

當關系成了對錯的爭論場,當我們從接受差異,逐漸轉變到只想改變對方的時候,這段婚姻就已經岌岌可危了。

不是說不能吵架,但有些問題透過爭吵是很難真正解決的。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方為了顧全大局不得已屈服,另一方沾沾自喜,以為贏得了關係的高位。

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正視那些差異,溫和地溝通,而非強行壓服。

差異永遠存在,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不同,想要維持一段和諧的關係,有時要據理力爭,有時要學會退讓,調整自己。

太自私的人談不好感情,一味逃避問題、拒絕承認差異的存在,想要三觀絕對相同的人,很難在親密關係中感到幸福。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為什麼女人要有錢?回答真相了